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锦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0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包括前后可拆卸连接的刀体和刀柄,刀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刀体前段、刀体中段和刀体后段构成,刀体前段的前端、刀体后段的后端分别向上倾斜设置,刀体前段的上表面为倾斜的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刀体前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刀体后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钝角,刀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刀体前段部分的厚度由后往前依次减薄,刀体前段的前端形成刀刃,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的软组织保护器,软组织保护器在远离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保护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损伤小、截骨效果好、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整形手术用工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
技术介绍
上颌骨额突截骨刀用于上颌骨额突的截骨,不同患者的上颌骨额突侧壁厚度不同,现有技术中,上颌骨额突截骨刀的刀柄与刀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更换整个截骨刀;同时上颌骨额突截骨刀的刀刃往往较宽,且在刀刃处未设置任何用于保护鼻部软组织的结构,因此,采用传统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进行截骨手术时,很容易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鼻部软组织撕裂的现象,增大了鼻腔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的风险。此外,现有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大多为一条直线型的结构,由于受到上颌骨体部骨面弧度及鼻唇部软组织容量的限制,使得截骨平面很难位于同一平面,术后往往出现截骨平面凹凸不平,导致术后两侧鼻侧壁不对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以期实现损伤小、截骨效果好、通用性强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包括前后可拆卸连接的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刀体前段、刀体中段和刀体后段构成,所述刀体前段的前端、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刀体前段的上表面为倾斜的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刀体前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刀体后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钝角,所述刀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与刀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刀体前段部分的厚度由后往前依次减薄,刀体前段的前端形成刀刃,所述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的软组织保护器,所述软组织保护器在远离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保护面。进一步的,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设有一个水平向后延伸的连接柱,所述刀柄前端设有供连接柱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刀柄一侧开有与安装孔连通的侧向穿孔,所述连接柱上开有与轴向相垂直的固定孔,通过侧向螺钉依次穿过刀柄的侧向穿孔以及连接柱的固定孔,从而将刀柄和刀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为145°~165°,所述第二夹角为157°~17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其刀体和刀柄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根据不同患者更换不同宽度的刀刃,有效避免刀刃过宽导致的血管神经损伤的问题,有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在保证减小损伤的前提下提高了该上颌骨额突截骨刀的通用性。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其刀体设计为前段、中段和后段的三段式结构,且前段和后段均倾斜向上翘起,刀体前段向上翘起且下表面为弧形面,使得手术时刀体前段下表面的弧形面始终与上颌骨体部骨面相贴合,从而使截骨平面整齐一致;刀体后段向上翘起,可使得手术过程中有效避开鼻唇部局部软组织容量较多处,使截骨过程中上颌骨额突截骨刀的放置更加方便,有利于截骨平面的一致性。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其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的软组织保护器,该软组织保护器在远离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保护面,手术中可通过该软组织保护器撑开鼻部软组织,进一步减轻鼻部软组织损伤,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中标号:1刀柄,2刀体,3刀体前段,4刀体中段,5刀体后段,6第一夹角,7第二夹角,8软组织保护器,9刀刃,10连接柱,11安装孔,12侧向穿孔,1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包括前后可拆卸连接的刀体2和刀柄1,刀体2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刀体前段3、刀体中段4和刀体后段5构成,刀体前段3的前端、刀体后段5的后端分别向上倾斜设置,刀体前段3的上表面为倾斜的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刀体前段3与刀体中段4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6,刀体后段5与刀体中段4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7,第一夹角6和第二夹角7均为钝角,第一夹角6为145°~165°,第二夹角7为157°~177°,刀柄1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刀体后段5的后端与刀柄1可拆卸连接,刀体前段3部分的厚度由后往前依次减薄,刀体前段3的前端形成刀刃9,刀刃9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9的软组织保护器8,软组织保护器8在远离刀刃9的一侧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保护面。其中,刀体2和刀柄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具体为:刀体后段5的后端设有一个水平向后延伸的连接柱10,刀柄1前端设有供连接柱10插入的安装孔11,刀柄1一侧开有与安装孔11连通的侧向穿孔12,连接柱10上开有与轴向相垂直的固定孔13,通过侧向螺钉依次穿过刀柄1的侧向穿孔12以及连接柱10的固定孔13,从而将刀柄1和刀体2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患者取平卧位,将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前端的刀刃9朝向患者头部的方向插入鼻孔,使刀刃9从鼻孔内壁切口插入至截骨起点处,并使得软组织保护器8位于皮肤与骨面之间,以撑开皮肤与骨面之间的软组织,防止周围的血管神经及软组织损伤。然后用击打锤敲击刀柄1末端,开始截骨。直至刀刃9到达上颌骨体部与上颌骨额突交界处时,使刀体前段3下表面的弧形面始终贴合着上颌骨体部体部骨面向上移动,直至到达截骨终点。本实施例通过刀体2的三段式设计兼顾了上颌骨体部骨面弧度及鼻唇部软组织容量的影响,使得截骨平面始终与上颌骨体部骨面相贴合,从而使截骨效果更加稳定。并且可根据不同的上颌骨侧壁厚度选择不同的刀刃9宽度,使上颌骨截骨更加精确,同时可避免鼻黏膜及周围血管神经损伤,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大大减少,术后恢复时间亦可大大缩短。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可拆卸连接的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刀体前段、刀体中段和刀体后段构成,所述刀体前段的前端、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刀体前段的上表面为倾斜的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刀体前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刀体后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钝角,所述刀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与刀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刀体前段部分的厚度由后往前依次减薄,刀体前段的前端形成刀刃,所述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的软组织保护器,所述软组织保护器在远离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保护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额突截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可拆卸连接的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刀体前段、刀体中段和刀体后段构成,所述刀体前段的前端、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刀体前段的上表面为倾斜的平面、下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刀体前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刀体后段与刀体中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钝角,所述刀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刀体后段的后端与刀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刀体前段部分的厚度由后往前依次减薄,刀体前段的前端形成刀刃,所述刀刃的一侧设有向前凸出刀刃的软组织保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松戴传昌
申请(专利权)人:张锦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