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承压电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93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电蓄热系统,包括承压蓄热罐、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泵,其中,承压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台或多台电热水锅炉,与承压电蓄热罐相连,为承压电蓄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式承压电蓄热系统通过将加热和承压分离,能够在保证蓄热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对于泄压面积的要求,能适应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承压电蓄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承压电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承压电蓄热系统是一体式的系统,即只有一个蓄热罐,其顶部有一蒸汽腔,下部是蓄热水腔。蓄热炉的蓄热水腔内设有若干组电加热管,利用晚间低廉的谷电,电加热管通电,蓄热水加热。随着加热过程的进展,蒸汽腔的压力逐渐增加,蓄热水温也相应上升,现有承压蓄热电锅炉的最高水温是145℃,相应饱和蒸汽压力是0.325MPa。承压电蓄热系统在夜间谷电时段蓄热,在白天平电、峰电时段放热,供用户使用。这样对电网言,起到了“削峰填谷”作用,平衡了负荷,夜间谷电得到充分利用;对用户言,则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由于这种锅炉在运行时压力和温度都比较高,因此其安全运行是必须严格保证的,为此,我国的锅炉安全监察规程规定锅炉房(锅炉房的外墙或屋顶)必须有泄压面积,泄压面积至少为锅炉投影面积四周再加一米宽的占地面积的10%。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承压蓄热电锅炉容量很大,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蓄热炉的最大容量达150m3。相应占地面积较大,要求对锅炉房泄压面积也增大。相当多的用户锅炉房设在地下室,锅炉房开设较大的泄压面积存在困难,成为推广承压电蓄热系统的一个障碍。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在保证蓄热容量的同时减小对于泄压面积要求的电蓄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要求电蓄热系统要求泄压面积过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承压电蓄热系统,将承压蓄热罐和电热水锅炉分开设置,将对水加热这一步骤放到承压蓄热罐之外进行,由于承压蓄热罐内不再具有加热的装置,其仅是一种压力容器,不存在泄压的问题,加热过程在体积相对较小的电热水锅炉中进行,因此对于泄压面积的要求也会变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压电蓄热系统,包括承压蓄热罐、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台或多台电热水锅炉,与所述承压电蓄热罐相连,为所述承压电蓄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较佳的,所述电热水锅炉的取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底部,送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顶部。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取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顶部,送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底部。并且,该承压电蓄热系统可包括一个变频泵或者并联的多个变频泵,所述变频泵连接所述承压蓄热罐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承压电蓄热系统通过将加热和承压分离,能够在保证蓄热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对于泄压面积的要求,能适应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特征、本质和优势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之后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按照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承压电蓄热系统100包括承压蓄热罐102,用于存储加热后的水。与承压蓄热罐102相连的电热水锅炉104,该电热水锅炉104的取水管位于该承压蓄热罐102的底部,送水管位于承压蓄热罐102的顶部,该电热水锅炉104从承压蓄热罐102中取水进行加热后再送入承压蓄热罐102中,相当于将传统技术中放置于承压蓄热罐100内部的电加热管放置到外部。由于现在不在承压蓄热电锅炉102的内部进行加热的工作,因此承压蓄热罐102变成了纯粹的压力容器,根据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单纯的压力容器不必考虑泄压的问题。因此,仅仅是电加热锅炉104才需要考虑泄压,由于电加热锅炉104的体积相对较小,所以需要的泄压面积也相对较小。电热水锅炉104和承压蓄热罐102之间的水交换由一蓄热循环泵103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中显示的电加热锅炉104的数量为一台,但是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使用多台电加热锅炉是完全可以的,并且这种扩展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板式热交换器106,同样连接到承压蓄热罐102,进行热交换的工作,板式热交换器106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都与现存的板式热交换器相同,即一次侧与承压蓄热罐102相连,二次侧提供采暖供水和采暖回水。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变频泵108来实现板式热交换器106与承压蓄热罐102之间的水循环。变频泵108连接承压蓄热罐102和板式热交换器106,变频泵108可以使用一个或者是多个,采用多个变频泵并联的方式,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流量的控制。为了能充分地利用承压蓄热罐102的蓄热容量,达到“蓄热充足”“放热彻底”的目的,应该合理地安排承压蓄热罐中的出水、入水管的布置。例如电热水锅炉104从承压蓄热罐102取水的位置应该位于承压蓄热罐的底部,以取得相对温度较低的水进行加热,而加热后将水从承压蓄热罐102的顶部送入。类似的,板式热交换器106的取水管位于承压蓄热罐102的顶部,送水管位于承压蓄热罐102的底部,板式热交换器106应该从承压蓄热罐102的顶部取水,经热交换后将水从承压蓄热罐102的底部送入。较佳的,承压蓄热罐102内部的管道布置可以参考同样由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号为03270421.6的技术专利申请(该申请目前尚在审查过程中)。下面看一个实例,对于一台120m3,装机功率1320KW的一体式承压蓄热电锅炉,其外形尺寸为15500×3624×4200(mm)。所需泄压面积为{(15.5+2)×(3.624+2)}×10%=9.84m2。在采用了本技术的分体式承压蓄热系统后,采用一个120m3蓄热罐和2台660KW的电热水锅炉,电热水锅炉的尺寸为1620×1180×1600(mm)。所需泄压面积仅为×2×10%=2.3m2。这时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管,属压力容器,而根据相关规定压力容器不必考虑“泄压”问题。从而大大地减小了对于泄压面积的要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后,本技术的分体式承压电蓄热系统通过将加热和承压分离,能够在保证蓄热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对于泄压面积的要求,能适应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技术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承压电蓄热系统,包括承压蓄热罐、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台或多台电热水锅炉,与所述承压电蓄热罐相连,为所述承压电蓄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电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锅炉的取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底部,送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电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取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顶部,送水管位于所述承压蓄热罐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电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包括一个变频泵或者并联的多个变频泵,所述变频泵连接所述承压蓄热罐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电蓄热系统,包括承压蓄热罐、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泵,其中,承压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台或多台电热水锅炉,与承压电蓄热罐相连,为承压电蓄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后,本技术的分体式承压电蓄热系统通过将加热和承压分离,能够在保证蓄热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压电蓄热系统,包括承压蓄热罐、板式热交换器和变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蓄热罐中没有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台或多台电热水锅炉,与所述承压电蓄热罐相连,为所述承压电蓄热罐中的水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实翔机电设备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