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25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分形理论,根据地层内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建立所述致密储层的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有效渗透率模型;利用绝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根据所述有效渗透率模型建立分形多孔介质的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模型;根据所述相对渗透率模型以及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致密储层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致密储层孔道中气‑水两相流时的含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归一性、应力敏感、有效滑移效应、天然气的真实气体效应、受限气体黏度、纳米管内水的黏度随管径变化、束缚水饱和度以及气‑水两相含水迂曲度,使得预测的致密储层气‑水两相渗透率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是致密油田的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问题在油气藏开发工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Chang和Yortsos提出了一个分形模型计算裂缝性储层的渗透率,但所提出的渗透率模型中的输运指数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未知,需要通过其他方法确定。Adlert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实际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率与孔隙度和分形维数有关,然而其并没有给出渗透率的定量表述。Yu等假设每个毛细管用润湿和非润湿相流体部分填充,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的非饱和双分散多孔介质相对渗透率的解析表达式;Xu和Dong使用分形方法描述了多孔介质结构,研究了非饱和储层的基质渗透率;Guarracino使用了经典的分形对象(SierpinskiCarpet)对裂缝网络建模并估算裂缝岩石的非饱和渗透率;Jobmann和Billaux使用分形维数来描述岩体性质,并设计了一种计算含有粘土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然而上述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模型均没有同时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分形理论,根据地层内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建立所述致密储层的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有效渗透率模型;/n利用绝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根据所述有效渗透率模型建立分形多孔介质的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模型;/n根据所述相对渗透率模型以及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致密储层的气-水相对渗透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分形理论,根据地层内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建立所述致密储层的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有效渗透率模型;
利用绝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根据所述有效渗透率模型建立分形多孔介质的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模型;
根据所述相对渗透率模型以及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致密储层的气-水相对渗透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分形理论,根据地层内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建立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有效渗透率模型,包括:
利用Hagen-Poiseuille流动方程、根据含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归一性参数以及滑移长度建立所述致密储层的单个纳米孔内流体的流动模型;
利用分形理论,根据地层内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以及所述单个纳米孔内流体流动模型建立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有效渗透率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单个纳米孔内流体的流动模型进行应力敏感修正、有效滑移长度修正、水相黏度修正、真实气体效应修正以及受限气体黏度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绝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根据所述有效渗透率模型建立分形多孔介质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模型,包括:
利用绝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有效滑移效应以及天然气的真实气体效应,根据纳米管内水的黏度随管径变化、束缚水以及气-水两相含水迂曲度建立分形多孔介质气-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