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佩松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81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第一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紧固装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打磨滚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配合实现升降装置和转动杆的固定,通过设置紧固装置用于对待打磨的门窗进行固定,防止门窗在打磨时移动影响打磨的精度,同时解决了现有打磨设备无法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窗加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之间存在缝隙而损失热量,在现代建筑门窗制造过程中,为保证门窗的美观度和质量,需要对门窗进行抛光操作,抛光主要是指通过机械手段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手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之后的门窗表面光滑,保证达到后续加工的要求,有利于后续的操作,现有的抛光装置,无法对门窗进行固定,导致抛光不全面,且无法对门窗的侧面进行抛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具备能够将门窗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打磨设备无法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紧固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表面套设有打磨滚轮(9),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打磨装置(7),所述转动杆(6)的左侧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紧固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表面套设有打磨滚轮(9),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打磨装置(7),所述转动杆(6)的左侧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摇杆(401)、第一通槽(402)、第二通槽(403)和连接件(404),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402),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403),所述第二通槽(403)与第一通槽(402)连通,所述第一通槽(4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摇杆(401),所述第二通槽(4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升降摇杆(4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件(404)的内部,所述连接件(4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杆(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门窗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1)、转动轮(702)、打磨片(703)和第三通槽(704),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0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松冯贻刘军峰吴燕如
申请(专利权)人:刘佩松冯贻刘军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