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网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63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网连接接头,包括接地体和连接管,接地体贯穿连接管,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相等,连接管在靠近接地体外露的端部方向设有以连接管中心对称的压接处,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提高了接地体与连接管连接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网连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接地网的接地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网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接地网是输变电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作用是为变电站、发电厂中的雷电流和故障电流提供泄流通道,有效降低雷击跳闸率,此外还可为站内的电气设备提供公共的零电位,保证站内的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电压等级的输电变电工程越来越多,接地短路电流和故障电流不断增大,因此要求接地网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稳定性。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变电站、发电厂中的接地网,常选用镀锌圆钢作为接地导体,少部分地区的接地网采用扁铜、铜绞线等铜材作为接地导体。输变电工程中的接地网是由一定数量的接地体连接而成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接地网长期深埋在不同地质的土壤中,土壤中的酸碱物质会对接地网造成一定的化学腐蚀,此外,接地网受化学腐蚀、外力破坏、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其接头处易发生锈蚀、断裂等,与此同时其接地电阻也将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接地性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接地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接地体连接接头处牢固可靠。接地导体之间一般是通过机械连接、焊接连接、焊剂熔接、螺栓连接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接地网。但传统的连接方式易出现接头处连接不牢固,接头处易发生腐蚀断裂等,大大降低了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同时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过高、易发生火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地网连接接头,旨在克服以上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网连接接头,包括接地体和连接管,接地体贯穿连接管,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相等,连接管在靠近接地体外露的端部方向设有以连接管中心对称的压接处,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地体与压接处理过盈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等于连接管从其中心出发延伸长度的一半。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和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优选地,所述防腐层采用防腐性油漆。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从其中心到自由端的电阻小于或等于同等长度接地体电阻的1.1倍。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孔径与接地体外径的比例在[0,1.1]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接地体的外形包括十字型、T字型或一字型;所述连接管的外形与接地体的外形相适配。优选地,所述接地体的材料为铜绞线、钢铰线、钢材。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具有一定载流量,以将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泄入大地。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提高了接地体与连接管连接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在所述接地体为一字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所述接地体为T字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所述接地体为十字型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网连接接头,包括接地体1和连接管2,接地体1贯穿连接管2,接地体1从连接管2外露的端部长度相等,连接管2在靠近接地体1外露的端部方向设有以连接管2中心对称的压接处3,接地体1与压接处3零间隙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接地体1与压接处3零间隙连接,提高了接地体1与连接管连接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优选地,所述接地体1与压接处3理过盈配合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接地体1与压接处3过盈配合连接,提高了接地体1与连接管2连接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优选地,所述接地体1从连接管2外露的端部长度等于连接管2从其中心出发延伸长度的一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接地体1从连接管2外露的端部长度等于连接管2从其中心出发延伸长度的一半,由此以形成地网。优选地,所述连接管2的外表面和接地体1从连接管2外露的端部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优选地,所述防腐层采用防腐性油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防腐层提高防腐性,如防腐性油漆或其他。优选地,所述连接管2具有一定载流量,以将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泄入大地。优选地,所述连接管2从其中心到自由端的电阻小于或等于同等长度接地体1电阻的1.1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连接管2不仅具有一定的载流量,还与接地体1之间形成电压差,以将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泄入大地。优选地,所述连接管2的孔径与接地体1外径的比例在[0,1.1]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接地体1的外形包括十字型、T字型或一字型;所述连接管2的外形与接地体1的外形相适配。优选地,所述接地体1的材料为铜绞线、钢铰线、钢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体和连接管,接地体贯穿连接管,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相等,连接管在靠近接地体外露的端部方向设有以连接管中心对称的压接处,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体和连接管,接地体贯穿连接管,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相等,连接管在靠近接地体外露的端部方向设有以连接管中心对称的压接处,接地体与压接处零间隙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体与压接处理过盈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长度等于连接管从其中心出发延伸长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和接地体从连接管外露的端部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采用防腐性油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李子新刘宝军叶智杰杨伟冬施明张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