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92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茶装置,包括储青背篓、输青腔、采茶手套和刀片,储青背篓与输青腔一端相连接,输青腔另一端与采茶手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采茶时,采茶工通过手心向上,五指夹入茶梢,五指并拢往上提,即可将茶梢剪断,剪断的茶,通过握手动作,通过进茶口进入输青腔,由输青腔进入储青背篓,这样就并不需要握紧茶叶了,既方便采茶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又达到保留了手工采摘茶叶鲜叶原料匀、净、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茶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茶工具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储青更高效的采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茶分为人工采茶和机械采摘,人工采摘一般是徒手采或通过剪刀采,人们采茶时,靠大拇指与食指夹住茶叶,然后用力拉扯,摘下茶叶,一般都先把把茶树嫩梢一梢一梢的摘下时,放在手掌内握紧,当手掌内无法再抓紧更多茶叶时,把手掌内的茶叶放入随身带的大袋子中,但是,边握紧茶叶,边用手指摘茶叶时,手指会很酸疼,而且手掌内的茶叶很容易掉下来,茶梢握得太紧太久易对茶青造成损伤,影响后续加工;同时,由于一次只能采摘极少部分新梢,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采茶装置,可以达到既方便采茶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采茶装置,该装置包括储青背篓、输青腔、采茶手套和刀片,所述储青背篓与输青腔一端相连接,所述输青腔另一端与采茶手套相连接,所述采茶手套包括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第三手指套、第四手指套和第五手指套,所述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第三手指套、第四手指套和第五手指套相互形成的手指缝外部镶嵌有刀片。优选的,所述储青背篓与输青腔连接处设有出茶口。优选的,所述输青腔内部设有空心的输茶通道。优选的,所述输青腔与采茶手套连接处设有进茶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指套、第二手指套、第三手指套、第四手指套和第五手指套相互形成四个手指缝。优选的,四个所述手指缝之间共镶嵌有八片刀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指套和第五手指套靠近其余手指套一侧面上设有单刀的刀片,所述第二手指套、第三手指套和第四手指套外侧面两端均设有两片刀片。优选的,所述刀片还可以采用磨砂材料。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采茶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技术所述一种采茶装置,在采茶时,采茶工通过手心向上,五指夹入茶梢,五指并拢往上提,即可将茶梢剪断,剪断的茶,通过握手动作,通过进茶口进入输青腔,由输青腔进入储青背篓,这样就并不需要握紧茶叶了,既方便采茶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又达到保留了手工采摘茶叶鲜叶原料匀、净、齐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采茶手套结构示意图。其中:储青背篓-1、输青腔-2、采茶手套-3、刀片-4、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第五手指套-35、出茶口-101、进茶口-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采茶装置,包括储青背篓1、输青腔2、采茶手套3和刀片4,储青背篓1与输青腔2一端相连接,输青腔2另一端与采茶手套3相连接,采茶手套3包括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相互形成的手指缝外部镶嵌有刀片4。进一步的,所述储青背篓1与输青腔2连接处设有出茶口101,设置的初查口101,用于输青腔2内输送的茶叶可顺利进入储青背篓1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输青腔2内部设有空心的输茶通道,便于采摘后的茶叶进行输送。进一步的,所述输青腔2与采茶手套3连接处设有进茶口201,设置的金叉口可用于采摘后的茶叶进入内部的输茶通道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相互形成四个手指缝,其设置的四个手指缝对应人体手指的数量设计,且可同时采4个更多的茶梢,多了4倍的效率。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手指缝之间共镶嵌有八片刀片4,便于四个手指缝之间均可进行采摘茶叶,增加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指套31和第五手指套35靠近其余手指套一侧面上设有单刀的刀片4,所述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和第四手指套34外侧面两端均设有两片刀片4。进一步的,所述刀片还可以采用磨砂材料,其材料便于更好的进行采茶工作,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采茶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采茶时,采茶工通过采茶手套手心向上,设置的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第五手指套35形成的四个手指缝同时夹入茶梢;第二,再将五指并拢往上提,即可将茶梢剪断,剪断后的茶叶,手掌进行握手动作;第三,在采茶手套3与输青腔2连接处设有进茶口201,使茶叶通过进茶口201进入输青腔2内部的空心的输茶通道内部;第四,在输青腔2与储青背篓1连接处设有出茶口101,进入输青腔2内部的茶叶经过输茶通道输送后,通过出茶口101进入储青背篓1内,以此完成单次的采茶工作。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采茶装置,在采茶时,采茶工通过手心向上,设置的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第五手指套35形成的四个手指缝同时夹入茶梢,五指并拢往上提,即可将茶梢剪断,剪断的茶,通过握手动作,通过进茶口201进入输青腔2,再由输青腔2输送后通过出茶口101进入储青背篓1,这样就并不需要握紧茶叶了,既方便采茶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又达到保留了手工采摘茶叶鲜叶原料匀、净、齐的优点,此技术比手工采摘更省力,且五指同时进行,比徒手提手采一下只能采一个茶梢,此采茶装置可采4个更多的茶梢,多了4倍,同时,其储青装置的存在,更能提高时效,无需因为手小,抓满以后放袋子,同时,该技术比机械采摘更精准,手指可灵活进行采摘,可以使鲜叶原料等级更均匀,以利于进一步进行茶叶加工,同时,采茶手套3可保护手指,以防茶树坚硬物刺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青背篓(1)、输青腔(2)、采茶手套(3)和刀片(4),所述储青背篓(1)与输青腔(2)一端相连接,所述输青腔(2)另一端与采茶手套(3)相连接,所述采茶手套(3)包括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所述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相互形成的手指缝外部镶嵌有刀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青背篓(1)、输青腔(2)、采茶手套(3)和刀片(4),所述储青背篓(1)与输青腔(2)一端相连接,所述输青腔(2)另一端与采茶手套(3)相连接,所述采茶手套(3)包括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所述第一手指套(31)、第二手指套(32)、第三手指套(33)、第四手指套(34)和第五手指套(35)相互形成的手指缝外部镶嵌有刀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青背篓(1)与输青腔(2)连接处设有出茶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青腔(2)内部设有空心的输茶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坤李守蜜黄涛张金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镇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