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00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喷淋釜,所述喷淋釜的进口管与煅后焦出料口连通,于喷淋釜的出口管上安装有出料控制阀,于喷淋釜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伸入喷淋釜的喷嘴,所述若干喷嘴安装于环形的分配管上,于所述分配管连通有接头管,一变频水泵的出液管与所述接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频水泵的进液管连通于防尘油箱的下部,且变频水泵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根据现阶段客户要求的颗粒物扬尘范围,对防尘油喷淋的量进行控制,以实现每不同客户需求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煅后焦装载中的环保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
本技术属于煅后焦装载中的环保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煅后焦产品出口量的加大,在港口运输过程中需进行散装运输,粉尘量需严格控制,煅后焦喷油量为0.2%-0.5%,产出煅后焦后输送为振动输送机或提升机进入成品仓内储存,若在进成品仓前进行喷油,防尘油就会在成品仓内聚集,影响成品的装车作业,若非客户要求的喷防尘油订单,就会增加产品产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根据现阶段客户要求的颗粒物扬尘范围,对防尘油喷淋的量进行控制,以实现每不同客户需求的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喷淋釜,所述喷淋釜的进口管与煅后焦出料口连通,于喷淋釜的出口管上安装有出料控制阀,于喷淋釜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伸入喷淋釜的喷嘴,所述若干喷嘴安装于环形的分配管上,于所述分配管连通有接头管,一变频水泵的出液管与所述接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频水泵的进液管连通于防尘油箱的下部,且变频水泵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喷淋釜的下部为沿竖直方向向下减缩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与所述出口管连通。进一步的,于所述喷淋釜周向侧壁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安装于架体上并与架体固连。进一步的,于所述喷淋釜的出口管处固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若干加强杆呈放射状沿喷淋釜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架体并与架体固连。进一步的,于地面上安放有一攀爬梯,所述攀爬梯支撑在所述喷淋釜的侧壁上。进一步的,于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煅后焦由进口管进入喷淋釜,根据不同的客户喷淋量的需求,且满足不出现扬尘的现象,设定PLC控制器,以控制变频水泵的功率,使其达到理想的喷淋压力,进而使喷嘴的喷淋量达到预定值,这样实现煅后焦降尘效果的同时达到客户的需求,喷淋后的煅后焦直接通过出口管进入装载车上;由此可知,本技术的优势在于:①能够避免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喷防尘油,影响防尘油外流浪费问题,仅在装车前进行喷防尘油作业;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喷防尘油量控制;③拆卸便捷,使用喷油设备、喷头设备、存储设备,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安装;④占地空间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喷淋釜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喷淋釜,2-喇叭状结构,3-进口管,4-出口管,5-分配管,6-喷嘴,7-接头管,8-出料控制阀,9-环形凸缘,10-架体,11-加强杆,12-攀爬梯,13-变频水泵,14-出液管,15-防尘油箱,16-进液管,17-流量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0、喷淋釜1、分配管5、变频水泵13、防尘油箱15及多个喷嘴6。其中,架体10放置在地面上,喷淋釜1放置在架体10上,喷淋釜1的进口管3与煅后焦出料口连通,在喷淋釜1的出口管4上安装有出料控制阀8,上述的多个喷嘴6均匀安装在喷淋釜1的上端并伸入喷淋釜1,分配管5为闭合的环形结构,喷嘴6均安装在分配管5上,在分配管5上构造有接头管7,该接头管7与变频水泵13的出液管14可拆卸连接,变频水泵13的进液管16连通于防尘油箱15的下部,且变频水泵13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变频水泵13的功率。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煅后焦由进口管3进入喷淋釜1,根据不同的客户喷淋量的需求,且满足不出现扬尘的现象,设定PLC控制器,以控制变频水泵13的功率,使其达到理想的喷淋压力,进而使喷嘴6的喷淋量达到预定值,这样实现煅后焦降尘效果的同时达到客户的需求,之后,喷淋后的煅后焦直接通过出口管4进入装载车上。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喷防尘油,影响防尘油外流浪费问题,仅在装车前进行喷防尘油作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喷防尘油量控制;拆卸便捷,使用喷油设备、喷头设备、存储设备,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安装;占地空间小。本实施例喷淋釜1优选的结构,如图2所示,喷淋釜1的下部为沿竖直方向向下减缩的喇叭状结构2,喇叭状结构2的小径端与出口管4连通,喷淋釜1的上部为圆筒状结构,这样煅后焦呈发散状进入圆筒状结构后,被喷嘴6充分喷淋,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之后,被喷洒有除尘油的煅后焦通过喇叭状结构2经出口管4进入装载车,喇叭状结构2的设计便于煅后焦排出喷淋釜1,避免煅后焦积聚在喷淋釜1内,增加后续的清空喷淋釜1的作业。本实施例为了加强喷淋釜1与架体10的固定,如图1所示,在喷淋釜1周向侧壁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形成有环形凸缘9,该环形凸缘9安装在架体10上并与架体10固定连接。且在喷淋釜1的出口管4处固定焊接有多根加强杆11,这些加强杆11呈放射状沿喷淋釜1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架体10并与架体10固定焊接。这样使得喷淋釜1的上部和下部均得到固定,避免了喷淋釜1在煅后焦进入后发生摆动,影响进口管3与煅后焦出料口连接的强度。且本实施例在地面上安放有一攀爬梯12,该攀爬梯12支撑在喷淋釜1的侧壁上,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出料控制阀8,以调节煅后焦的排出量,并便于喷淋釜1及喷嘴6等的维护,和各个部件的拆装的作业。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控制防尘油对煅后焦的喷淋量,在出液管14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17,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17的开度,实现喷淋压力和防尘油的流量调节,进而使得喷淋量和降尘效果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客户的预期效果。本实施例当处于不使用状态时,只需将喷淋釜1上的分配管5与变频水泵13拆卸,将变频水泵13与防尘油箱15拆分,之后,将架体10和其上的喷淋釜1搬移他处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喷淋釜,所述喷淋釜的进口管与煅后焦出料口连通,于喷淋釜的出口管上安装有出料控制阀,于喷淋釜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伸入喷淋釜的喷嘴,若干所述喷嘴安装于环形的分配管上,于所述分配管连通有接头管,一变频水泵的出液管与所述接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频水泵的进液管连通于防尘油箱的下部,且变频水泵与PLC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架体上的喷淋釜,所述喷淋釜的进口管与煅后焦出料口连通,于喷淋釜的出口管上安装有出料控制阀,于喷淋釜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伸入喷淋釜的喷嘴,若干所述喷嘴安装于环形的分配管上,于所述分配管连通有接头管,一变频水泵的出液管与所述接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频水泵的进液管连通于防尘油箱的下部,且变频水泵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煅后焦喷防尘油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釜的下部为沿竖直方向向下减缩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与所述出口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赵云强解金国朱光亮杜树中徐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