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9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包括有支撑架、框体、搅拌组件和隔离组件,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框体,框体底部设有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框体内侧滑动式设有通过移动将框体内空间进行分离的隔离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离组件将淡水鱼与箱内底部污水进行隔离,只对污水进行排出,减少了水的消耗,排水时由搅拌组件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内的杂质不会对出水口进行堵塞,通过拉动第一异型杆带动隔离组件完成隔离工作,并对第一异型杆进行固定,减少了排水时的工作量,并通过对出水管出水口的堵塞,使得无需排水时,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内的水不会流出,减少了水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箱,尤其涉及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
技术介绍
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多数淡水鱼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者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可隐蔽自己,或迷惑敌人及猎物,以保护自己或偷袭猎物。所以,淡水鱼也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7969369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淡水鱼养殖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底板,箱底板与箱体本体可拆卸式相连,箱体本体的底部贯穿安装有一排共若干个转板,转板包括转轴以及转板本体,转板本体可相互搭接以在箱体本体底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无需定期更换整个养殖箱内的水的优点。但该装置将箱体底部的污水排出较为麻烦费力、容易弄脏身体。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排出污水时不用主动接触污水、排出污水时简单轻松的淡水鱼生态养殖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中底部污水排出较为麻烦费力、容易弄脏身体的缺点,提供一种排出污水时不用主动接触污水、排出污水时简单轻松的淡水鱼生态养殖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包括有:支撑架;框体,安装在支撑架上;搅拌组件,安装在框体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搅拌;隔离组件,滑动式安装在框体上,通过移动将框体内空间进行分离。可选地,搅拌组件包括有:减速电机,安装在框体上;转杆,通过联轴器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安装在转杆上;圆形框,安装在框体上;出水管,安装在圆形框上;第二皮带轮,转动式安装在圆形框上,第二皮带轮上开有通孔;搅拌杆,至少两根搅拌杆均匀间隔的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平皮带,安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可选地,隔离组件包括有:U型杆,滑动式安装在框体上;隔离框,安装在U型杆上。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滑轨,安装在框体上;第一滑块,滑动式安装在第一滑轨上;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之间;连接杆,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滑块上,连接杆一侧转动式连接在U型杆上;第一异型杆,安装在第一滑块之间。可选地,还包括有:方形框,安装在出水管上,方形框中部开有圆形孔;挡板,滑动式安装在方形框上;直角杆,安装在挡板上;第二弹簧,安装在挡板与方形框之间。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滑轨,安装在框体上;第二滑块,对称的滑动式安装在第二滑轨上;第三弹簧,安装在第二滑块之间;横杆,安装在第二滑块上;第一楔形块,转动式安装在横杆上,第一楔形块与第一异型杆配合;扭力弹簧,安装在第一楔形块与横杆的连接处;限位杆,安装在横杆一侧,限位杆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限位杆与第一楔形块配合。可选地,还包括有:导向套,安装在框体上;第二异型杆,滑动式安装在导向套上,第二异型杆一侧连接在第一异型杆上;第二楔形块,安装在第二异型杆上,第二楔形块与直角杆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隔离组件将淡水鱼与箱内底部污水进行隔离,只对污水进行排出,减少了水的消耗,排水时由搅拌组件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内的杂质不会对出水口进行堵塞,通过拉动第一异型杆带动隔离组件完成隔离工作,并对第一异型杆进行固定,减少了排水时的工作量,并通过对出水管出水口的堵塞,使得无需排水时,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内的水不会流出,减少了水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框体,3:减速电机,4:转杆,5:第一皮带轮,6:圆形框,7:出水管,8:第二皮带轮,9:搅拌杆,101:平皮带,10:隔离框,11:U型杆,12:第一滑轨,13:第一滑块,14:第一弹簧,15:连接杆,16:第一异型杆,17:方形框,18:圆形孔,19:挡板,20:直角杆,21:第二弹簧,22:第二滑轨,23:第二滑块,2301:第三弹簧,24:横杆,25:第一楔形块,26:扭力弹簧,27:限位杆,28:导向套,29:第二异型杆,30:第二楔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实施例1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框体2、搅拌组件和隔离组件,支撑架1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框体2,框体2底部设有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框体2内侧滑动式设有通过移动将框体2内空间进行分离的隔离组件。在使用该淡水鱼生态养殖箱进行箱内底部污水排出工作时,使用隔离组件将淡水鱼与箱内底部污水隔离,控制搅拌组件对箱内底部污水进行搅拌,防止固体物质将排水孔堵塞,同时将污水进行排出,箱内底部污水排出完成后,将隔离组件复位,对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内加入适量的淡水。搅拌组件包括有减速电机3、转杆4、第一皮带轮5、圆形框6、出水管7、第二皮带轮8、搅拌杆9和平皮带101,框体2底部后侧通过螺栓固接有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4,转杆4中部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框体2底部正中位置通过螺栓固接有圆形框6,圆形框6下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出水管7,圆形框6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8中部开有通孔,第二皮带轮8中部内侧均匀间隔的焊接有三根搅拌杆9,第一皮带轮5和第二皮带轮8之间设有平皮带101。在进行箱内底部污水排出工作时,隔离组件将淡水鱼与箱内底部污水隔离后,控制减速电机3进行旋转,带动转杆4和第一皮带轮5旋转,从而通过平皮带101来带动第二皮带轮8和搅拌杆9进行旋转,通过搅拌杆9对箱内底部污水进行搅拌,防止固体物质将出水管7的管口堵塞,同时,箱内底部污水通过出水管7进行排出,污水排出完成后,控制减速电机3停止旋转,将隔离组件复位,对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内加入适量的淡水。隔离组件包括有隔离框10和U型杆11,框体2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U型杆11,U型杆11内侧通过螺栓固接有隔离框10。在进行箱内底部污水排出工作时,推动两侧的U型杆11向框体2内部移动,带动隔离框10向框体2内部移动,两个隔离框10碰撞闭合时,会将淡水鱼与箱内底部污水进行隔离,然后开始污水排出工作,当污水排出工作完成后,将U型杆11复位,带动隔离框10复位,再对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内加入适量的淡水。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4、5、6和7所示,还包括有第一滑轨12、第一滑块13、第一弹簧14、连接杆15和第一异型杆16,框体2左右两侧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其特征是,包括有:/n支撑架(1);/n框体(2),安装在支撑架(1)上;/n搅拌组件,安装在框体(2)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搅拌;/n隔离组件,滑动式安装在框体(2)上,通过移动将框体(2)内空间进行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其特征是,包括有:
支撑架(1);
框体(2),安装在支撑架(1)上;
搅拌组件,安装在框体(2)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搅拌;
隔离组件,滑动式安装在框体(2)上,通过移动将框体(2)内空间进行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其特征是,搅拌组件包括有:
减速电机(3),安装在框体(2)上;
转杆(4),通过联轴器安装在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
第一皮带轮(5),安装在转杆(4)上;
圆形框(6),安装在框体(2)上;
出水管(7),安装在圆形框(6)上;
第二皮带轮(8),转动式安装在圆形框(6)上,第二皮带轮(8)上开有通孔;
搅拌杆(9),至少两根搅拌杆(9)均匀间隔的安装在第二皮带轮(8)上;
平皮带(101),安装在第一皮带轮(5)和第二皮带轮(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其特征是,隔离组件包括有:
U型杆(11),滑动式安装在框体(2)上;
隔离框(10),安装在U型杆(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生态养殖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第一滑轨(12),安装在框体(2)上;
第一滑块(13),滑动式安装在第一滑轨(12)上;
第一弹簧(14),安装在第一滑块(13)与第一滑轨(12)之间;
连接杆(15),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滑块(13)上,连接杆(15)一侧转动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州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同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