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25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包括:螺旋扩张器、旋钮、刺破针、压力弹簧、缓冲弹簧、固定绳、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封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螺旋扩张器内部底端设置有可弹性击发的刺破针,当刺破针击发后可快速伸出螺旋扩张器底端,对颈部的皮肤及气管的管壁进行刺破,形成开口。螺旋扩张器上端面至内部均为中空设计,在下段锥面螺纹区域的对称两侧各设置有过管孔,可供导管通过进入气管中。采用颈部内气管双向插入两个导管的设计使得在颈部切口内气管上下段均形成密闭空间,无需在患者口部插入球囊导管用于在切口气管上端充盈,简化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只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了解,气管切开术已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较长时间昏迷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影响肺换气功能,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分泌物可以从气管切开口吸出,并可经气管内滴入稀化黏稠分泌物的药物及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肺部并发病。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从切口进入,减少了呼吸道的阻力和死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气量情况下,既可增加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又可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此外,呼吸肌麻痹或其他原因发生呼吸骤停时,施行气管切开,行正压人工呼吸等。因此,临床各科医师都应熟悉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以便及时应用,正确处理,挽救病人生命。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一般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永久性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此类手术有相同点之一就是需要将气管切开,然后需要将环间筋膜扩张到足以放入气管切开套管,然后置入螺旋扩张器进行旋转扩张,扩张完成之后撤出扩张器通过扩张钳对切口进行扩张保持然后进行后续插管。气管切开术在颈部气管插管时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遇到突发疾病导致上段气管被痰液等分泌物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需要切开气管建立呼吸通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然后进行吸痰等抢救处理。另一种是患者气管发生病变导致气管狭窄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在进行气管切开在颈部建立呼吸通道后,后续通过粒子支架对病变狭窄气管段扩撑进行治疗。上述装置和方法虽然可以对患者完成气管插管手术的操作,但是具有以下缺陷:1、传统气管切开术中粒子支架治疗过程中病变狭窄气管出现好转时,在气管插管处于球囊封堵状态下,患者无法通过鼻腔进行呼吸,只有当气管插管撤出后才能尝试气管病变段是否可以通气。若患者在通过鼻腔呼吸时依然存在呼吸困难时还需插入气管切管建立呼吸通道。操作十分繁琐,反复插拔输氧管以及建立通道对患者来说都十分煎熬。传统中间气管切开术缺失一个可以对患者鼻腔呼吸检测并试用的缓冲过渡阶段。2、传统气管切开术只能通过插管处连接输氧管提供患者呼吸,气管切开处上段至鼻腔处始终处于球囊封堵,无法通过鼻腔进行呼吸。在吸痰等治疗之后气管梗阻减小,在气管插管球囊封堵未撤出时,患者始终无法通过鼻腔进行呼吸,需要始终在气管插管处连通有输氧管,对患者来说无法撤掉输氧管,在口鼻自主呼吸恢复时期的自身活动十分不便。3、传统气管切开术在气管切开后通入球囊导管对下段气管进行封堵的同时,需要通过患者口部另外插入球囊导管对切口上段处气管进行封堵形成密闭效果,操作繁琐,且需要在患者口部固定有固定器用于对口部插入导管进行固定,操作十分繁琐。且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球囊导管始终存在,使得患者口部始终处于张开状态插有球囊导管,咽部插有异物的生理呕吐反应对患者来说十分痛苦。4、传统螺旋扩张器内部没有可供气管插管插入的通道,在螺旋扩张撤出之后需另外通过多个扩张钳对切口进行夹持外拉保证切口的扩张状态,操作十分繁琐,且扩张钳在外拉时极易在颈部发生滑移,导致切口扩张保持不稳定,不利于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而且本操作需要多个医生配合操作,占用医生人力且效率低。5、在传统气管插管操作中,气切插管在从切口插入至颈部内气管的过程中额外需要医生进行手动扶持固定,同样占用了医生的人力,降低了救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包括:螺旋扩张器、旋钮、刺破针、压力弹簧、缓冲弹簧、固定绳、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封盖;螺旋扩张器下段为锥形,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设置有螺纹,螺旋扩张器的上段连接有旋钮,螺旋扩张器内部为中空,旋钮上开设有中空开口,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过管孔,螺旋扩张器的中空内部设置有平台,平台至螺旋扩张器的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中间段内壁孔径大于其上下两端的内壁孔径,平台上端面设置有对称的两个间隙布置的弧形挡套,通孔内设置有T型结构的刺破针,刺破针延伸出两个挡套的上端设置有横杆,刺破针上位于横杆下部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外径小于两个挡套之间的间隙宽度,刺破针下端区域上设置有挡片,位于挡片与上方通孔之间的刺破针上套设有压力弹簧,位于挡片与下方通孔之间的刺破针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的数量均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对应螺旋扩张器上两个过管孔;导管Ⅰ内套设导丝后依次伸入旋钮的中空开口、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一过管孔后到达患者的气管内,导管Ⅰ撤出后导丝作为路径引导导丝,导丝引导导管Ⅱ的一端与一过管孔连通,导管Ⅱ的另一端伸入至患者的气管内,导管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球囊,球囊导气管设置在导管Ⅱ上,球囊导气管的一端与球囊连通,球囊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一过管孔、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旋钮的中空开口与保压单向阀连通;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旋钮的中空开口上,封盖上设置有通气转阀,通气转阀通过其自身的转动在流通或封闭空气两者之间切换,旋钮或螺旋扩张器上连接有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套紧的固定绳的两端。进一步地,通气转阀包括上下两层通气片,下层的通气片与通气转阀内壁连接,上层的通气片与下层的通气片铰接后设置在通气转阀内,上层的通气片上设置有拨动杆,上下两层通气片上圆周均匀分布若干个扇形通气口。进一步地,封盖包括:封盖上盖、通气转阀、连接带、旋盖;封盖上盖与通气转阀的侧面通过连接带连接,封盖上盖开设有贯通的上盖通孔,封盖上盖上旋合有旋盖,通气转阀上设置有便于封盖上盖卡紧的凸起沿口。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气囊、导气管;螺旋扩张器的中段为圆柱形结构,其上套设有环状的气囊,气囊与导气管一端连接,导气管另一端连接外部的保压单向阀。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拉圈、单向卡扣;拉圈套设在螺旋扩张器的圆柱形结构上且位于旋钮和气囊之间,拉圈周部两侧上各设置有单向卡扣,固定绳的两端套紧在单向卡扣内。进一步地,单向卡扣包括:卡簧片、卡簧座、拉圈上的卡簧套;卡簧片为环形,下段为圆套结构;卡簧座中间段为圆柱结构;卡簧座的圆柱结构外周设置有凸起的圆台,卡簧套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收口的台阶结构,卡簧套上端面的收口内径小于卡簧片的圆套结构外径,卡簧片套设在卡簧座后安装在卡簧套上下收口的两台阶结构之间,圆台的下端面抵顶接触卡簧套下收口的台阶结构上。进一步地,刺破针的底端为带有锥度的尖头结构,缓冲弹簧的长度小于压力弹簧的长度。进一步地,导管Ⅱ的一端上设置有便于卡紧在一过管孔上的卡台。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紧固塞,紧固塞上段为柱面结构、下段为锥面结构,紧固塞下段锥面的锥度与螺旋扩张器内部锥面的锥度相同,紧固塞上对应螺旋扩张器两侧的过管孔处分别设置有通气道,紧固塞设置在螺旋扩张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扩张器、旋钮、刺破针、压力弹簧、缓冲弹簧、固定绳、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封盖;/n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为锥形,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上段连接有所述旋钮,所述螺旋扩张器内部为中空,所述旋钮上开设有中空开口,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过管孔,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内部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至所述螺旋扩张器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间段内壁孔径大于其上下两端的内壁孔径,所述平台上端面设置有对称的两个间隙布置的弧形挡套,所述通孔内设置有T型结构的所述刺破针,所述刺破针延伸出两个所述挡套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刺破针上位于所述横杆下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径小于两个所述挡套之间的间隙宽度,所述刺破针下端区域上设置有挡片,位于所述挡片与上方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刺破针上套设有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挡片与下方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刺破针上套设有所述缓冲弹簧;/n所述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的数量均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对应所述螺旋扩张器上两个所述过管孔;所述导管Ⅰ内套设所述导丝后依次伸入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一所述过管孔后到达患者的气管内,所述导管Ⅰ撤出后所述导丝作为路径引导导丝,所述导丝引导所述导管Ⅱ的一端与一所述过管孔连通,所述导管Ⅱ的另一端伸入至患者的气管内,所述导管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所述球囊,所述球囊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导管Ⅱ上,所述球囊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球囊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一所述过管孔、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与所述保压单向阀连通;/n所述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上,所述封盖上设置有通气转阀,所述通气转阀通过其自身的转动在流通或封闭空气两者之间切换,所述旋钮或所述螺旋扩张器上连接有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套紧的所述固定绳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扩张器、旋钮、刺破针、压力弹簧、缓冲弹簧、固定绳、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封盖;
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为锥形,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上段连接有所述旋钮,所述螺旋扩张器内部为中空,所述旋钮上开设有中空开口,所述螺旋扩张器下段的锥形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过管孔,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内部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至所述螺旋扩张器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间段内壁孔径大于其上下两端的内壁孔径,所述平台上端面设置有对称的两个间隙布置的弧形挡套,所述通孔内设置有T型结构的所述刺破针,所述刺破针延伸出两个所述挡套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刺破针上位于所述横杆下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径小于两个所述挡套之间的间隙宽度,所述刺破针下端区域上设置有挡片,位于所述挡片与上方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刺破针上套设有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挡片与下方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刺破针上套设有所述缓冲弹簧;
所述导管Ⅰ、导丝、导管Ⅱ、球囊、球囊导气管、保压单向阀的数量均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对应所述螺旋扩张器上两个所述过管孔;所述导管Ⅰ内套设所述导丝后依次伸入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一所述过管孔后到达患者的气管内,所述导管Ⅰ撤出后所述导丝作为路径引导导丝,所述导丝引导所述导管Ⅱ的一端与一所述过管孔连通,所述导管Ⅱ的另一端伸入至患者的气管内,所述导管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所述球囊,所述球囊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导管Ⅱ上,所述球囊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球囊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一所述过管孔、所述螺旋扩张器的中空部位、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与所述保压单向阀连通;
所述封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的中空开口上,所述封盖上设置有通气转阀,所述通气转阀通过其自身的转动在流通或封闭空气两者之间切换,所述旋钮或所述螺旋扩张器上连接有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套紧的所述固定绳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转阀包括上下两层通气片,下层的所述通气片与所述通气转阀内壁连接,上层的所述通气片与下层的所述通气片铰接后设置在所述通气转阀内,上层的所述通气片上设置有拨动杆,上下两层所述通气片上圆周均匀分布若干个扇形通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插管通道的双向式插管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骥韩新巍任克伟李腾飞袁慧锋水少锋郭栋闫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