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84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净化主体正面分别设置有铰链和操作台,铰链的外侧设置有箱门,箱门的正面设置有门把手,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净化主体一侧分别设置有推把手和散热口,净化主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吸入管套口和排出套管,吸入管套口的一端设置有吸收管,吸收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入嘴,排出套管的一端设置有排出管,净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减震簧,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轮,净化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箱、净化箱和风机,活性炭箱的顶部设置有运送管,通过设置有活性炭箱和雾化器,达到了便于维护人员维护装置,减少净化箱内的净化设施的更换,提高了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早期由木材、硬果壳或兽骨等经炭化、活化制得,后改用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但现有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在该装置净化工业焊烟、废气和对人体健康极有害的物质时,活性炭吸附的还不够彻底,且在维护装置时还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性炭吸附的还不够彻底和维护装置时比较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净化主体,所述净化主体正面分别设置有铰链和操作台,所述铰链的外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净化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7)正面分别设置有铰链(10)和操作台(13),所述铰链(10)的外侧设置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的正面设置有门把手(12),所述操作台(13)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净化主体(7)一侧分别设置有推把手(6)和散热口(8),所述净化主体(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吸入管套口(3)和排出套管(5),所述吸入管套口(3)的一端设置有吸收管(1),所述吸收管(1)的一端设置有吸入嘴(2),所述排出套管(5)的一端设置有排出管(4),所述净化主体(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外侧设置有减震簧(9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净化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7)正面分别设置有铰链(10)和操作台(13),所述铰链(10)的外侧设置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的正面设置有门把手(12),所述操作台(13)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净化主体(7)一侧分别设置有推把手(6)和散热口(8),所述净化主体(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吸入管套口(3)和排出套管(5),所述吸入管套口(3)的一端设置有吸收管(1),所述吸收管(1)的一端设置有吸入嘴(2),所述排出套管(5)的一端设置有排出管(4),所述净化主体(7)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外侧设置有减震簧(901),所述支撑柱(9)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轮(902),所述净化主体(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活性炭箱(703)、净化箱(704)和风机(708),所述活性炭箱(703)的顶部设置有运送管(701),所述活性炭箱(703)的一侧设置有雾化器(702),所述净化箱(70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705)、非织造滤布层(706)和滤纸层(707),所述风机(708)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709),所述驱动电机(709)的两端设置有电机柱(7010),所述电机柱(7010)的一端设置有风叶(7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根林潘明哲王珊王星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雅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