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84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解决现有技术产品纯度较高的吸附塔撬块化后不能满足运输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塔体,设于所述塔体内、下部封口、顶部开口的隔离机构,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隔离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塔体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机构内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体分布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伸出至所述塔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通过设置焊接于吸附塔下封头的隔离筒改变了吸附塔内气体流动的方向,变相增加了吸附床层的高度和高径比,提升了吸附床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从而有效降低了吸附塔的高度,使得吸附塔更适合于集成撬块,并且撬块后还能满足运输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
技术介绍
吸附法气体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环保、冶金、能源、化工、医疗能多个领域,而且随着吸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应用场景也逐步多元化,为了满足炼油和化工行业大型化的需要,吸附技术向大型化和高压化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各种小规模的工业尾气净化提纯以及分布式氢能的发展需要,吸附装置向模块化和撬块化方向发展。撬块化的吸附分离装置具有集成度高、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以及现场施工量少等诸多优点,同时,撬块化设计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吸附塔的要求,为了满足撬块运输,整个撬块的高度要满足运输限高的要求,其中一级大型物件的高度小于3.8米,然而除去撬块底座钢结构的高度、吸附塔支腿或裙座的高度、吸附塔进出口管道的空间以及吸附塔上下封头的高度后吸附塔床层的高度就非常有限,而一般用于提纯气体的吸附塔尤其是产品气体的纯度较高的场景,要求吸附塔有较大的高度和高径比,而传统的轴向流吸附塔结构很难满足要求成撬后的运输要求。因此,优化吸附塔的结构设计,在满足运输要求的情况下提高吸附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提高吸附分离效果,是吸附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解决现有技术产品纯度较高的吸附塔撬块化后不能满足运输要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包括塔体,设于所述塔体内、下部封口、顶部开口的隔离机构,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隔离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塔体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机构内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体分布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伸出至所述塔体外。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筒和封装于隔离筒内下部的隔离板,隔离筒顶部与塔体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体分布器位于隔离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筒的筒顶壁上开设有顶部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筒的底端与所述塔体的内底壁相焊接,所述隔离筒的筒底壁上开设有底部通气孔,所述底部通气孔位于隔离板和塔体的内底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分布器固定于所述隔离板的顶面,为圆柱体形盒体结构,其侧板和顶板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内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塔体包括筒体,封装于筒体顶端的上封头,以及装于筒体底端的下封头,所述进气管连通在所述下封头上,所述上封头上设有用于为所述隔离筒内填装吸附剂的内区装料口和用于为所述筒体的内壁和所述隔离筒的外壁之间填装吸附剂的外区装料口,底部通气孔直径和透气孔直径均小于吸附剂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内区装料口和所述外区装料口内填装有惰性填料,所述惰性填料为棕垫或瓷球。进一步地,所述塔体和所述隔离筒均呈圆筒形,并且所述塔体和所述隔离筒同轴心分布。具体地说,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上封头伸出至所述塔体外。具体地说,所述出气管依次穿过所述隔离板和所述下封头后伸出至所述塔体外。本技术在吸附塔内设置隔离筒将吸附塔的内部空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内区为隔离筒的内空部分,外区为塔体内壁和隔离筒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隔离筒内设置隔离板和气体分布器,隔离筒在隔离板以下的部分开孔连通下封头区域与外区,隔离筒的上部开孔连通内外区,隔离筒气体分布器与出气管相连通,吸附塔下封头与进气管相连通。本技术隔离筒焊接固定于吸附塔下封头,隔离板以下的隔离筒开直径或宽度小于外区底部吸附剂直径的圆形或条形孔。气体分布器的侧板和顶板开直径或宽度小于内区底部吸附剂直径的圆形或条形孔。上封头设用于为所述隔离筒内填装吸附剂的内区装料口和用于为所述筒体的内壁和所述隔离筒的外壁之间填装吸附剂的外区装料口,内外区装料口内设棕垫、瓷球等惰性材料。本技术与隔离筒内气体分布器相连的出气管穿过上封头从吸附塔顶部引出吸附塔。或者,与隔离筒内气体分布器相连的出气管穿过隔离板和下封头从吸附塔底引出吸附塔。本技术通过在吸附塔内焊接隔离筒及其他内件的方式,将气体在吸附塔床层内的流经路径由竖向垂直流动引导为M型流动路径,使气体在吸附塔的流动路程相当于2倍的吸附床高度,相当于提高了吸附床高度和吸附塔高径比,提高了吸附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从而可以降低吸附塔的绝对高度,使得吸附塔更适合于撬块集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焊接于吸附塔下封头的隔离筒改变了吸附塔内气体流动的方向,变相增加了吸附床层的高度和高径比,提升了吸附床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从而有效降低了吸附塔的高度,使得吸附塔更适合于集成撬块,并且撬块后还能满足运输要求。本技术在隔离筒下方和上方分别开设底部通气孔和顶部通气孔,同时在气体分布器的侧板和顶板上均匀设透气孔,如此形成三个开孔区,使气体在进入塔体吸附床、塔体和隔离筒区域转换、以及通过气体分布器离开吸附床都保持良好的气流分布,可有效保证气体吸附分离高效顺畅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进气管;2-下封头;3-隔离筒;4-筒体;5-上封头;6-内区装料口;7-惰性填料;8-外区装料口;9-出气管;10-气体分布器;11-隔离板;12-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焊接于吸附塔下封头的隔离筒改变了吸附塔内气体流动的方向,变相增加了吸附床层的高度和高径比,提升了吸附床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从而有效降低了吸附塔的高度,使得吸附塔更适合于集成撬块,并且撬块后还能满足运输要求。本技术包括塔体12,设于所述塔体12内、下部封口、顶部开口的隔离机构,与所述塔体12相连通的进气管1,以及出气管9;所述隔离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塔体12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机构内设有气体分布器10,所述出气管9与所述气体分布器10相连通,所述出气管9伸出至所述塔体12外,塔体12内、以及隔离机构内均填装有吸附剂。本技术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筒3和封装于隔离筒3内下部的隔离板11,隔离筒3顶部与塔体12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体分布器10位于隔离板11上方。所述塔体4和所述隔离筒3均呈圆筒形,并且所述塔体4和所述隔离筒3同轴心分布。所述隔离筒3的筒顶壁上开设有顶部通气孔。顶部通气孔为圆形孔,环绕隔离筒3筒顶壁分布,2~5排环绕顶部通气孔直径为2~16mm,优选3~10mmmm,孔间距为18~50mm,优选20~30mm。本技术所述隔离筒3的底端与所述塔体12的内底壁相焊接,所述隔离筒3的筒底壁上开设有底部通气孔,所述底部通气孔位于隔离板11和塔体12的内底壁之间。底部通气孔为圆形或条形孔,环绕隔离筒3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2),设于所述塔体(12)内、下部封口、顶部开口的隔离机构,与所述塔体(12)相连通的进气管(1),以及出气管(9);所述隔离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塔体(12)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机构内设有气体分布器(10),所述出气管(9)与所述气体分布器(10)相连通,所述出气管(9)伸出至所述塔体(12)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2),设于所述塔体(12)内、下部封口、顶部开口的隔离机构,与所述塔体(12)相连通的进气管(1),以及出气管(9);所述隔离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塔体(12)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离机构内设有气体分布器(10),所述出气管(9)与所述气体分布器(10)相连通,所述出气管(9)伸出至所述塔体(1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筒(3)和封装于隔离筒(3)内下部的隔离板(11),隔离筒(3)顶部与塔体(12)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体分布器(10)位于隔离板(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3)的筒顶壁上开设有顶部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3)的底端与所述塔体(12)的内底壁相焊接,所述隔离筒(3)的筒底壁上开设有底部通气孔,所述底部通气孔位于隔离板(11)和塔体(12)的内底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0)固定于所述隔离板(11)的顶面,为圆柱体形盒体结构,其侧板和顶板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出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令兵王键张杰殷文华郝明涛伍毅赵洪法张崇海
申请(专利权)人: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