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95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油浆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油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板、底板、第二液压缸、顶板、油浆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输出推动推板移动使得分离室中的油浆被挤压,那么清液则从过滤布流出向出液管排出,被过滤布过滤下来的油浆则被推动左移,第二液压缸回缩,使得圆槽打开,分离下来的油浆则向下进入排油室中,最后通过油浆出口排出错流过滤器壳体中,受挤压排出的方式分离效率快,排出效率高,油浆与清液的过滤精度高,分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浆固液分离
,具体为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炼油技术朝着重油轻质化和清洁汽油燃料生产及多产低碳烯烃的方向发展,催化裂化装置的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为拓宽装置原料来源,原料趋向重质化,催化裂化已成为加工重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焦化蜡油)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原料趋向重质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恶化,热负荷加大、易生焦,处理能力反而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炼油厂采用外甩油浆技术,以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加工能力或多掺炼渣油,增加轻油的收率、降低能耗、增加经济效益等。申请号为CN201720068466.4的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其优点是采用了过滤技术中的错流过滤技术,通过入口分布器保证每根过滤管内部流速基本一致,通过流速控制滤芯表面滤饼厚度一定,避免频繁反冲洗,甚至可以取消反冲洗,同时采用内过滤的梯级过滤管,过滤精度高,压降小,允许内外压差更大。但是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油浆分离后排出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壳体,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上端设有油浆入口,所述油浆入口的下端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中连接有入口分布器,所述入口分布器的下方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中连接有分布盘,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设有梯级过滤管,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油浆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油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板、底板、第二液压缸、顶板、油浆出口,所述底板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下端,所述底板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分离室、排油室,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中连接于推板的一端,所述推板的上端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位于靠近出液管的一侧,所述推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左侧,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的下端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于错流过滤器壳体的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连接于配合板的下端,所述油浆出口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底部中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的下端四角分别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支撑腿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缸也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支撑腿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配合板位于排油室中,所述配合板的下端弧度与错流过滤器壳体的内部弧度相匹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连接顶板的圆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滤布为尼龙高密度目过滤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液管与错流过滤器壳体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输出推动推板移动使得分离室中的油浆被挤压,那么清液则从过滤布流出向出液管排出,被过滤布过滤下来的油浆则被推动左移,第二液压缸回缩,使得圆槽打开,分离下来的油浆则向下进入排油室中,最后通过油浆出口排出错流过滤器壳体中,受挤压排出的方式分离效率快,排出效率高,油浆与清液的过滤精度高,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推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错流过滤器壳体;2、油浆入口;3、入口分布器;4、分布盘;5、梯级过滤管;6、油浆出口;7、分离室;8、第一液压缸;9、安装板;10、推板;11、底板;12、圆槽;13、顶板;14、配合板;15、第二液压缸;16、过滤布;18、出液管;19、排油室;20、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壳体1,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上端设有油浆入口2,所述油浆入口2的下端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入口分布器3,所述入口分布器3的下方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分布盘4,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梯级过滤管5,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出液管18,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油浆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油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8、推板10、底板11、第二液压缸15、顶板13、油浆出口6,所述底板11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底板11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分离室7、排油室19,所述第一液压缸8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于推板10的一端,所述推板10的上端设有过滤布16,所述过滤布16位于靠近出液管18的一侧,所述推板10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顶板13位于底板11的上方左侧,所述顶板13的下端连接有配合板14,所述配合板14的下端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15设置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15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连接于配合板14的下端,所述油浆出口6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中间。具体的,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四角分别连接有支撑腿20,所述第一液压缸8通过安装板9固定在支撑腿20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缸15也通过安装板9固定在支撑腿20的一侧。具体的,所述配合板14位于排油室19中,所述配合板14的下端弧度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弧度相匹配,使得配合板14随着第二液压缸15回缩而向下移动时,配合板14的下端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壁相贴合不会产生磨损。具体的,所述底板11上设有用于连接顶板13的圆槽12,顶板13进入圆槽12中将底板11的油浆下料口堵住,圆槽12打开油浆则从圆槽12中向下进入排油室19中,通过油浆出口6排出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具体的,所述过滤布16为尼龙高密度500目过滤布,可过滤下油浆,使得油浆在分离室7中被推板10推动左移,而油浆中的清液则透过过滤布16排出。具体的,所述出液管18与错流过滤器壳体1内部相连通,使得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的液体得以通过出液管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壳体(1),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上端设有油浆入口(2),所述油浆入口(2)的下端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入口分布器(3),所述入口分布器(3)的下方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分布盘(4),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梯级过滤管(5),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出液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油浆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油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8)、推板(10)、底板(11)、第二液压缸(15)、顶板(13)、油浆出口(6),所述底板(11)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底板(11)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分离室(7)、排油室(19),所述第一液压缸(8)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于推板(10)的一端,所述推板(10)的上端设有过滤布(16),所述过滤布(16)位于靠近出液管(18)的一侧,所述推板(10)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顶板(13)位于底板(11)的上方左侧,所述顶板(13)的下端连接有配合板(14),所述配合板(14)的下端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15)设置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15)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连接于配合板(14)的下端,所述油浆出口(6)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流过滤器及油浆固液分离系统,包括错流过滤器壳体(1),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上端设有油浆入口(2),所述油浆入口(2)的下端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入口分布器(3),所述入口分布器(3)的下方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有分布盘(4),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梯级过滤管(5),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下端一侧连接有出液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油浆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油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8)、推板(10)、底板(11)、第二液压缸(15)、顶板(13)、油浆出口(6),所述底板(11)连接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底板(11)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分离室(7)、排油室(19),所述第一液压缸(8)位于错流过滤器壳体(1)的外部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端贯穿至错流过滤器壳体(1)中连接于推板(10)的一端,所述推板(10)的上端设有过滤布(16),所述过滤布(16)位于靠近出液管(18)的一侧,所述推板(10)位于底板(11)的上方,所述顶板(13)位于底板(11)的上方左侧,所述顶板(13)的下端连接有配合板(14),所述配合板(14)的下端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15)设置于错流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辉韩明栋许胜军张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