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49309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领域,为解决仿天然毛发用纤维视觉逼真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包括:芯层为高粘PET,皮层由常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碱减量处理得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层呈离散分布的凹孔状,纤度为6~85dtex、强度为5.2~8.6CN/dtex,刚性模量为210~250CN/dtex。由于凹孔的离散分布,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面的折光率呈现出多维度差异,产生类似于天然毛发的仿鳞片视觉的特殊光泽感,其与天然毛的视觉观感区别较小,视觉上更加逼真。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物理性能优异,不易起静电、易于清洁和打理、无毒、无味,能够满足各种仿天然毛发的造型工艺要求和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领域,特别是涉及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发制品已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时尚饰品,全世界每年消费量在15万吨左右。随着毛发制品行业的不断壮大,天然毛发原料比例越来越少。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对于毛发制品需求量的逐渐增大,世界各国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天然毛发的原料成本逐渐升高,仿天然毛发制品或假发制品作为天然毛发制品的替代品,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现有技术中,仿天然毛发制品或假发制品所采用的化学纤维具有价格便宜、造型持久度高的优势,但存在着与天然毛的视觉观感区别明显,逼真度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仿天然毛发制品或假发制品所采用的化学纤维存在的视觉上逼真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包括:芯层为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由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碱减量处理得到;所述皮层包覆所述芯层;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层呈离散分布的凹孔状,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纤度为6~85dtex、强度为5.2~8.6CN/dtex,刚性模量为210~250CN/dtex;其中,所述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皮层原料步骤,将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通过双螺杆共混后造粒处理,得到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制备皮芯层单丝步骤,芯层选用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选用所述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过螺杆熔融、复合成形、拉伸定型处理,得到皮芯层单丝;碱减量处理步骤,将所述皮芯层单丝经过碱减量处理得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其中,所述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混合比为75~85:25~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制备皮层原料步骤中的所述“双螺杆共混后造粒处理”之前还包括:分别将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真空干燥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制备皮层原料步骤中的所述“双螺杆共混后造粒处理”的参数包括:造粒温度为265~295℃,共混时间:6~18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制备皮芯层单丝步骤中的所述“螺杆熔融”的参数包括:螺杆温度:皮层230~290℃、芯层260~3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制备皮芯层单丝步骤中的所述“复合成形”的参数包括:皮芯复合比40~60:60~40,风速:0.25~0.55m/s,风温:22~36℃,纺速:800~1500m/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制备皮芯层单丝步骤中的所述“拉伸定型”的参数包括:拉伸温度:热盘80~130℃,热板150~210℃;拉伸比3~5.6倍,拉伸速度200~550m/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碱减量处理步骤的参数包括:碱液:NaOH浓度为2~10%,碱减量温度90~125℃,碱减量处理时间5~3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仿天然毛发,至少部分使用了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假发,至少部分使用了上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由于凹孔的离散分布,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面的折光率呈现出多维度差异,产生类似于天然毛发的仿鳞片视觉的特殊光泽感,其与天然毛的视觉观感区别较小,视觉上更加逼真。同时,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还保持皮层的内层与芯层之间的牢固结合,保证了纤维棒状结构整体的完整性。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物理性能优异,不易起静电、易于清洁和打理、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良好,能够满足各种仿天然毛发的造型工艺要求和使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是实施例2提供的制备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的部分步骤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现有技术中,仿天然毛发制品或假发制品所采用的化学纤维具有价格便宜、造型持久度高的优势,但存在着与天然毛的视觉观感区别明显,逼真度较差的缺点。为了解决仿天然毛发制品或假发制品所采用的化学纤维存在的视觉上逼真度较差的技术问题,实施例1提供一种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包括:芯层为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由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碱减量处理得到;皮层包覆芯层;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层呈离散分布的凹孔状,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纤度为6~85dtex、强度为5.2~8.6CN/dtex,刚性模量为210~250CN/dtex;其中,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实施例1提供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主要材质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如下优点:①表面平滑有光泽;②不易起静电;③机械性能(例如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良好;④可阻挡紫外线;⑤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⑥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⑦抗异味性能优良;⑧加工的工艺温度范围较宽。鉴于PET具有上述优点,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具有①视觉光泽度优良;②不易起静电,不易打结,易于梳理;③机械性能(例如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良好,利于提高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造型的持久度;④可阻挡紫外线;⑤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的特性,使得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易于清洁和护理;⑥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排除了使用者的过敏隐患,保证了人类或动物接触时的健康安全;⑦抗异味性能优良,给人以更好的使用体验;⑧加工的工艺温度范围较宽,利于实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为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由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碱减量处理得到;所述皮层包覆所述芯层;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层呈离散分布的凹孔状,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纤度为6~85dtex、强度为5.2~8.6CN/dtex,刚性模量为210~250CN/dtex;/n其中,所述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为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由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碱减量处理得到;所述皮层包覆所述芯层;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表层呈离散分布的凹孔状,所述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纤度为6~85dtex、强度为5.2~8.6CN/dtex,刚性模量为210~250CN/dtex;
其中,所述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皮层原料步骤,将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通过双螺杆共混后造粒处理,得到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
制备皮芯层单丝步骤,芯层选用特性粘度0.76~0.92dL/g的PET,皮层选用所述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共混体,经过螺杆熔融、复合成形、拉伸定型处理,得到皮芯层单丝;
碱减量处理步骤,将所述皮芯层单丝经过碱减量处理得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
其中,所述阳离子改性PET的特性粘度为0.5~0.58dL/g;
特性粘度0.6~0.68dL/g的PET与阳离子改性PET的混合比为75~85:2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表面仿鳞片状复合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皮层原料步骤中的所述“双螺杆共混后造粒处理”之前还包括:
分别将特性粘度0.6~0.68dL/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琦渊邵新邹叶飞丁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