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162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上盖,下盖,支撑脚,反应物进料管,硫酸出料管,浓硫酸进料管,气相出料管,液相出料管,捕沫器,填料层,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辅助冷却套结构和辅助防护板架结构,所述的上盖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的上部;所述的下盖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的下部;所述的支撑脚焊接在下盖下表面的四周;所述的反应物进料管焊接在下盖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硫酸出料管焊接在反应器本体左表面中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的设置,在将旋转盘旋转到合适角度之后,输送或者排放材料时,能够起到了限制材料流动的速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烷基化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
技术介绍
C4烯烃和异丁烷经过烷基化反应所生成的工业异辛烷是以各种三甲基戊烷为主要成分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成分,工业异辛烷具有高辛烷值、燃烧有害产物少以及较低的蒸汽压等优点,烷基化反应按照所用催化剂不同可分为硫酸烷基化工艺和氢氟酸烷基化工艺,氢氟酸是易挥发的剧毒化学药品,一旦泄漏将会对环境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而硫酸烷基化工艺主要缺点是废酸的排放量较大,我国多采用硫酸烷基化工艺,一般认为决定硫酸烷基化工艺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为烷烃向酸的传质,因此硫酸烷基化工艺中酸烃的接触情况是极其重要的操作变量。但是,现有的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还存在着该装置不方便调节材料流动速度、不方便进行降温和不具备起到保温防护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该装置不方便调节材料流动速度、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上盖(2),下盖(3),支撑脚(4),反应物进料管(5),硫酸出料管(6),浓硫酸进料管(7),气相出料管(8),液相出料管(9),捕沫器(10),填料层(11),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12),辅助冷却套结构(13)和辅助防护板架结构(14),所述的上盖(2)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下盖(3)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的下部;所述的支撑脚(4)焊接在下盖(3)下表面的四周;所述的反应物进料管(5)焊接在下盖(3)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硫酸出料管(6)焊接在反应器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上盖(2),下盖(3),支撑脚(4),反应物进料管(5),硫酸出料管(6),浓硫酸进料管(7),气相出料管(8),液相出料管(9),捕沫器(10),填料层(11),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12),辅助冷却套结构(13)和辅助防护板架结构(14),所述的上盖(2)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下盖(3)螺栓螺母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的下部;所述的支撑脚(4)焊接在下盖(3)下表面的四周;所述的反应物进料管(5)焊接在下盖(3)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硫酸出料管(6)焊接在反应器本体(1)左表面中下部;所述的浓硫酸进料管(7)焊接在反应器本体(1)右表面的下部;所述的气相出料管(8)焊接在上盖(2)上部的左侧;所述的液相出料管(9)焊接在反应器本体(1)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捕沫器(10)和填料层(11)分别镶嵌在反应器本体(1)内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12)分别安装在反应物进料管(5)、浓硫酸进料管(7)和气相出料管(8)上;所述的辅助冷却套结构(13)安装在反应器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的辅助防护板架结构(14)安装在辅助冷却套结构(13)的外壁上;所述的可调节连接筒架结构(12)包括工作筒(121),组装头(122),旋转盘(123),密封垫(124),螺杆(125),旋转杆(126),定位螺母(127)和旋转片(128),所述的组装头(122)分别焊接在工作筒(12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旋转盘(123)设置在工作筒(121)的内部;所述的密封垫(124)镶嵌在旋转盘(123)的外壁上;所述的螺杆(125)焊接在旋转盘(123)的上端;所述的旋转杆(126)焊接在螺杆(125)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冷却套结构(13)包括套接盒(131),盒腔(132),穿插孔(133),固定螺栓(134),冷介质进管(135)和冷介质出管(136),所述的盒腔(132)开设在套接盒(131)内部的外侧;所述的穿插孔(133)开设在套接盒(131)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固定螺栓(134)分别螺纹连接在套接盒(13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敏林海博徐红光张喜德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广进源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