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82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无氧处理箱和有氧处理箱,所述无氧处理箱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无氧处理箱与有氧处理箱下方设有的支撑架能够达到容积负荷高的效果,从而使得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能够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安装所需,同时将微生物完全吸咐在承载架的改性碳纤维上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的截留生长,进而使得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显著提高,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果且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进而有效的满足了各类中小企业用户的投入成本进而使得各污水处理得以更加完整低廉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为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微生物细菌通过消耗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繁殖,从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减少了有机污染物对水自然食物链的破坏,避免人们饮用的水自然被污染的发生,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能有效消除恶臭困扰,防止病原菌蚊蝇滋生,解决水污染问题,而现有技术中针对污水处理在实际应用时仍旧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对污水实施处理时投入成本过高,从而使得中小用户企业难以承担高昂费用因此会降低对污水的处理完整度以达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目的,而此类未完全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排出会极大的影响了周边环境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无氧处理箱和有氧处理箱,所述无氧处理箱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箱,所述无氧处理箱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外围螺纹套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无氧处理箱活动插接,所述插板下表面中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无氧处理箱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无氧处理盒,所述有氧处理箱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外围螺纹套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有氧处理箱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盒,两个所述连杆与两个所述支杆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载器,两个所述承载器分别与无氧处理盒和有氧处理盒活动插接。优选的,所述无氧处理箱还包括进水管和阀门,所述无氧处理箱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螺纹插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一端贯穿无氧处理箱,所述进水管外围靠近一端处通过法兰和螺栓固定连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无氧处理盒还包括传输管和连接管,所述无氧处理盒下表面中部靠近一端处螺纹插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底端通过法兰与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S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承载器还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器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下表面开设有蜂窝孔,所述承载槽内壁四周中部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表面放置有改性碳纤维,所述承载架呈网状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无氧处理箱还包括存储槽,所述无氧处理箱正面中部靠近底端处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内壁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离面中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通过卡件与所述存储槽固定连接,所述存储槽用于作为承载器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槽正面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护板。优选的,所述有氧处理箱还包括承接管,所述有氧处理箱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螺纹插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一端贯穿有氧处理箱,所述承接管另一端贯穿无氧处理箱通过法兰与螺栓和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有氧处理箱还包括出水管,所述有氧处理箱另一侧中部靠近底端处螺纹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贯穿有氧处理箱,且与有氧处理盒螺纹插接,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外围通过法兰与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阀。优选的,所述无氧处理箱与所述有氧处理箱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工字型结构,所述支撑架下表面内壁两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螺纹插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端呈圆锥型,所述定位块顶端呈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插板外围黏贴有橡胶套,所述插板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丝杆和所述螺纹杆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盘,且驱动盘外围开设有防滑纹,所述进水管下表面与所述无氧处理盒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的,所述无氧处理箱与所述有氧处理箱均成凸字型结构,且有氧处理箱高度尺寸不大于所述无氧处理箱高度尺寸,所述承载架上的改性碳纤维放置有微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架上设有的无氧处理箱与有氧处理箱,并将无氧处理盒与有氧处理盒通过传输管、连接管以及承接管实施高低差的接通,从而使得两个承载器的内部通过改性碳纤维设有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无动力输送水体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双重处理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污水的处理完整性和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在承载器的承载架上设有的改性碳纤维具有极佳的吸咐及过滤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分离效果,并通过在改性碳纤维上设有厌氧降解与好氧降解的微生物能够对输入的污水实施降解处理,从而使得处理后的水体极其清澈,并能够达到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的效果,同时通过在无氧处理箱与有氧处理箱下方设有的支撑架能够达到容积负荷高的效果,从而使得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能够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安装所需,同时将微生物完全吸咐在承载架的改性碳纤维上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的截留生长,进而使得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显著提高,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果且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进而有效的满足了各类中小企业用户的投入成本进而使得各污水处理得以更加完整低廉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氧处理箱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插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承载器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有氧处理箱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氧处理箱;11-丝杆;12-盖板;13-进水管;14-阀门;15-无氧处理盒;16-传输管;17-连接管;18-插板;19-连杆;2-承载器;21-承载槽;22-蜂窝孔;23-承载架;3-存储槽;31-隔板;32-支架;4-有氧处理箱;41-螺纹杆;42-顶板;43-支杆;44-有氧处理盒;45-承接管;46-出水管;47-固定阀;5-支撑架;51-安装板;52-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无氧处理箱1和有氧处理箱4,通过无氧处理箱1与有氧处理箱4能够有效的实现将厌氧降解与好氧降解的微生物同时实施培养以达到分散双重式污水降解处理效果,所述无氧处理箱1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箱4,所述无氧处理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氧处理箱(1);/n有氧处理箱(4);/n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箱(1)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箱(4);/n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箱(1)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1),两个所述丝杆(11)外围螺纹套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板(18),所述插板(18)与无氧处理箱(1)活动插接,所述插板(18)下表面中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19),所述无氧处理箱(1)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无氧处理盒(15);/n其中,所述有氧处理箱(4)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两个所述螺纹杆(41)外围螺纹套接有顶板(42),所述顶板(42)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杆(43),所述有氧处理箱(4)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盒(44);/n其中,两个所述连杆(19)与两个所述支杆(43)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载器(2),两个所述承载器(2)分别与无氧处理盒(15)和有氧处理盒(44)活动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氧处理箱(1);
有氧处理箱(4);
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箱(1)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箱(4);
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箱(1)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1),两个所述丝杆(11)外围螺纹套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插板(18),所述插板(18)与无氧处理箱(1)活动插接,所述插板(18)下表面中部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19),所述无氧处理箱(1)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无氧处理盒(15);
其中,所述有氧处理箱(4)上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1),两个所述螺纹杆(41)外围螺纹套接有顶板(42),所述顶板(42)下表面中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杆(43),所述有氧处理箱(4)内壁四周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有氧处理盒(44);
其中,两个所述连杆(19)与两个所述支杆(43)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载器(2),两个所述承载器(2)分别与无氧处理盒(15)和有氧处理盒(44)活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处理箱(1)还包括:
进水管(13);
阀门(14);
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箱(1)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螺纹插接有进水管(13),且进水管(13)一端贯穿无氧处理箱(1),所述进水管(13)外围靠近一端处通过法兰和螺栓固定连接有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处理盒(15)还包括:
传输管(16);
连接管(17);
其中,所述无氧处理盒(15)下表面中部靠近一端处螺纹插接有传输管(16),所述传输管(16)底端通过法兰与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呈S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器(2)还包括:
承载架(23);
其中,所述承载器(2)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承载槽(21),所述承载槽(21)下表面开设有蜂窝孔(22),所述承载槽(21)内壁四周中部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承载架(23);
其中,所述承载架(23)上表面放置有改性碳纤维,所述承载架(23)呈网状型结构。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椿杨云河杨春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绿洲海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