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8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包括紧贴人体的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上而与该第二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用于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的骨传导咪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摄像头、通信模块以及骨传导咪头连接,以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的信息控制摄像头和通信模块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可穿戴于用户身上,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的骨传导咪头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处理器识别到骨传导咪头采集的振动信号与预设信号相同时开启摄像头,隐蔽式触发拍摄,可快捷抓拍高清画面,且可解放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摄像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安执勤、教学活动实验操作考试等情景中,虽然在现场固定设置有监控摄像头,但其存在监控死角,不能根据现场环境和情况进行自主拍照摄像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智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上述情景中,以辅助监控摄像头进行现场拍摄,然而其需要用户手持,在某些特定场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包括紧贴人体的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上而与该第二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用于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的骨传导咪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摄像头、通信模块以及骨传导咪头连接,以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的信息控制摄像头和通信模块工作。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选用热绝缘材料制成。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有一为所述处理器、通信模块、摄像头以及骨传导咪头供电的电池。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还包括有一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模块,以存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和视频。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处理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还包括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壳体的首尾两端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块可相互贴合的魔术贴,两所述魔术贴分别设于第一壳体的首尾两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还包括两镜片,两所述镜片分别嵌设于摄像头两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壳体的尾部底端向下弯折形成有一抵接部,所述骨传导咪头设置于所述抵接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摄像设备可穿戴于用户身上,例如穿戴于用户的头部或脸部等部位,且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的骨传导咪头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处理器可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的信息控制摄像头和通信模块工作,即处理器识别骨传导咪头采集的振动信号是否与预设信号相同,若相同则开启摄像头,并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和视频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可知,本技术穿戴式摄像设备可解放双手,且隐蔽式触发拍摄,可快捷抓拍高清画面,且还可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实时直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穿戴式摄像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穿戴式摄像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穿戴式摄像设备1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1为头戴式摄像设备,其包括紧贴人体的第一壳体10以及一第二壳体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呈弧状,该第一壳体10安装于第二壳体20上而与所述第二壳体20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壳体20上设有一摄像头30,所述第一壳体10上设有至少一用于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的骨传导咪头40,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摄像头30、通信模块以及骨传导咪头40连接,以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40的信息控制摄像头30和通信模块工作。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4G网络单元和wifi单元,以支持wifi和4G网络实时传输,且为了保证通信低时延和较小带宽占用,视频编码格式支持H.265及更高性能的压缩编码;而所述处理器选用海思芯片来控制摄像头30等部件的工作,优选地,所述海思芯片采用双ISP图像处理技术,支持边录边拍,即实现高清视频(720P以上)录像的同时,可以快速抓拍高清照片(800万像素以上),且抓拍(从触发到完成拍照)时延小于0.5;而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其他类型的芯片。可知,用户佩戴该头戴式摄像设备时,第一壳体10紧贴头部,其上的骨传导咪头40紧贴于头部表面以采集人体头部的振动信号,以通过叩齿动作触发摄像头30工作。基于上述设计,用户可以第一壳体10紧贴头部表面的方式将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1穿戴于头部,通过骨传导咪头40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处理器识别骨传导咪头40采集的振动信号是否与预设信号相同,若相同则开启摄像头30,并可将摄像头30拍摄的图像和视频通过通信模块实时传输至外部设备,即可通过牙齿叩击来控制穿戴式摄像设备1工作,在用户双手被占用的情况下,可以快捷触发拍摄,无需手动控制穿戴式摄像设备1的实体按键,同时也无需进行语音的采集和识别,提高了时效性和便捷性,且通过骨传导咪头40采集人骨传导的振动可减少外界杂音的影响,以提高振动波形的识别率和控制精确率。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选用热绝缘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壳体10选用轻质隔热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二壳体20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50。基于上述设计,因处理器工作时功耗较大,容易发热,则紧贴人体部位表面的第一壳体10采用热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二壳体20上设置的散热片50可将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空气中,使得用户长时间佩戴该穿戴式摄像设备1时可避免因处理器工作散发的热量给其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可保证穿戴式摄像设备1的工作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有一为所述处理器、通信模块、摄像头30以及骨传导咪头40供电的电池,且所述第二壳体20上还设有指示灯60,所述指示灯60与处理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池可为充电电池,相应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壳体20或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可以为USB或TYPEC接口,可理解地,其可通过充电坞实现充电,且可通过数据坞实现有线数据传输,以在无线信号不佳时,支持非实时数据传输。基于上述设计,本技术的穿戴式摄像设备1可通过指示灯60指示其工作状态,例如,当摄像机开启时指示灯60亮,而当摄像机关闭时指示灯60灭。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1还包括有一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模块。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TF卡或者是SD卡。基于该设计,摄像机摄取的图像和视频可存储于存储模块中,便于用户后期查看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以了解现场情况。可理解地,为了避免用户佩戴的穿戴式摄像设备1因剧烈运动而脱离人体,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1还包括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壳体10的首尾两端之间,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块可相互贴合的魔术贴,两所述魔术贴分别设于第一壳体10的首尾两端;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也可为固定在第一壳体10或者第二壳体20的首尾两端的两绳索,通过两个绳索缠绕在一起以稳固穿戴式摄像设备1。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头戴式摄像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包括紧贴人体的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上而与该第二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用于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的骨传导咪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摄像头、通信模块以及骨传导咪头连接,以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的信息控制摄像头和通信模块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摄像设备包括紧贴人体的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上而与该第二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摄像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用于采集人体部位的振动信号的骨传导咪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摄像头、通信模块以及骨传导咪头连接,以根据来自骨传导咪头的信息控制摄像头和通信模块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选用热绝缘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有一为所述处理器、通信模块、摄像头以及骨传导咪头供电的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泰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