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9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涉及医疗器械清洗设备领域,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内部为清洗消毒仓,所述机体框架内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机体框架内设有超声发生装置,所述清洗消毒仓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计量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加水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空气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与出水总管相连通。通过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与紫外杀菌装置产生的紫外线及次氯酸消毒剂,在多种消毒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再辅助超声发生装置产生超声波震动的复合作用,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消毒因子的协同复合作用,对软式内窥镜无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
本实用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清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内窥镜清洗灭菌器一般采用普通的消毒剂进行喷淋冲洗、超声、臭氧喷淋清洗或常规的热力消毒清洗等方式。通过上述一种或几种配合作用的内窥镜清洗消毒器都无法解决针对软式内窥镜的无菌清洗水平。且清洗后的液体无法直接安全排放,必须进行后处理才能实现绝对的灭菌合格。清洗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内镜引起交叉感染的最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解决现有灭菌器无法针对软式内窥镜清洗达到无菌标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包括机体框架,所述机体框架内部为清洗消毒仓,所述机体框架内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机体框架内设有超声发生装置,所述清洗消毒仓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添加消毒剂的计量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加水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空气泵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与出水总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清洗消毒仓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无菌过滤器。优选的,所述空气泵与清洗消毒仓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无菌过滤器。优选的,所述空气泵与清洗消毒仓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辅助干燥装置,所述辅助干燥装置为一定浓度酒精浸泡的过滤棉。优选的,所述清洗消毒仓内上方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水管与所述出水总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清洗消毒仓通过管道与臭氧过滤吸附装置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消毒剂为次氯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与紫外杀菌装置产生的紫外线、消毒剂多种消毒因子的消毒灭菌作用,再辅助超声发生装置产生超声波震动的复合作用进行清洗处理,具有物理和化学消毒的协同复合作用,实现了对软式内窥镜有效的无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路原理图。图中,1-机体框架,2-清洗消毒仓,3-紫外杀菌装置,4-超声发生装置,5-臭氧发生装置,6-无菌过滤器,7-计量泵,8-加水泵,9-空气泵,10-水泵,11-出水总管,12-溢流水管,13-臭氧过滤吸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包括机体框架1,所述机体框架1内部为清洗消毒仓2,所述机体框架1内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装置3,所述机体框架1内设有超声发生装置4,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臭氧发生装置5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计量泵7相连通,用于添加清洗消毒剂,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加水泵8相连通,用于向清洗消毒仓2内添加清洁用的水,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空气泵9相连通,通过空气泵9对清洗消毒仓2内的物料进行快速干燥,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水泵10相连通,所述水泵10与出水总管11相连通,用于排出清洗消毒仓2内清洗后的液体。使用时,将软式内窥镜放入机体框架1内的清洗消毒仓2,通过加水泵8向清洗消毒仓2内注入清洗用的水,通过计量泵7向清洗消毒仓2内注入消毒剂次氯酸,通过臭氧发生装置5向清洗消毒仓2内注入臭氧,启动紫外杀菌装置3进行紫外线杀菌,在消毒灭菌过程,同时由臭氧、紫外线、次氯酸消毒剂等多种消毒因子协同作用灭菌处理,再启动超声发生装置4进行超声波振动,提升消毒清洗液向软式内窥镜内渗透清洗效果;待清洗消毒完成后启动水泵10,将清洗消毒仓2内的液体排出,再启动空气泵9,对清洗消毒仓2内进行抽气干燥。本实用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发生装置5产生的臭氧与紫外杀菌装置3产生的紫外线、消毒剂次氯酸多种消毒因子协同作用,再辅助超声发生装置4产生超声波震动的复合作用进行清洗灭菌处理,具有物理和化学消毒的双重作用,实现了对软式内窥镜有效的无菌处理。为了保证本实用专利技术的清洗消毒仓2内进入的用于臭氧处理的臭氧的洁净度,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臭氧发生装置5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无菌过滤器6,能够对进入清洗消毒仓2内的臭氧进行过滤处理。为了防止空气泵9对清洗消毒仓2内的物料进行干燥时,有外界杂质进入污染物料,所述空气泵9与清洗消毒仓2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无菌过滤器6,能够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清洗消毒仓2内。为了提升清洗消毒仓2内物料的干燥效果,所述空气泵9与清洗消毒仓2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辅助干燥装置10,所述辅助干燥装置10为一定浓度酒精浸泡的过滤棉,能够通过挥发的酒精气体辅助干燥,快速带走水分进行干燥,大大提升干燥速度和效果,且酒精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为了防止清洗消毒仓2内的液体过多而造成溢流等危害,所述清洗消毒仓2内上方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水管12与所述出水总管11相连通,当清洗消毒仓2内的液体过多时,通过溢流水管12将过多的液体通过出水总管11排出。为了防止臭氧处理后的臭氧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本实用专利技术还设有臭氧后处理装置,所述清洗消毒仓2通过管道与臭氧过滤吸附装置13相连通,能够将清洗消毒仓2内处理后的臭氧进行吸附后处理,防止进入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框架(1),所述机体框架(1)内部为清洗消毒仓(2),所述机体框架(1)内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装置(3),所述机体框架(1)内设有超声发生装置(4),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臭氧发生装置(5)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添加消毒剂的计量泵(7)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加水泵(8)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空气泵(9)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水泵(10)相连通,所述水泵(10)与出水总管(1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框架(1),所述机体框架(1)内部为清洗消毒仓(2),所述机体框架(1)内顶部设置有紫外杀菌装置(3),所述机体框架(1)内设有超声发生装置(4),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臭氧发生装置(5)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添加消毒剂的计量泵(7)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加水泵(8)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空气泵(9)相连通,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水泵(10)相连通,所述水泵(10)与出水总管(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消毒仓(2)与臭氧发生装置(5)相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无菌过滤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软式内窥镜清洗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士洪王道军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