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5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包括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发热体的加热底座、设在加热底座上的锅体和设在锅体内的食物篮;锅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套管;加热底座内设步进电机及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螺杆,且螺杆位于套管内;在螺杆上螺合设有螺合件及固定在螺合件上的永磁体,且在套管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螺合件在螺杆上发生转动的定位件;食物篮的底部设有轴孔及与轴孔固定相连的导磁环,且食物篮通过轴孔可活动的套设在套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可靠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火锅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火锅。
技术介绍
火锅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很喜爱的烹饪方法,特别是秋冬季节,家庭或朋友聚会经常使用火锅烹饪,具有可烹饪的食材多样化、对烹饪技艺要求较低且口味随调等诸多优点。然而,火锅使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用户痛点就是:食物在锅内每次放入后,没有吃完又放进其它食材,有些食物煮得太久,口感味道全无。为了解决此用户痛点,近年来在市场上有出现了电动升降火锅,采用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蜗杆,由蜗杆驱动伸缩杆带动食物盘在火锅的中央升降。也有相应的专利申请技术方案公开了相关实现方案,例如,CN2018100328404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升降火锅,CN2018200544413公开了一种升降火锅用升降驱动模块,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采用电机驱动基础上利用蜗轮蜗杆传动减速来驱动螺杆伸缩升降以带动食物盘依据套筒进行升降。又如CN2017108902163公开一种螺杆式升降火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驱动锥形齿轮传动来带动螺杆在套管内驱动食物盘升降。这些技术方案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结构复杂。由于采用电机通过减速器、蜗杆与涡轮相配合的驱动结构来驱动螺杆伸缩升降以带动食物盘依据套筒进行升降,整体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过高,较为复杂的结构既不利于使火锅尺寸小型化也不利于生产装配。二是可靠性较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食物盘中间有一个很高的套管,螺杆升降时距离过大,行程过长,在升高最大位置时,食物盘的食物放置可能不均匀,食物盘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歪斜,导致螺杆升降卡滞等现象;其次是密封可靠性较差,虽然在升降杆和固定套之间有硅胶密封圈,但是长期高温使用,升降杆上下运动的摩擦,火锅的汤料和食材容易泄漏导致升降感卡滞,传动机构及电机损坏,可靠性差且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升降火锅,食物篮依据锅体内的套管运动顺畅并可按需提升至所需高度,整体结构简单且可靠性较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包括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发热体的加热底座、设在加热底座上的锅体和设在锅体内的食物篮;锅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套管;加热底座内设步进电机及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螺杆,且螺杆位于套管内;在螺杆上螺合设有螺合件及固定在螺合件上的永磁体,且在套管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螺合件在螺杆上发生转动的定位件;食物篮的底部设有轴孔及与轴孔固定相连的导磁环,且食物篮通过轴孔可活动的套设在套管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轴孔设在食物篮的底部中心,导磁环固定设在轴孔之上,且导磁环的高度低于食物篮的上沿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套管的上末端设有导向套,螺杆的上末端限位在导向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螺杆的上末端设有使螺合件无法通过的上限位片。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加热底座的上壳体设有支座,螺杆的下末端设有下限位片,下限位片限位设在支座上使螺杆无法发生水平及上下移动而仅能够依据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进行转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座上设有一个尺寸大于螺杆的本体而尺寸小于下限位片的限位孔,螺杆的上末端穿过限位孔而下限位片位于支座下方,由固定在支座上的压圈将限位片得以限位在支座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套管与锅体是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连接结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锅体的底部设有安装位,安装位的中心设有可供螺杆穿过的通孔及位于通孔周侧的若干螺孔,而套管的下末端设有固定座及位于固定座下方的螺柱,在固定座与安装位之间设有密封圈并通过让螺柱穿过螺孔将套管下末端固定在锅体的底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锅体的上端沿还设有带有把手的锅盖。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加热底座内设电机座,电机座具有朝下或朝向侧边的开口部及盖合在开口部上的封盖,且电机座的顶部设有位于螺杆下方的输出孔;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座内,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朝上穿过输出孔直接与螺杆的下末端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步进电机直接驱动螺杆旋转,没有减速或传动机构,螺合件(比如螺母)和永磁体固定为一体,并由定位件限制螺合件发生转动,因此当步进电机驱动螺杆旋转时,螺合件及永磁体只能上下升降,食物篮的中间有一个由马氏体不锈钢套制成的导磁环与永磁体之间产生磁性力,故当螺合件及永磁体上下升降时,带动食物篮一起上下升降,且螺杆、螺合件及永磁体密封安装在火锅锅体中间的套管内。由此可见,一方面是本技术简化了整体结构,本技术省掉了复杂的传动系统,并且步进电机可以分离安装在独立的电机座内,通过电机座不仅可以隔离火锅底部发热体的热量以提高工作可靠性还有利于装配与维修;二是本技术提高了可靠性,本技术采用螺合件带动永磁体上下运动驱动食物篮上下运动,其运动的传递是磁性力,没有直接的接触及伸缩摩擦,且运动驱动部件和食物篮及火锅汤料食材全部是隔离的,因此不会导致泄漏及卡滞,并且火锅的锅体及食物篮容易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升降火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食物篮没有被提升时自动升降火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食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食物篮被提升时自动升降火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将锅体及加热底座进行半剖状态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套管安装在锅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含义如下:1-加热底座,11-操控面板,111-上升按键,112-下降按键,12-发热体,13-电机座,131-传动孔,14-步进电机,15-封盖,16-螺杆,161-下限位片,162-上限位片,171-支座,172-压圈,18-螺合件,19-永磁体,2-锅体,21-提手,22-套管,221-固定座,222-螺柱,23-安装位,231-通孔,232-螺孔,24-密封圈,25-导向套,26-定位件,3-食物篮,31-过水孔,32-轴孔,33-导磁环,4-锅盖,4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包括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发热体12的加热底座1和设在加热底座1上用来烹饪的锅体2,发热体12一般为电热管、电热膜或电热丝,由发热体12得电发热时给锅体2加热烹饪。其中,锅体2通常由铝合金压铸而成,且锅体2内表面喷涂不粘涂料为佳。结合图2所示。锅体2的两相对侧缘设有提手21以方便用户使用。锅体2的底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套管22,该套管22的顶端封闭以避免烹饪过程中锅体2内的水、汤汁等进入套管22内。加热底座1内设步进电机14及与步进电机14的输出轴相连的螺杆16,该螺杆16位于套管22内,由步进电机14带动螺杆16在套管22内转动。在螺杆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包括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发热体的加热底座、设在加热底座上的锅体和设在锅体内的食物篮;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套管;加热底座内设步进电机及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螺杆,且螺杆位于套管内;在螺杆上螺合设有螺合件及固定在螺合件上的永磁体,且在套管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螺合件在螺杆上发生转动的定位件;食物篮的底部设有轴孔及与轴孔固定相连的导磁环,且食物篮通过轴孔可活动的套设在套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火锅,包括上壳体的内侧面设有发热体的加热底座、设在加热底座上的锅体和设在锅体内的食物篮;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套管;加热底座内设步进电机及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螺杆,且螺杆位于套管内;在螺杆上螺合设有螺合件及固定在螺合件上的永磁体,且在套管内还设有用于限制螺合件在螺杆上发生转动的定位件;食物篮的底部设有轴孔及与轴孔固定相连的导磁环,且食物篮通过轴孔可活动的套设在套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轴孔设在食物篮的底部中心,导磁环固定设在轴孔之上,且导磁环的高度低于食物篮的上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套管的上末端设有导向套,螺杆的上末端限位在导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螺杆的上末端设有使螺合件无法通过的上限位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底座的上壳体设有支座,螺杆的下末端设有下限位片,下限位片限位设在支座上使螺杆无法发生水平及上下移动而仅能够依据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