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海阔专利>正文

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9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固定器包括滑动部,滑动部的上方为起纵向加压作用的加压部,滑动部的下方为起固定作用的螺纹部;加压部的构型为倒伞状结构,倒伞状结构的伞面由多瓣结构相同的伞面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器,将供体骨与软骨可靠地固定在受体骨床上,固定过程无需缝合;给供体施加持续地纵向加压力,使供体和受体骨床始终紧密接触,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促使两者的快速一体化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属于医学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因为外伤或者磨损导致软骨缺失或失去功能时,软骨需要做移植修复,现有技术有两种软骨移植方式,分别是自体软骨移植和组织工程培养软骨移植;自体软骨移植用非负重区的软骨做马赛克移植,该移植方式存在的缺点一是只能处理小面积缺损,二是软骨供区有限,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培养软骨前景广阔,将自体细胞体外培养,接近成熟后,将软骨回植缺损处,既能修补大面积缺损,又能解决供体不足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供体骨与软骨在受体骨床的固定方式一般有如下两种:一是用可吸收线在软骨四周作少量缝合固定;这样方式的缺点是操作困难,很容易将两侧需要缝合部分撕裂,且不利于供体与受体骨床两者的一体化融合,导致供体需要恢复生物力学性能的时间较长;缝线在被吸收前,可对周围软骨造成磨损;二是先在受体骨床钻入一枚带线锚钉,然后用尾部的线对供体做缝合固定,也存在缝合部分容易撕裂且一体化融合较慢,供体恢复生物力学性能的时间较长的问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部(1),滑动部(1)的上方为起纵向加压作用的加压部(3),滑动部(1)的下方为起固定作用的螺纹部(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部(1),滑动部(1)的上方为起纵向加压作用的加压部(3),滑动部(1)的下方为起固定作用的螺纹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3)的构型为倒伞状结构,倒伞状结构的底部与滑动部(1)顶端边缘相固定连接;倒伞状结构的伞面由多瓣结构相同的伞面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3)的最大直径尺寸大于滑动部(1)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与软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阔
申请(专利权)人:熊海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