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支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13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7
一种桥梁支座结构,涉及一种支座,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相接触,上锥台(7)的上端位于圆槽A(4)的下端,下支座(15)利用下锥孔(14)套在下锥台(12)上,下锥孔(14)的内壁和下锥台(12)的侧壁相接触,下锥台(12)的下端位于圆槽B(16)的上端,上支座(6)和下支座(15)之间形成缝隙(19),连接柱(11)置于缝隙(19)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桥梁支座设置为芯块嵌入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结构,并通过橡胶材质的芯块及芯块内部设置的弹簧组实现了钢箱梁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发生轻微扭转或者轻微偏移芯块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支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了城区交通主干道以及不同方向的主干道在平面交汇口处的拥堵,高架桥、立交桥等城市桥梁的出现,使交通得以上下分层、立体交叉,疏导了道路交通、提高了通行效率。作为桥梁上部结构类型之一的钢箱梁,由于其重量轻、跨度大、线型优美、施工进度块等优点,在城市桥梁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连接体的桥梁支座,其施工安装工艺,对桥梁的现场施工、通车后的使用、以及支座本身达到使用寿命后的更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现有的桥梁支座一般只能承受竖直方向的载荷,对桥梁的位移无法实现纠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桥梁支座结构,通过将桥梁支座设置为芯块嵌入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结构,并通过橡胶材质的芯块及芯块内部设置的弹簧组实现了钢箱梁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发生轻微扭转或者轻微偏移芯块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支座结构,包括上支座、芯块和下支座,在上支座的顶部设有斜面,在上支座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上锥孔,在上锥孔的孔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槽A,在下支座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下锥孔,在下锥孔的孔底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槽B,芯块包括顶小底大的上锥台和顶大底小的下锥台,在上锥台和下锥台之间设有连接柱,在上锥台内设有锥形弹簧A,在下锥台内设有锥形弹簧B,在锥形弹簧A和锥形弹簧B之间设有连接杆,形成弹簧组,上支座利用上锥孔套在上锥台上,上锥台的侧壁和上锥孔的内壁相接触,上锥台的上端位于圆槽A的下端,上锥台能够在上锥孔内转动,下支座利用下锥孔套在下锥台上,下锥孔的内壁和下锥台的侧壁相接触,下锥台的下端位于圆槽B的上端,下锥台能够在下锥孔内转动,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形成缝隙,连接柱置于缝隙内。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在上支座的顶部环绕斜面设有多个固定板A,在每一固定板A上分别设有穿孔A。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在下支座的底部环绕下支座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板B,在每一固定板B上分别设有穿孔B。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上锥台和上锥孔为相匹配结构。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下锥台和下锥孔为相匹配结构。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连接杆为多个且等距设置。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芯块的材质为橡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通过将桥梁支座设置为芯块嵌入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结构,并通过橡胶材质的芯块及芯块内部设置的弹簧组实现了钢箱梁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发生轻微扭转或者轻微偏移芯块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利于施工、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斜面;2、穿孔A;3、固定板A;4、圆槽A;5、上锥孔;6、上支座;7、上锥台;8、芯块;9、锥形弹簧A;10、连接杆;11、连接柱;12、下锥台;13、锥形弹簧B;14、下锥孔;15、下支座;16、圆槽B;17、穿孔B;18、固定板B;19、缝隙。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或2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包括上支座6、芯块8和下支座15,在上支座6的顶部设有斜面1,在上支座6的顶部环绕斜面1设有多个固定板A3,在每一固定板A3上分别设有穿孔A2,在上支座6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上锥孔5,在上锥孔5的孔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槽A4,在下支座15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下锥孔14,在下锥孔14的孔底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槽B16,在下支座15的底部环绕下支座15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板B18,在每一固定板B18上分别设有穿孔B17,芯块8包括顶小底大的上锥台7和顶大底小的下锥台12,在上锥台7和下锥台12之间设有连接柱11,在上锥台7内设有锥形弹簧A9,在下锥台12内设有锥形弹簧B13,在锥形弹簧A9和锥形弹簧B13之间设有连接杆10,形成弹簧组,连接杆10为多个且等距设置,上支座6利用上锥孔5套在上锥台7上,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相接触,上锥台7的上端位于圆槽A4的下端,上锥台7能够在上锥孔5内转动,上锥台7和上锥孔5为相匹配结构,下支座15利用下锥孔14套在下锥台12上,下锥孔14的内壁和下锥台12的侧壁相接触,下锥台12的下端位于圆槽B16的上端,下锥台12能够在下锥孔14内转动,下锥台12和下锥孔14为相匹配结构,上支座6和下支座15之间形成缝隙19,连接柱11置于缝隙19内,芯块8的材质为橡胶。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支座结构,安装时,由于钢箱梁底板的两侧分别为倾斜设置,所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是成对设置在钢箱梁底板两侧的底部,将两本专利技术设有的两斜面1分别贴在钢箱梁底板的两侧,使两上支座6的底部处于水平状态,用多个螺栓分别穿过多个穿孔A2将两上支座6固定在钢箱梁底板的两侧,用另外多个螺栓分别穿过多个穿孔B17将两下支座15固定在桥梁支柱的两侧,将两芯块8设有的两下锥台12分别套入两下锥孔14内,使两下锥台12的下端位于两圆槽B16的上端,将钢箱梁吊至桥梁支柱的上方,使两上锥孔5分别套在两上锥台7上外部,使两上锥台7的上端位于两圆槽A4的下端;使用时,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相接触,由于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都是斜面,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大面积的接触使芯块8可以同时支撑轴向和径向的载荷,下锥台12的侧壁和下锥孔14的内壁相接触,由于下锥台12的侧壁和下锥孔14的内壁都是斜面,下锥台12的侧壁和下锥孔14的内壁大面积的接触使下支座15可以同时支撑轴向和径向的载荷,橡胶材质的芯块8及在芯块8内部设置的弹簧组起到了减小钢箱梁晃动时产生振动的目的,由于上锥台7和下锥台12都是圆锥体,所以钢箱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轻微扭动,芯块8能够作为支撑轴缓解转动带来的扭损,在长时间使用后,钢箱梁的晃动和转动会造成上锥台7外壁和下锥台12外壁的磨损,上锥台7的上端能够向上钻进圆槽A4内,下锥台12的下端能够向下钻进圆槽B16内,使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下锥台12的侧壁和下锥孔14的内壁仍然能够紧密接触,起到了增加钢箱梁稳定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支座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支座(6)、芯块(8)和下支座(15),在上支座(6)的顶部设有斜面(1),在上支座(6)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上锥孔(5),在上锥孔(5)的孔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槽A(4),在下支座(15)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下锥孔(14),在下锥孔(14)的孔底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槽B(16),芯块(8)包括顶小底大的上锥台(7)和顶大底小的下锥台(12),在上锥台(7)和下锥台(12)之间设有连接柱(11),在上锥台(7)内设有锥形弹簧A(9),在下锥台(12)内设有锥形弹簧B(13),在锥形弹簧A(9)和锥形弹簧B(13)之间设有连接杆(10),形成弹簧组,上支座(6)利用上锥孔(5)套在上锥台(7)上,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相接触,上锥台(7)的上端位于圆槽A(4)的下端,上锥台(7)能够在上锥孔(5)内转动,下支座(15)利用下锥孔(14)套在下锥台(12)上,下锥孔(14)的内壁和下锥台(12)的侧壁相接触,下锥台(12)的下端位于圆槽B(16)的上端,下锥台(12)能够在下锥孔(14)内转动,上支座(6)和下支座(15)之间形成缝隙(19),连接柱(11)置于缝隙(1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支座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支座(6)、芯块(8)和下支座(15),在上支座(6)的顶部设有斜面(1),在上支座(6)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上锥孔(5),在上锥孔(5)的孔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圆槽A(4),在下支座(15)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口大底小的下锥孔(14),在下锥孔(14)的孔底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槽B(16),芯块(8)包括顶小底大的上锥台(7)和顶大底小的下锥台(12),在上锥台(7)和下锥台(12)之间设有连接柱(11),在上锥台(7)内设有锥形弹簧A(9),在下锥台(12)内设有锥形弹簧B(13),在锥形弹簧A(9)和锥形弹簧B(13)之间设有连接杆(10),形成弹簧组,上支座(6)利用上锥孔(5)套在上锥台(7)上,上锥台(7)的侧壁和上锥孔(5)的内壁相接触,上锥台(7)的上端位于圆槽A(4)的下端,上锥台(7)能够在上锥孔(5)内转动,下支座(15)利用下锥孔(14)套在下锥台(12)上,下锥孔(14)的内壁和下锥台(12)的侧壁相接触,下锥台(12)的下端位于圆槽B(16)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民赵明侃朱维青李在阳何峰王丹于拓肖可高书强袁向飞梁楠楠汪靖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