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忠魁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19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富硒水稻培育方法在种苗定植前先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地块进行深耕全垦后洒入木霉菌剂,能够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施加玉米秸秆,能够使肥水集中灌溉节约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方法在施肥管理中,针对水稻各时期不同的生长特点,提供不同成分的肥料,配合科学合理的施加方式,使得水稻生长快速健康,种植出来的水稻品质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在赋予水稻种苗生长所需养分的同时,通过水稻的生长过程实现硒元素的转化和富集,可以使种植出来的水稻富含硒元素,配合肥料A将无机硒肥利用发酵得到的有机硒肥施于水稻,使得硒元素容易被水稻吸收充分,所种植出的水稻的硒含量高、且水稻产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的水稻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的手段是施用化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国家,年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5%,但化肥的利用率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低,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农民大量的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对土壤造成污染,使土壤出现盐碱、贫瘠、板结等现象,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化肥的流失会对水体造成有机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提高肥料肥效和减少肥料流失,改善土壤环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cm;之后按照1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玉米秸秆,按照20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一个月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2)种苗预处理:采用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水稻苗,播种前晒种1-2天后,泡种时用浸种灵或施宝克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48小时;(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水稻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水稻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用清水喷湿。(4)施肥管理: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3-5天追施抛秧灵一次,施肥后的20-25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5-40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钢渣12-20份、花生壳8-16份、骨粉3-8份、酒槽4-9份、腐殖酸3-8份、草木灰6-12份、糖渣5-10份和益生菌发酵剂4-6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草炭5-10份、沼渣12-20份、茶麸粉6-12份、蚝壳粉4-9份、发酵豆渣7-14份、硒矿粉6-12份和枯草芽孢杆菌1-2份。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富硒水稻培育方法在种苗定植前先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地块进行深耕全垦后洒入木霉菌剂,能够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施加玉米秸秆,能够使肥水集中灌溉节约肥料。2、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在施肥管理中,针对水稻各时期不同的生长特点,提供不同成分的肥料,配合科学合理的施加方式,使得水稻生长快速健康,种植出来的水稻品质高,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在赋予水稻种苗生长所需养分的同时,通过水稻的生长过程实现硒元素的转化和富集,可以使种植出来的水稻富含硒元素,配合肥料A将无机硒肥利用发酵得到的有机硒肥施于水稻,使得硒元素容易被水稻吸收充分,所种植出的水稻的硒含量高、且水稻产量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的水稻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cm;之后按照1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玉米秸秆,按照20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一个月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2)种苗预处理:采用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水稻苗,播种前晒种1-2天后,泡种时用浸种灵或施宝克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48小时;(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水稻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水稻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用清水喷湿。(4)施肥管理: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3-5天追施抛秧灵一次,施肥后的20-25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5-40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钢渣12-20份、花生壳8-16份、骨粉3-8份、酒槽4-9份、腐殖酸3-8份、草木灰6-12份、糖渣5-10份和益生菌发酵剂4-6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草炭5-10份、沼渣12-20份、茶麸粉6-12份、蚝壳粉4-9份、发酵豆渣7-14份、硒矿粉6-12份和枯草芽孢杆菌1-2份。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耕地: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cm;之后按照1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玉米秸秆,按照20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一个月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n(2)种苗预处理:采用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水稻苗,播种前晒种1-2天后,泡种时用浸种灵或施宝克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48小时;/n(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水稻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水稻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用清水喷湿。/n(4)施肥管理: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3-5天追施抛秧灵一次,施肥后的20-25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5-40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耕地: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cm;之后按照1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玉米秸秆,按照20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一个月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
(2)种苗预处理:采用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水稻苗,播种前晒种1-2天后,泡种时用浸种灵或施宝克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48小时;
(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水稻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水稻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用清水喷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魁
申请(专利权)人:王忠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