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12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包括具有前辊轮和后辊轮的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在平面内受控运动的配重块,还包括立体红外前摄模组,前摄模组采集车体前进方向路面的红外成像图,生成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根据RTM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中,根据路面的凹凸特性,智能调整配重块的位置,改变智能压路设备的重心,实现对热塑路面的压平操作;热塑道路受压型变量与受到的压力和受到压力的时间正相关,当智能压路设备匀速前行的时候,调整配重块的位置,使得前辊轮、后辊轮以及两者两端的压力不同,即可有针对性对路面进行差异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的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
技术介绍
热塑道路,尤其是沥青道路,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在使用压路装置不断碾压,最终达到碾平的目的。传统的压路车依靠自身的重量对塑性路面进行碾压,但是由于路面材料铺洒不均匀会导致路面成型后形成不符合平整度标准的凹陷或凸起区域。待事后由施工人员进行填补会导致路面不完整,不仅不美观而且填补处容易损坏。在公告号为CN104302839B的专利中公开了用来规划和实施压路过程、尤其是用来压实沥青的方法,该方法包含的措施是:a)限定待压实的地面区域(B),其中,通过沿着待压实的地面区域(B)移动的、针对地面区域预备的设备来探测待压实的地面区域(B)的至少一个宽度边缘区域(BRi、B化);b)基于在措施a)中限定的地面区域(B),限定出压实规划,该压实规划包括压路机驶越(校Vti)在地面区域(B)中的数量和走向;C)使至少一个压路机(10)在于措施a)中限定的地面区域(B)中按照在措施b)中限定的压实规划进行移动。上述方案能够事现对热塑道路(沥青)的压紧压实,并且通过多台压路机的协调规划工作,实现压平操作,但是针对狭窄的道路进行热塑材料表面施工,难以多台压路设备协同工作,需要单台压路设备根据道路状态智能调整重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的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根据路面状态智能调整重心,实现对热塑路面的压平操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辊轮和后辊轮的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在平面内受控运动的配重块;还包括立体红外前摄模组,所述前摄模组采集车体前进方向路面的红外成像图,并生成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根据所述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以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以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具体包括,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建立初始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0),根据所述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以及初始合格区(Flat0),并且分别计算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与预设平整度的差值,分别为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进而计算出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之间的相对比例;根据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之间的相对比例实时调整配重块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进一步地,所述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建立初始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0),根据所述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以及初始合格区(Flat0),具体包括,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分布于智能压路设备前后的前摄模组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进行路面网格划分,所述路面网格按照智能压路设备前进方向呈两列;将所述路面网格中每个路面单元格内路面对应温度平均值作为此路面单元格内路面的温度;将所述路面网格中每个路面单元格内路面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此路面单元格内路面高度,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以及初始合格区(Flat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之间的高度差相对比例实时调整配重块位置,具体包括,智能压路设备包括前辊轮和后辊轮,以及底部的压路状态检测器,压路状态检测器实时监测并统计前辊轮的位置以及与前辊轮相接触的两个路面单元格状况,根据前辊轮所接触路面单元格的高度差相对比例,调整配重块的横向位置;压路状态检测器实时监测并统计后辊轮的位置,所述压路状态检测器还监测后辊轮相接触的两个路面单元格状况以及沿压路机运动方向和反方向相邻路面单元格的状况,根据后辊轮相接触的两个路面单元格以及沿智能压路设备运动方向和反方向相邻路面单元格的高度差相对比例,调整配重块的纵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还包括,所述碾压过程中配重块的运行状态F1,建立碾压前路面状态G0与碾压后路面状态G1的映射收集n次碾压路面之后的映射集合将其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碾压后路面状态G1平整度进行排序,将平整度高的作为训练样本,其中,{Gn-1|n∈N+}、{Fn|n∈N+}作为输入层,{Gn|n∈N+}作为输出层,利用此神经网络控制配重块。进一步地,将相同型号的智能压路设备压路的历史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直接控制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路面网格中路面单元格的高度根据智能设备的车速与系统处理器的运算速度确定。进一步地,两台或以上智能压路设备同时相邻施工,相互通讯共享路面状态信息以及各自配重块的运动状态,相邻的智能压路设备协同进行压路操作。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前辊轮或/和后辊轮的加热装置,保持路面在适宜施工的恒定温度区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活动贯穿有滑杆,滑杆两端受平行设置的丝杠控制运动,配重块还受传动带摩擦控制运动,丝杠控制运动与传动带摩擦控制运动方向不平行。进一步地,丝杠控制运动与传动带摩擦控制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的收益效果是:本设备根据路面的凹凸特性,智能调整配重块的位置,改变智能压路设备的重心,实现对热塑路面的压平操作;热塑道路表面在保持施工温度状况下具有塑性,其受压型变量与受到的压力和受到压力的时间正相关,当智能压路设备匀速前行的时候,调整配重块的位置,使得前辊轮、后辊轮以及两者两端的压力不同,即可有针对性对路面进行差异化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压路设备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根据RTM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步骤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压路设备的视角立体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压路设备的视角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辊轮和后辊轮的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在平面内受控运动的配重块;/n还包括立体红外前摄模组,所述前摄模组采集车体前进方向路面的红外成像图,并生成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n根据所述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以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道路整平施工自反馈智能压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辊轮和后辊轮的车体,车体内部设置有在平面内受控运动的配重块;
还包括立体红外前摄模组,所述前摄模组采集车体前进方向路面的红外成像图,并生成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
根据所述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以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压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以及预设路面平整度调整配重块位置,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具体包括,
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建立初始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0),根据所述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以及初始合格区(Flat0),
并且分别计算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与预设平整度的差值,分别为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
进而计算出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之间的相对比例;
根据初始下凹区差值(SD0)、初始上凸区(CD0)之间的相对比例实时调整配重块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路面碾压至符合预设平整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压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建立初始道路表面温度立体结构模型(RTM0),根据所述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以及初始合格区(Flat0),具体包括,
对道路进行首次碾压前,分布于智能压路设备前后的前摄模组采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以及对应的初始温度集(T0);
将初始路面立体结构模型(RM0)进行路面网格划分,所述路面网格按照智能压路设备前进方向呈两列;
将所述路面网格中每个路面单元格内路面对应温度平均值作为此路面单元格内路面的温度;
将所述路面网格中每个路面单元格内路面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此路面单元格内路面高度,与预设平整度进行比对,判断出初始下凹区(Sunken0)、初始上凸区(Convex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三聚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