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能耗活性碳脱附再生、溶剂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惰性气体密闭循环脱附再生、溶剂回收的低能耗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低浓度有机废气一般采用直接催化燃烧(CO)、蓄热催化燃烧(RTO)进行净化处理,其特点是利用活性碳罐进行吸附浓缩,再利用催化燃烧(CO)或蓄热燃烧(RTO)产生的热风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出来的有机废气经过燃烧分解处理,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脱附,但是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仅有部分被回收利用,而且上述工艺系统复杂,有机废气存在较大的爆炸风险,需配备完善的安全控制系统,设备造价高、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利用惰性气体作为脱附介质,具有安全性高,能耗低,溶剂可回收,零排放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加热器、热量回收器、冷却器、冷冻器、溶剂收集罐、惰性气体瓶、压缩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加热器(1)、热量回收器(2)、冷却器(3)、冷冻器(4)、溶剂收集罐(5)、惰性气体瓶(6)、压缩机(7)、散热器(8)以及循环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出风口与活性炭箱(10)的进口连接,所述热量回收器(2)为螺旋板式或管壳式换热器,热量回收器(2)用于对脱附废气冷却降温的同时将循环新风预热至90℃以上从而实现热量回收目的,热量回收器(2)上设置有热侧进口、热侧出口、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其中热侧进口与活性炭箱(10)的脱附废气出口连接,热侧出口与冷却器(3)入口连接,冷侧入口与循环风机(9)出口连接,冷侧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加热器(1)、热量回收器(2)、冷却器(3)、冷冻器(4)、溶剂收集罐(5)、惰性气体瓶(6)、压缩机(7)、散热器(8)以及循环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出风口与活性炭箱(10)的进口连接,所述热量回收器(2)为螺旋板式或管壳式换热器,热量回收器(2)用于对脱附废气冷却降温的同时将循环新风预热至90℃以上从而实现热量回收目的,热量回收器(2)上设置有热侧进口、热侧出口、冷侧入口和冷侧出口,其中热侧进口与活性炭箱(10)的脱附废气出口连接,热侧出口与冷却器(3)入口连接,冷侧入口与循环风机(9)出口连接,冷侧出口与加热器(1)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器(3)利用空气或冷缺水将脱附废气继续冷却至常温后进入冷冻器(4),所述溶剂收集罐(5)设置在冷冻器(4)的下方并与冷冻器(4)底部连通用于收集冷凝分离的溶剂;所述冷冻器(4)的出风口与散热器(8)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压缩机(7)、冷冻器(4)与散热器(8)为一整套冷冻装置,散热器(8)的出风口与循环风机(9)进风口连接,所述惰性气体瓶(6)输气管接入散热器(8)出风口与循环风机(9)进风口之间连接的管道上,惰性气体瓶(6)补充的惰性气体与冷凝分离干净的惰性气体汇集后利用循环风机(9)驱动循环流动,循环风机(9)出风口与热量回收器(2)冷侧入口连接;所述加热器(1)、冷却器(3)、循环风机(9)、压缩机(7)通过电控箱依靠设定好的程序实现自动化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器(2)为螺旋板式或管壳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箱(10)与热量回收器(2)之间管道上安装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11)。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低能耗活性炭脱附再生和溶剂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珠贻,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安健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