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及混纺棉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114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包括:分散染料:3%~14%;表面活性剂:0.6%~1.7%;助溶剂:0.3%~0.8%;聚丙烯酸酯:0.7%~1.2%;改性淀粉 TGS5‑C:0.1%~0.3%;去离子水:余量;其中,表面活性剂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染料颗粒细度为0.7μm~1.5μm。还公开了一种混纺棉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S1、配置色浆;S2、前处理;S3、棉染色;S4、水洗处理;S5、化纤染色;S6、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化纤染色用色浆可以使染料上染均匀,减少浮色的产生,从而免去水洗;将该化纤染色用色浆运用在混纺棉染色方法中,可以减少水洗的步骤,提高染色加工效率,同时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做到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及混纺棉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及混纺棉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混纺棉是利用棉纤维和化纤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纺织物,主要有锦棉、腈棉和涤棉等不同种类,具有透气、弹性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中低档服饰产品的缝制。混纺棉中的化纤属于聚酯纤维,是采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聚酯纤维通常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而棉纤维通常采用活性、直接、还原染料进行染色,为了保证混纺棉的两种材料具有较佳的染色效果,目前普遍采用二浴二步法来分别对棉纤维和化纤进行染色。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556493A公开了一种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的深色染色工艺,其工艺流程为:染前退浆→酶处理→第一浴染聚乳酸→还原清洗→二浴套染丽赛/竹纤维→染后皂煮。两种染料均能在各自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染色,因而可获得各自优良的上色率和牢度。而且由于活性染料是在分散染料之后,分散染料高温弱酸性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n分散染料:3%~14%;/n表面活性剂:0.6%~1.7%;/n助溶剂:0.3%~0.8%;/n聚丙烯酸酯:0.7%~1.2%;/n改性淀粉 TGS5-C:0.1%~0.3%;/n去离子水:余量;/n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分散染料颗粒细度为0.7μm~1.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
分散染料:3%~14%;
表面活性剂:0.6%~1.7%;
助溶剂:0.3%~0.8%;
聚丙烯酸酯:0.7%~1.2%;
改性淀粉TGS5-C:0.1%~0.3%;
去离子水:余量;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分散染料颗粒细度为0.7μm~1.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原料还包括有质量百分数为0.5%~1.2%的元明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十八醇聚氧乙烯醚、辛烷基聚氧乙烯醚TX-1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例为1:3~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染料由分散蓝E-BP、分散红T3B、分散黑ECT300%按2:5:1的比例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棉化纤染色用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由苯甲酸钠、乙酰胺、对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8.采用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坚麦丽芬李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今易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