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81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2
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的两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侧面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固位块,所述固位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有引流块,所述引流块内腔的中部设有隔离块,所述引流块内腔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该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通过导气管与连接管和螺纹管、输气管等的配合使用,无需进行单腔鼻导管的更换,只需将连接管与螺纹管连接即可实现单腔鼻导管的作用,避免了更换单腔鼻导管所耗费的时间和材料,从而影响病人的医疗工作和耗费较大的经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腔鼻导管,具体为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
技术介绍
双腔鼻导管是一种医疗辅助器材,其主要是为病人进行输氧工作,从而保证病人可以吸收到足够人体所需的氧气,从而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常规双腔鼻导管为一体式不可分离,在更换为单腔鼻导管、面罩吸氧时或者雾化时需更换连接管,增加费用造成浪费,尤其在抢救病人更换简易呼吸器时更换连接管耽误抢救时间,使用可分离式鼻导管可直接切换使用简易呼吸器,同时不同鼻孔处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需氧气量也不一样,但是现有的常规双腔鼻导管无法进行相关的调节工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的两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侧面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固位块,所述固位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有引流块,所述引流块内腔的中部设有隔离块,所述引流块内腔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轴,所述活动杆位于齿轮轴底部的一端设有挤压块,所述齿轮轴的侧面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底部设有调节杆,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引流块的顶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插鼻管,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有橡胶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内腔设置有螺纹,且连接管内腔的螺纹与螺纹管表面的螺纹相契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输气管位于分流块的两侧平行并列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与限位块内腔的顶部相连接,且传动齿轮的底部与挤压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块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且引流块设置有四个孔,所述引流块的四个孔分别与输气管和插鼻管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块的形状呈凹形,所述橡胶块在插鼻管与安装块连接时,所述橡胶块与安装块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通过导气管与连接管和螺纹管、输气管等的配合使用,无需进行单腔鼻导管的更换,只需将连接管与螺纹管连接即可实现单腔鼻导管的作用,避免了更换单腔鼻导管所耗费的时间和材料,从而影响病人的医疗工作和耗费较大的经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通过挡板与调节杆和限位块等的配合,保证该双腔鼻导管的氧气量可进行控制,避免不同鼻孔处因情况的不同,所需的输氧量需求也大不相同时,双腔鼻导管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输氧量的调整,从而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的导气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的A放大示意图。图中:1、导气管;2、连接管;3、分流块;4、螺纹管;5、输气管;6、固位块;7、定位块;8、引流块;9、隔离块;10、限位块;11、活动杆;12、齿轮轴;13、挤压块;14、传动齿轮;15、调节杆;16、挡板;17、安装块;18、插鼻管;19、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包括导气管1,导气管1的顶部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分流块3,分流块3的两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螺纹管4,螺纹管4的侧面设有输气管5,输气管5的另一端设有固位块6,固位块6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块7,定位块7的侧面设有引流块8,引流块8内腔的中部设有隔离块9,引流块8内腔的底部设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轴12,活动杆11位于齿轮轴12底部的一端设有挤压块13,齿轮轴12的侧面啮合有传动齿轮14,传动齿轮14的底部设有调节杆15,传动齿轮14的顶部设有挡板16,引流块8的顶部设有安装块17,安装块1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插鼻管18,插鼻管18的一端设有橡胶块19。其中,连接管2的内腔设置有螺纹,且连接管2内腔的螺纹与螺纹管4表面的螺纹相契合。其中,输气管5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输气管5位于分流块3的两侧平行并列设置。其中,传动齿轮14的顶部与限位块10内腔的顶部相连接,且传动齿轮14的底部与挤压块13连接。其中,引流块8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且引流块8设置有四个孔,引流块8的四个孔分别与输气管5和插鼻管18相匹配。其中,橡胶块19的形状呈凹形,橡胶块19在插鼻管18与安装块17连接时,橡胶块19与安装块17相贴合。工作时,首先通过旋转导气管1上的连接管2对分流块3进行固定,旋转输气管5上的螺纹管4对分流块3进行固定,氧气有导气管1进入,通过分流块3向输气管5内传输,然后通过旋转输气管5另一端的固位块6对引流块8上的定位块7进行固定,氧气则通过输气管5输入至引流块8的内部,再通过不同鼻孔处的氧气需求扭动调节杆15,调节杆15的扭动需要20N,使挡板16进行,同时调节杆15与挡板16之间的传动齿轮14带动齿轮轴12进行转动,停止转动时,齿轮轴12则对传动齿轮14进行限位,避免挡板16晃动,影响氧气的输入,旋转插鼻管18与引流块8上安装块17连接,橡胶块19也与安装块17贴合,最后通过旋转连接管2,使导气管1与分流块3分离,继续转动输气管5上的螺纹管4,也与分流块3分离,旋转旋转连接管2与输气管5上的螺纹管4连接,进行单腔鼻导管使用,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包括导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的顶部设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分流块(3),所述分流块(3)的两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螺纹管(4),所述螺纹管(4)的侧面设有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设有固位块(6),所述固位块(6)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侧面设有引流块(8),所述引流块(8)内腔的中部设有隔离块(9),所述引流块(8)内腔的底部设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轴(12),所述活动杆(11)位于齿轮轴(12)底部的一端设有挤压块(13),所述齿轮轴(12)的侧面啮合有传动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4)的底部设有调节杆(15),所述传动齿轮(14)的顶部设有挡板(16),所述引流块(8)的顶部设有安装块(17),所述安装块(1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插鼻管(18),所述插鼻管(18)的一端设有橡胶块(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式氧气鼻导管,包括导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的顶部设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分流块(3),所述分流块(3)的两端分别螺纹套接有螺纹管(4),所述螺纹管(4)的侧面设有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设有固位块(6),所述固位块(6)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侧面设有引流块(8),所述引流块(8)内腔的中部设有隔离块(9),所述引流块(8)内腔的底部设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齿轮轴(12),所述活动杆(11)位于齿轮轴(12)底部的一端设有挤压块(13),所述齿轮轴(12)的侧面啮合有传动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4)的底部设有调节杆(15),所述传动齿轮(14)的顶部设有挡板(16),所述引流块(8)的顶部设有安装块(17),所述安装块(1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插鼻管(18),所述插鼻管(18)的一端设有橡胶块(19)。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颖吉莉陈张洁李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