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桂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4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设备练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包括防护套管,该结构还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两个,且呈平行在所述防护套管两侧;其中,所述防护套管是由上支撑管,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管下端的夹持环组成,在夹持环上设置有伸缩限位结构;所述伸缩限位结构上设有托板,托板上铺设有内垫,远离内垫一侧的托板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防护套管套设在小腿上,并利用伸缩限位结构上的托板和内垫进行限位,并结合平行设置在防护套管两侧的两个支撑腿,实现小腿稳定支撑,可保证在防护脚的基础上,腿部其他位置正常发力,避免长期不发力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同时托板和内垫的位置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进行调整,以便适用不同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设备练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
技术介绍
脚对人体的作用是走路,承重。脚由五个脚趾和脚掌和脚背组成,为走路必要的器官。脚的结构,人的每只脚上具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20条大小不同的肌肉,并有114条坚强的韧带,以及无数灵敏的神经与丰富的血管。目前在人的脚受伤后多使用拐杖行走,不利于保护行走中的伤脚及康复的同时整只腿悬空,长期使用拐杖会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包括防护套管,以及该结构还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两个,且呈平行在所述防护套管两侧;其中,所述防护套管是由上支撑管,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管下端的夹持环组成,而夹持环是由两个通过固定销固定的半环体组成,在夹持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伸缩限位结构;所述伸缩限位结构上设有呈弧形状的托板,托板上铺设有内垫,远离内垫一侧的托板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防护套管套设在小腿上,并利用伸缩限位结构上的托板和内垫进行限位,并结合平行设置在防护套管两侧的两个支撑腿,实现小腿稳定支撑,可保证在防护脚的基础上,腿部其他位置正常发力,避免长期不发力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同时托板和内垫的位置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进行调整,以便适用不同人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限位结构在夹持环上设置有三个,且呈等间距分布。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支撑管是由两个通过挂扣固定的半管组成,且在半管内壁上铺设有弹性软垫。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用于辅助康复支撑腿的设备,其与地面多数是硬性触碰,进而在正常行走时,会造成腿部和辅助康复设备扭转磕碰。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腿上设有支撑杆,而在支撑杆下端固定有缓冲扭转盘,缓冲扭转盘转动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上,固定柱下端固定在支撑脚板上。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支撑脚板底部设置有用于缓冲的软垫。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扭转盘内部设置有限位管,而限位管套设在连接柱上,在限位管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杆,而固定杆另一端通过滑动套管套设在固定环上,固定环通过多个固定板固定在缓冲扭转盘内部,在固定板和滑动套管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设在固定环上,固定环上固定有用于防护弹簧过度压缩的安全杆。进而,在支撑脚板着地发生前后扭转时,可利用连接柱带动限位管上连接的套管配合固定板挤压弹簧实现缓冲减震,避免正常走路时硬性触碰导致的腿部被扭转磕碰,提高舒适度。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腿为伸缩型支撑腿。伸缩型支撑腿的设置可便于调整脚的悬空高度,以便提高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在实际运用中,防护套管套设在小腿上,并利用伸缩限位结构上的托板和内垫进行限位,并结合平行设置在防护套管两侧的两个支撑腿,实现小腿稳定支撑,可保证在防护脚的基础上,腿部其他位置正常发力,避免长期不发力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同时托板和内垫的位置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进行调整,以便适用不同人群;2、本专利技术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在支撑脚板着地发生前后扭转时,可利用连接柱带动限位管上连接的套管配合固定板挤压弹簧实现缓冲减震,避免正常走路时硬性触碰导致的腿部被扭转磕碰,提高舒适度;3、本专利技术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伸缩型支撑腿的设置可便于调整脚的悬空高度,以便提高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夹持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缓冲扭转盘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套管;2-支撑腿;12-上支撑管;13-夹持环;14-固定销;15-半环体;16-伸缩限位结构;17-托板;18-内垫;19-液压伸缩杆;21-支撑杆;22-缓冲扭转盘;23-连接柱;24-支撑脚板;25-固定柱;221-弹簧;222-套管;223-固定板;224-限位管;225-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脚对人体的作用是走路,承重。脚由五个脚趾和脚掌和脚背组成,为走路必要的器官。脚的结构,人的每只脚上具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20条大小不同的肌肉,并有114条坚强的韧带,以及无数灵敏的神经与丰富的血管。目前在人的脚受伤后多使用拐杖行走,不利于保护行走中的伤脚及康复的同时整只腿悬空,长期使用拐杖会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具体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包括防护套管1,以及该结构还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设置两个,且呈平行在所述防护套管1两侧;其中,所述防护套管1是由上支撑管12,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管12下端的夹持环13组成,而夹持环13是由两个通过固定销14固定的半环体15组成,在夹持环1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伸缩限位结构16;所述伸缩限位结构16上设有呈弧形状的托板17,托板17上铺设有内垫18,远离内垫18一侧的托板17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9;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防护套管1套设在小腿上,并利用伸缩限位结构16上的托板17和内垫1进行限位,并结合平行设置在防护套管1两侧的两个支撑腿2,实现小腿稳定支撑,可保证在防护脚的基础上,腿部其他位置正常发力,避免长期不发力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同时托板17和内垫1的位置可通过液压伸缩杆19进行调整,以便适用不同人群。所述伸缩限位结构16在夹持环13上设置有三个,且呈等间距分布。所述上支撑管12是由两个通过挂扣固定的半管组成,且在半管内壁上铺设有弹性软垫。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限定。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用于辅助康复支撑腿的设备,其与地面多数是硬性触碰,进而在正常行走时,会造成腿部和辅助康复设备扭转磕碰。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支撑腿2上设有支撑杆21,而在支撑杆21下端固定有缓冲扭转盘22,缓冲扭转盘22转动固定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25上,固定柱25下端固定在支撑脚板24上。在所述支撑脚板24底部设置有用于缓冲的软垫。所述缓冲扭转盘22内部设置有限位管224,而限位管224套设在连接柱23上,在限位管224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杆225,而固定杆225另一端通过滑动套管222套设在固定环上,固定环通过多个固定板223固定在缓冲扭转盘22内部,在固定板223和滑动套管22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包括防护套管(1),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设置两个,且呈平行在所述防护套管(1)两侧;/n其中,所述防护套管(1)是由上支撑管(12),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管(12)下端的夹持环(13)组成,而夹持环(13)是由两个通过固定销(14)固定的半环体(15)组成,在夹持环(1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伸缩限位结构(16);/n所述伸缩限位结构(16)上设有呈弧形状的托板(17),托板(17)上铺设有内垫(18),远离内垫(18)一侧的托板(17)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包括防护套管(1),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设置两个,且呈平行在所述防护套管(1)两侧;
其中,所述防护套管(1)是由上支撑管(12),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管(12)下端的夹持环(13)组成,而夹持环(13)是由两个通过固定销(14)固定的半环体(15)组成,在夹持环(1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伸缩限位结构(16);
所述伸缩限位结构(16)上设有呈弧形状的托板(17),托板(17)上铺设有内垫(18),远离内垫(18)一侧的托板(17)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限位结构(16)在夹持环(13)上设置有三个,且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管(12)是由两个通过挂扣固定的半管组成,且在半管内壁上铺设有弹性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行走的脚部康复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桂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