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5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助行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布鞋本体、拉伸带和调节扣,所述布鞋本体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设置在鞋底的上端面,且鞋帮通过尼龙线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设置在布鞋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与布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安装在拉伸带的中部,且调节扣与拉伸带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情况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助行器,有效的实现了早期正畸;为患者提供自我活动患肢的条件,增强病人康复的动力和信心,并且整个机构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方便患者可以在卧床的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帮助患者在下床以后进行助力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助行器
本技术设计助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助行器。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肌力下降,甚至偏瘫。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是导致神经外科患者不能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原因。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其结构和功能具有重组能力,在某些条件下会再生少部分的神经元细胞,早期正畸和功能锻炼,对于促进神经元的再生有着重要作用,但往往在疾病早期病人的肢体肌力下降程度高、活动能力差,卧床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方式通常为被动式锻炼,缺乏患者主动参与,常用助行器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类型;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军事应用的人体外骨骼系统,但该类助行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我国目前临床上常用助行器绝大部分为无动力型助行器,主要有助行杖与助行架,且体形大、无法正畸及作为患者早期床上活动的工具,只能用于上肢肌力正常下肢肌力减弱的患者,不能用于偏瘫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基于上述状况,制作一种简单、方便、易操作,且经济实用的助行器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助行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布鞋本体、拉伸带和调节扣,所述布鞋本体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设置在鞋底的上端面,且鞋帮通过尼龙线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设置在布鞋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与布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安装在拉伸带的中部,且调节扣与拉伸带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卧床的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帮助患者在下床以后进行助力行走,大大的在增加了使用的范围,保证患者在卧床的时候可以通过拉伸拉伸带来进行锻炼和起卧使用,拉伸带采用的是无弹力的绑带,方便患者更好的控制拉伸使用,在下床以后使用下床款,来保证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足跟护垫来保护患者足踝部皮肤,患者或者病患家属可以通过缓慢的牵引和拉升拉伸带来帮助患者进行行走锻炼。较佳的,所述拉伸带设置在鞋底的中部,且拉伸带一侧与外侧鞋帮固定缝制,所述拉伸带另一侧与内侧鞋帮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拉伸带固定在鞋底的中部来保证患者在卧床的过程中进行稳定的拉升脚部,避免发生足下垂,且拉升带与外侧鞋帮固定连接,从而预防患肢发生外旋和外展,来便于使用者将其作为卧床款来使用。较佳的,所述鞋帮上设置有横向固定带,所述横向固定带缝制固定在鞋帮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穿过横向固定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横向固定带的设置来保证在作为卧床款的时候拉伸带和鞋帮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可以保证拉伸带的有效位置。较佳的,所述拉伸带U形设置在鞋帮的后端面外侧,且拉伸带一侧与外侧鞋帮固定缝制,所述拉伸带另一侧与内侧鞋帮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拉伸带U形设置在鞋帮的后端面来保证患者在下床以后可以进行稳定的拉升脚部,也可以方便家属和医生开辅助拉伸使用,来便于使用者将其作为下床款来使用。较佳的,所述鞋帮上设置有倾斜固定带,所述倾斜固定带缝制固定在鞋帮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穿过倾斜固定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倾斜固定带的设置来保证作为下床款的时候使用,拉伸带的U形设计,使用时,将向上拉伸的力分解为向上和向前的力,从而使患肢可以向前迈步。较佳的,所述拉伸带与鞋帮之间还设置有足跟护垫,所述足跟护垫缝制在拉伸带的内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足跟护垫的设置,可以采用海绵垫等柔软的物品制成,保证患者足踝部皮肤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传统的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情况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助行器,有效的实现了早期正畸;为患者提供自我活动患肢的条件,增强病人康复的动力和信心,并且整个机构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方便患者可以在卧床的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帮助患者在下床以后进行助力行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后视图。附图标记:1、布鞋本体;11、鞋帮;111、横向固定带;112、倾斜固定带;113、足跟护垫;12、鞋底;2、拉伸带;3、调节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布鞋本体1、拉伸带2和调节扣3,布鞋本体1包括鞋帮11和鞋底12,鞋帮11设置在鞋底12的上端面,且鞋帮11通过尼龙线与鞋底12固定连接,拉伸带2设置在布鞋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与布鞋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调节扣3安装在拉伸带2的中部,且调节扣3与拉伸带2滑动连接,从而可以按需调节拉伸带的长度,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卧床的状态下使用,也可以帮助患者在下床以后进行助力行走,大大的在增加了使用的范围,保证患者在卧床的时候可以通过拉伸拉伸带2来进行锻炼和起卧使用,拉伸带2采用的是无弹力的绑带,方便患者更好的控制拉伸使用,鞋帮11上设置有横向固定带111,横向固定带111缝制固定在鞋帮1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穿过横向固定带111,在本实施例中拉伸带2与外侧鞋帮11是固定连接的,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肢的外旋和外展,而拉伸带2与内侧鞋帮11是可以相对滑动的便于使用时候的调节,通过对横向固定带111的设置来保证在作为卧床款的时候拉伸带2和鞋帮11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可以保证拉伸带的有效位置,从而改善或防止足下垂,拉伸带2设置在鞋底12的中部,且拉伸带2一侧与外侧鞋帮11固定缝制,拉伸带2另一侧与内侧鞋帮11滑动连接,通过将拉伸带2固定在鞋底12的中部来保证患者在卧床的过程中进行稳定的拉升脚部,避免足下垂,来便于使用者将其作为卧床款来使用;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布鞋本体1、拉伸带2和调节扣3,布鞋本体1包括鞋帮11和鞋底12,鞋帮11设置在鞋底12的上端面,且鞋帮11通过尼龙线与鞋底12固定连接,拉伸带2设置在布鞋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与布鞋本体1固定连接,调节扣3安装在拉伸带2的中部,且调节扣3与拉伸带2滑动连接,从而可以按需调节拉伸带的长度,在下床以后使用下床款,来保证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足跟护垫113来保护患者足踝部皮肤,患者或者病患家属可以通过缓慢的牵引和拉升拉伸带2来帮助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鞋帮11上设置有倾斜固定带112,倾斜固定带112缝制固定在鞋帮1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穿过倾斜固定带112,U形设置于鞋帮的后端面,通过对倾斜固定带112的设置来保证作为下床款的时候拉伸带2和鞋帮11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可以保持拉伸带的U形设计,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布鞋本体(1)、拉伸带(2)和调节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鞋本体(1)包括鞋帮(11)和鞋底(12),所述鞋帮(11)设置在鞋底(12)的上端面,且鞋帮(11)通过尼龙线与鞋底(12)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2)设置在布鞋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与布鞋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3)安装在拉伸带(2)的中部,且调节扣(3)与拉伸带(2)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助行器,包括布鞋本体(1)、拉伸带(2)和调节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鞋本体(1)包括鞋帮(11)和鞋底(12),所述鞋帮(11)设置在鞋底(12)的上端面,且鞋帮(11)通过尼龙线与鞋底(12)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带(2)设置在布鞋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拉伸带(2)与布鞋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扣(3)安装在拉伸带(2)的中部,且调节扣(3)与拉伸带(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带(2)设置在鞋底(12)的中部,且拉伸带(2)一侧与外侧鞋帮(11)固定缝制,所述拉伸带(2)另一侧与内侧鞋帮(1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1)上设置有横向固定带(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