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海阔专利>正文

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1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骨与软骨固定器预埋入受体骨床内,固定器是用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的支架,支架由上部的筒体和下部的锥体组成,固定器将组织工程培养的供体骨与软骨进行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骨与软骨固定器,可以将组织工程供体可靠地固定在受体骨床上,固定过程不会对周围软骨造成磨损,固定过程极其简单;供体与受体骨床始终紧密接触,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固定器将供体骨与软骨固定后,最终无异物存于体内,不会出现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属于医学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因为外伤或者磨损导致软骨缺失或失去功能时,软骨需要做移植修复,现有技术有两种软骨移植方式,分别是自体软骨移植和组织工程培养软骨移植;自体软骨移植用非负重区的软骨做马赛克移植,该移植方式存在的缺点一是只能处理小面积缺损,二是软骨供区有限,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培养软骨前景广阔,将自体细胞体外培养,接近成熟后,将软骨回植缺损处,既能修补大面积缺损,又能解决供体不足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供体软骨在受体骨床的固定方式一般有如下两种:一是用可吸收线在供体软骨四周作少量缝合固定;这样方式的缺点是操作困难,很容易将两侧需要缝合部分撕裂,且不利于供体软骨与受体骨床两者的一体化融合,导致供体软骨需要恢复生物力学性能的时间较长;缝线在被吸收前,可对周围软骨造成磨损;二是先在受体骨床钻入一枚带线锚钉,然后用尾部的线对供体软骨做缝合固定,这样方式的缺点是缝合部分容易撕裂且操作困难,此外锚钉钻入人体后,始终作为宿主的异体存在,容易变形、松动,此外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入受体骨床(3)内的固定器(1),固定器(1)是用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的支架,支架由上部的筒体(101)和下部的锥体(102)组成;固定器(1)将组织工程培养的供体(2)进行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入受体骨床(3)内的固定器(1),固定器(1)是用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的支架,支架由上部的筒体(101)和下部的锥体(102)组成;固定器(1)将组织工程培养的供体(2)进行卡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体(2)是在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的支架内载入诱导骨与软骨再生的基质材料,并用合适方法使基质材料产生适合细胞长入的微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呈圆柱状,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104),空腔(104)顶部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环状凸起(105);所述筒体(101)的筒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的空腔(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阔
申请(专利权)人:熊海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