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16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包括药渣输送带和清洗槽,所述药渣输送带安装在清洗槽的底部前端,所述清洗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煎煮锅,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来对中药进行智能全自动煎煮,而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为古法煎煮与现代化智能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大势所趋的产物,通过该新型的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式机械化对中药进行煎煮,该方式对中药进行煎煮不仅能够适应各种不同中药配方的煎煮操作,同时又能够准确的掌握煎煮每种中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火候大小,并且该方式对中药进行煎煮的环境干净整洁,从而保证煎熬出来的中药不会受到环境影响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煎煮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
技术介绍
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将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浸出溶煤通常用水,故有时也称为“水煮法”或“水提法”,而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可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现有的中药古法煎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中药古法煎煮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煎煮的,而通过人工操作对中药进行煎煮效率较低,并且因为中药配方灵活多变,而人工煎煮中药则会容易出错,并且人工煎煮中药的工作环境恶劣,这样也会污染到被煎煮的中药,从而不利于服用中药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袋式全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包括药渣输送带(4)和清洗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渣输送带(4)安装在清洗槽(5)的底部前端,所述清洗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煎煮锅(11),两个所述煎煮锅(11)的正下侧均设置有一煎保温锅(14),两个所述煎煮锅(11)与两个一煎保温锅(14)均通过输送管A(12)连通连接,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上均设置有360度球形清洗器A(2),两个所述煎煮锅(11)和两个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3),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之间中心处下侧设置有药液混合转运锅(16),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连接有输送管B(15),两个所述输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袋式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包括药渣输送带(4)和清洗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渣输送带(4)安装在清洗槽(5)的底部前端,所述清洗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煎煮锅(11),两个所述煎煮锅(11)的正下侧均设置有一煎保温锅(14),两个所述煎煮锅(11)与两个一煎保温锅(14)均通过输送管A(12)连通连接,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上均设置有360度球形清洗器A(2),两个所述煎煮锅(11)和两个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装置(3),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之间中心处下侧设置有药液混合转运锅(16),两个所述一煎保温锅(14)的底部均连接有输送管B(15),两个所述输送管B(15)的底部开口均设置在药液混合转运锅(16)的开口上侧,两个所述输送管A(12)和两个输送管B(1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药液混合转运锅(16)的底部均设置有药液转运机构(1),所述清洗槽(5)和两个煎煮锅(11)的平行上侧设置有横向的伺服横移装置(7),所述伺服横移装置(7)靠近右侧竖向内部贯穿有伺服升降装置(8),所述伺服升降装置(8)的底部连接有压榨机架,所述压榨机架设置在伺服横移装置(7)的右端下侧,所述压榨机架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药渣压榨杆(6),所述药渣压榨杆(6)的圆周外部套接有无纺布袋/纱布袋(10),所述压榨机架的右侧下端设置有360度球形清洗器B(9),所述药液转运机构(1)、360度球形清洗器A(2)、加热装置(3)、药渣输送带(4)、伺服横移装置(7)、伺服升降装置(8)、360度球形清洗器B(9)和电磁阀(13)均通过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跃华袁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莱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