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81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包括布袋、头部固定帽和固定环,布袋的上端开口,布袋的开口端设有封口装置,布袋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布袋内设有呈三角形的柔性枕垫,柔性枕垫的一边与布袋的内壁固定,柔性枕垫的一角连接有第二固定带,头部固定帽连接有第三固定带;固定环上设有三个连接扣,第一固定带的前端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带的前端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三固定带的前端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三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呼吸机面罩稳定地固定在患者口鼻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
技术介绍
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由其导致的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严重会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而呼吸机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使得重症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大大降低,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使用呼吸机时需要将呼吸机面罩固定于患者的口鼻部,目前的呼吸机面罩是通过头带与患者的头部形成固定,使用时,头带的一端与呼吸机面罩的一侧固定,另一端绕过后枕部或颈部并固定于呼吸机面罩的另一侧,这样的头带一般有一根或者两根,然而,经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上述类型的固定带进行呼吸面罩的固定,呼吸面罩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漏气和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包括布袋、头部固定帽和固定环,所述布袋的上端开口,所述布袋的开口端设有封口装置,所述布袋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布袋内设有柔性枕垫,所述柔性枕垫展开后呈三角形,所述柔性枕垫的一边与布袋的内壁连接,所述柔性枕垫远离所述布袋的一角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帽的前部边缘连接有第三固定带;所述固定环的圆周侧等间距设置有三个可容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穿过的连接扣,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所述布袋的一端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所述柔性枕垫的一端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远离所述头部固定帽的一端带穿过连接扣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三固定带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口装置为拉链。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魔术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子母扣。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的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可将呼吸机面罩稳定地固定在患者的口鼻部,避免呼吸面罩的移位、漏气和滑脱。其二、本技术属于套件产品,可以通过两种固定方式将呼吸机面罩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口鼻处,既适用于头部和颈部便于移动的患者,又适用于头部和颈部不便于移动的患者,具体地:①对于头部和颈部便于移动的患者,可先将本技术的固定环套在呼吸机面罩与供氧管的连接处,将柔性枕垫从布袋内抽出并展开,将柔性枕垫枕于患者的脑后,把布袋置于患者的后颈部,两根第一固定带分别从患者的两只耳朵下方绕过后连接于固定环,柔性枕垫上的第二固定带从患者的头顶绕过后连接于固定环,最后再通过调整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或子母扣来调节呼吸机面罩的位置和松紧程度,完成医用呼吸机面罩的固定;②对于头部和颈部不便移动的患者,可先将本技术的固定环套在呼吸机面罩与供氧管的连接处,将其中一根第一固定带从患者的颈后穿过,拉动第一固定带将布袋移至患者颈后,两根第一固定带分别从患者的两只耳朵下方绕过后连接于固定环;将头部固定帽展开并戴于患者的头部,保证第三固定带在患者的前侧,将第三固定带连接于固定环,最后再通过调整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或子母扣来调节呼吸机面罩的位置和松紧程度,完成医用呼吸机面罩的固定。其三、本技术的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拆卸方便,使得在抢救病人时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柔性枕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头部固定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柔性枕垫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柔性枕垫和头部固定帽配合使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固定环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枕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头部固定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枕垫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枕垫和头部固定帽配合使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布袋;2、固定环;21、连接扣;3、封口装置;4、第一固定带;51、魔术贴;511、毛面;512、刺面;52、子母扣;521、母扣;522、子扣;6、柔性枕垫;7、第二固定带;8、头部固定帽;9、第三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布袋1、头部固定帽8和固定环2,布袋1的上端开口,布袋1的开口端设有封口装置3,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封口装置3为拉链,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封口装置3并不仅仅只限于拉链,还可以是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或者子母扣,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的布袋1的左右两端各连接有一根第一固定带4,布袋1内设有一块柔性枕垫6,柔性枕垫6展开后呈三角形,柔性枕垫6的一边与布袋1的内壁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枕垫6的一边与布袋1的内壁缝合连接;柔性枕垫6远离布袋1的一角连接有一根第二固定带7;需要使用柔性枕垫6时,将封口装置3打开,展开柔性枕垫6,当不需要使用柔性枕垫6时,可以将柔性枕垫6和第二固定带7折叠到布袋1内。本实施例中的头部固定帽8为网状结构的帽子,当然也可以是用布料缝合成的帽子,头部固定帽8的前部边缘连接有一根第三固定带9。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头部固定帽8采用吸汗透气的布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环2的圆周侧等间距设置有三个可容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7和第三固定带9穿过的连接扣21,第一固定带4远离布袋1的一端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带4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带7远离柔性枕垫6的一端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带7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三固定远离头部固定帽8的一端带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三固定带9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件为魔术贴5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带4上的魔术贴5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袋(1)、头部固定帽(8)和固定环(2),所述布袋(1)的上端开口,所述布袋(1)的开口端设有封口装置(3),所述布袋(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固定带(4),所述布袋(1)内设有柔性枕垫(6),所述柔性枕垫(6)展开后呈三角形,所述柔性枕垫(6)的一边与布袋(1)的内壁连接,所述柔性枕垫(6)远离所述布袋(1)的一角连接有第二固定带(7);所述头部固定帽(8)的前部边缘连接有第三固定带(9);/n所述固定环(2)的圆周侧等间距设置有三个可容所述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7)和第三固定带(9)穿过的连接扣(21),所述第一固定带(4)远离所述布袋(1)的一端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带(4)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7)远离所述柔性枕垫(6)的一端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带(7)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9)远离所述头部固定帽(8)的一端带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连接件与第三固定带(9)的中部形成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呼吸机面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袋(1)、头部固定帽(8)和固定环(2),所述布袋(1)的上端开口,所述布袋(1)的开口端设有封口装置(3),所述布袋(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固定带(4),所述布袋(1)内设有柔性枕垫(6),所述柔性枕垫(6)展开后呈三角形,所述柔性枕垫(6)的一边与布袋(1)的内壁连接,所述柔性枕垫(6)远离所述布袋(1)的一角连接有第二固定带(7);所述头部固定帽(8)的前部边缘连接有第三固定带(9);
所述固定环(2)的圆周侧等间距设置有三个可容所述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7)和第三固定带(9)穿过的连接扣(21),所述第一固定带(4)远离所述布袋(1)的一端穿过连接扣(21)后通过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美红阳桃鲜杨梅宁松英潘粉丽缪惠琼岳凤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