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84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属于砂丸机流量控制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储丸斗,所述机架下端设置有抛丸室,所述储丸斗与抛丸室之间连通有通道,所述通道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滑移连接有能够打开或封闭开口的门板,所述通道内转动连接有随转动能封闭通道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弧形板的直径与通道的宽度相同,且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的两端,所述通道外设置有能够驱动弧形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便于控制砂丸流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流量控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抛砂机是抛砂头的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同时叶轮上的叶片也转动,最后利用离心力将钢砂以一定的速度向外抛射。其中通过式抛砂机是将工件吊放在辊道上,进料输送辊道将棒材向前输送,当工件进入清理室后,喷砂头能够将砂丸喷射到棒材上从而对棒材表面的氧化皮、污物及其它附着物进行清理。根据实际中待处理的棒材的情况不同,因而砂丸机中的喷砂头中所需要的砂丸流量不同,因而需要落入到喷砂头内砂丸流量也不同。但目前市面上的砂丸机因缺少砂丸流量控制装置,无法对砂丸流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达到便于控制砂丸流量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抛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储丸斗,所述机架下端设置有抛丸室,所述储丸斗与抛丸室之间连通有通道,所述通道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滑移连接有能够打开或封闭开口的门板,所述通道内转动连接有随转动能封闭通道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弧形板的直径与通道的宽度相同,且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的两端,所述通道外设置有能够驱动弧形板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弧形板的直径与通道的宽度相同,因此当弧形板的弧面处于通道内的最低点时,弧形板的弧面两侧分别能够与通道两内侧壁抵接,且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的两端,从而能够将通道封闭,当需要进砂时,根据所需要的砂丸流量,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弧形板,从而能够控制通道内侧壁与弧形板之间缝隙的大小,使砂丸能够从储丸斗通过通道两内侧壁与弧形板之间的缝隙下落到抛丸室内,从而参与抛砂过程,通过控制弧形板的转动来实现控制砂丸下落的流量的效果,当需要对弧形板进行检修时,通过打开门板从而对内部的弧形板进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两侧壁均水平开设有一同轴线设置的通孔,两所述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半圆形的摆动板,两摆动板分别螺栓连接于两侧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一侧转轴还延伸出通孔外且转动连接于驱动组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一侧的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一侧的摆动板摆动从而能够控制弧形板的弧面两侧与通道两内侧壁之间的缝隙,进而实现控制砂丸从储丸斗落入到抛丸室中的流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板以及摆动板的两面均固接有能够覆盖弧形板以及摆动板的两面的防撞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垫能够减少砂丸下落时对弧形板以及摆动板的冲击,进而能够保护弧形板以及摆动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对应开口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门板的两侧均固接有能够滑移于滑槽内的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滑条在滑槽内滑移,能够带动门板打开或封闭开口,从而防止门板滑移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外侧壁对应开口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能够承接砂丸的承接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内侧壁对应开口位置附着有砂丸时,当打开门板时,承接斗能够承接开口位置处的砂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接斗的一端开设有卸料口,承接斗对应卸料口的位置铰接有能够封闭或打开卸料口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接斗内充满砂丸后,通过转动挡板能够趋向靠近或远离通道的方向转动从而封闭或打开卸料口,从而能够通过卸料口对承接斗内的砂丸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板与通道能够抵接处均固接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能够提高门板封闭开口的密封性,防止砂丸下落过程中通过开口外泄出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铰接于管道外侧壁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能够趋向远离驱动气缸的方向转动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另一端与转轴延伸出通孔的一端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驱动转动臂沿趋向远离气缸方向转动时,转动臂能够带动弧形板转动,从而能够控制通道内侧壁上与弧形板之间的缝隙,使砂丸能够从储丸斗通过通道内侧壁与弧形板之间的缝隙下落到抛丸组件中,参与抛砂过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因弧形板的直径与通道的宽度相同,因此当弧形板的弧面处于通道内的最低点时,弧形板的弧面两侧分别能够与通道两内侧壁抵接,且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的两端,从而能够将通道封闭,当需要进砂时,根据所需要的砂丸流量,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弧形板,从而能够控制通道内侧壁与弧形板之间缝隙的大小,使砂丸能够从储丸斗通过通道两内侧壁与弧形板之间的缝隙下落到抛丸室内,从而参与抛砂过程,通过控制弧形板的转动来实现控制砂丸下落的流量的效果,当需要对弧形板进行检修时,通过打开门板从而对内部的弧形板进行检修;2.通过设置有防撞垫能够减少砂丸下落时对弧形板以及摆动板的冲击,进而能够保护弧形板以及摆动板;3.通过设置有承接斗,当管道内侧壁对应开口位置附着有砂丸时,当打开门板时,承接斗能够承接开口位置处的砂丸。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门板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弧形板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弧形板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储丸斗;21、插板;3、抛丸室;4、通道;41、锥形斗;42、进砂管;43、开口;44、竖板;441、滑槽;442、横板;45、承接斗;451、卸料口;452、挡板;46、通孔;47、转轴;48、固定板;481、固定架;5、门板;51、滑条;52、密封垫;6、顶紧螺栓;7、弧形板;71、摆动板;72、防撞垫;8、驱动气缸;81、连接板;82、转动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1,机架1的上端固接有储丸斗2,储丸斗2呈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状且开口朝上设置,机架1的下端沿储丸斗2的长度方向固接有抛丸室3,储丸斗2的下方竖直连通有多个通道4,多个通道4均沿储丸斗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通道4均呈上下两端连通的正方体状,多个通道4的下方均连通有锥形斗41,各锥形斗41的下方均固接有进砂管42,各进砂管42均向下延伸至抛丸室3内与抛丸室3内的抛砂头连通。储丸斗2下侧对应各通道4的上端还水平开设有一下料口,储丸斗2对应各下料口的上端均水平插设有一能够封闭或打开下料口的插板21。当需要抛丸时,先向外抽出插板21打开储丸斗2的下料口打开,砂丸能够从储丸斗2从下料口依次通过通道4、锥形斗41以及进砂管42下落到抛丸室3中抛丸机内,从而参与抛砂进程,其中锥形斗41能够对砂丸下落过程进行导料。参照图2和图3,通道4前侧壁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开口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储丸斗(2),所述机架(1)下端设置有抛丸室(3),所述储丸斗(2)与抛丸室(3)之间连通有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一侧开设有开口(43),所述开口(43)处滑移连接有能够打开或封闭开口(43)的门板(5),所述通道(4)内转动连接有随转动能封闭通道(4)的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弧形板(7)的直径与通道(4)的宽度相同,且弧形板(7)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4)的两端,所述通道(4)外设置有能够驱动弧形板(7)转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储丸斗(2),所述机架(1)下端设置有抛丸室(3),所述储丸斗(2)与抛丸室(3)之间连通有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一侧开设有开口(43),所述开口(43)处滑移连接有能够打开或封闭开口(43)的门板(5),所述通道(4)内转动连接有随转动能封闭通道(4)的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弧形板(7)的直径与通道(4)的宽度相同,且弧形板(7)的两端分别能够抵接于通道(4)的两端,所述通道(4)外设置有能够驱动弧形板(7)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两侧壁均水平开设有一同轴线设置的通孔(46),两所述通孔(46)内均转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转轴(47),所述弧形板(7)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半圆形的摆动板(71),两摆动板(71)分别螺栓连接于两侧转轴(47)相互靠近的一端,一侧转轴(47)还延伸出通孔(46)外且转动连接于驱动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丸机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7)以及摆动板(71)的两面均固接有能够覆盖弧形板(7)以及摆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玄先海杨瑞峰赵子竞王诗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兴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