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引河专利>正文

平面涡旋型传热管束壳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平面涡旋型传热管束壳管式换热器,包括筒体,前载冷剂变流速板,后流体法兰盘,传热管,载冷剂变流速板;传热管为平面涡旋型管,集液管贯穿所有平面涡旋型管的中心孔,平面涡旋型管与集液管相通,后流体法兰盘的盘板中部设有均压室,均压室内设有数个制冷剂通过孔,平面涡旋型管的外端口与制冷剂通过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制冷剂在管内流动过程中产生离心力,绝对限制了液膜增厚,提高了换热系数,更主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制冷剂流经每个传热管中的流程相同,从而更稳定地提高了换热系数,提高了换热设备的换热性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特别指壳管式换热器,即壳管式冷凝器或壳管式蒸发器,具体为平面涡旋型传热管束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换热设备种类很多,有壳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其中壳管式换热器,即壳管式冷凝器或壳管式蒸发器,又分为卧式、干式等类型,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或卧式壳管式蒸发器中的传热管为直列管,壳管式冷凝器或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中的传热管为U型管。无论是卧式的还是干式的,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冷凝器或壳管式蒸发器)的结构一般都包括带有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的筒体,置于筒体内的载冷剂进口处的、其上设有穿孔的前载冷剂变流速板,置于筒体内的载冷剂出口处的、其上设有液孔的后流体法兰盘,数个置于筒体内的、位于前载冷剂变流速板与后流体法兰盘之间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相通的传热管,位于前载冷剂变流速板与后流体法兰盘之间的、间隔设于筒体内的、其上开有穿孔的载冷剂变流速板。前载冷剂变流速板上设有穿孔,后流体法兰盘上设有液孔,不过该穿孔和液孔只是用来通过载冷剂。载冷剂可为冷却水、冷却盐水等。传热管通过载冷剂变流速板上的穿孔穿过载冷剂变流速板。数个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涡旋型传热管束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带有载冷剂进口(1)和载冷剂出口(2)、制冷剂进口(3)和制冷剂出口(4)的筒体(5),置于筒体(5)内的载冷剂进口(1)处的、其上设有液孔(10)的前载冷剂变流速板(7),置于筒体(5)内的载冷剂出口(2)处的、其上设有液孔(6)的后流体法兰盘(8),数个置于筒体(5)内的、位于前载冷剂变流速板(7)与后流体法兰盘(8)之间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制冷剂进口(3)和制冷剂出口(4)相通的传热管(9),位于前载冷剂变流速板(7)与后流体法兰盘(8)之间的、间隔设于筒体(5)内的、其上开有穿孔(10)的载冷剂变流速板(19);其特征在于:传热管(9)为平面涡旋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引河郑燕
申请(专利权)人:郑引河郑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