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接地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0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接地杆包括有棒体,还包括有承载套件,承载套件包括有母环套和多个子套筒,子套筒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质,子套筒上下贯通并在其外壁设置有挂件,挂件包括有连接在子套筒外壁上的上挂杆和设置在上挂杆下方的下挂板,母环套固定穿装在棒体上,其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以挂件的固定槽,固定槽从母环套顶部延伸至其外壁中段,子套筒通过将下挂板挂载在固定槽内实现与母环套连接;子套筒内壁底部环绕的设置有限位板,其内壁顶部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且收缩部延伸至顶部开口处,子套筒侧壁开设有走线辅助口。将原先功能单一的接地杆或接地棒改造成具有信息收集与传输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施工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接地杆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尤其涉及接地杆。
技术介绍
电力施工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施工时也就有诸多注意事项,其中最关键也是首先应该做到的便是设置接地引线。接地线主要由接地杆实现,接地杆分为长效预埋式接地杆、临时/半永久接地杆等。在电力抢修和维护中,由于临时接地杆使用方便成本低,应用在施工中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故而现有的电力施工多使用临时接地杆进行接电。但实际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在电力抢修作业中,很多时候所设置的接地杆并不一定是竖直的,而受限于地形因素使得接地杆倾斜插入地面才是常态。而且山区或者郊区的气候环境和城市不同,气候多变的环境对施工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例如为村民供电的电缆途径山区,但当地水土保持情况较差,暴雨过后地面被严重冲刷,使得接地杆竟有大部分裸露在外,此时接地效果难以保证,对施工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为能实时监控施工环境,采集施工数据,施工队携带的环境采集设备所提供的数据实时性差,没有贴近施工实地采集,导致数据传递不准确。同时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指挥系统及指挥方法”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远程指挥架构,相对应的需要将接地杆纳入到架构中,以实现数据共享,但目前现有的接地杆无法满足要求,故而急需一种智能化的接地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多功能接地杆,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套件,承载套件包括有母环套和多个子套筒,子套筒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质,子套筒上下贯通并在其外壁设置有挂件,挂件包括有连接在子套筒外壁上的上挂杆和设置在上挂杆下方的下挂板,母环套固定穿装在棒体上,其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以挂件的固定槽,固定槽从母环套顶部延伸至其外壁中段,子套筒通过将下挂板挂载在固定槽内实现与母环套连接;子套筒内壁底部环绕的设置有限位板,其内壁顶部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且收缩部延伸至顶部开口处,子套筒侧壁开设有走线辅助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承载套件还包括有固定塞组件,固定塞组件包括有筒状的塞体、对称的设置在塞体两侧的挤压板和弹簧,塞体侧壁开设有通孔,挤压板通过转轴转动的设置在通孔内,塞体内壁底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挤压板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子套筒内壁两侧开设有弧形的容置槽,走线辅助口穿过容置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子套筒的材质为橡胶。有益效果:将原先功能单一的接地杆或接地棒改造成具有信息收集与传输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施工设备。通过对传统接地杆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具有挂载多种电子设备的能力,并且通过母环套与子套筒的组合,设备之间搭配自由灵活。同时为防止承载套件出现不受控的解体,设计了防滑措施,使整个承载套件能够更出色的承载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子套筒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母环套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子套筒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子套筒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子套筒的仰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承载套件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固定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图10的剖面图。图12为本技术的子套筒的变形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2至图9,第一实施例如下。多功能接地杆,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棒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套件,承载套件包括有母环套2和多个子套筒3,子套筒3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质,子套筒3上下贯通并在其外壁设置有挂件,挂件包括有连接在子套筒3外壁上的上挂杆4和设置在上挂杆4下方的下挂板5,母环套2固定穿装在棒体1上,其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以挂件的固定槽6,固定槽6从母环套2顶部延伸至其外壁中段,子套筒3通过将下挂板5挂载在固定槽6内实现与母环套2连接;子套筒3内壁底部环绕的设置有限位板7,其内壁顶部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8,且收缩部8延伸至顶部开口处,子套筒3侧壁开设有走线辅助口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地杆为临时或半永久施工所使用的接地杆,非长效预埋接地杆,在使用时仅有部分埋于地面下。在本实施例中,母环套2呈环形的管套状,使用之前便已套在棒体1上,并进行固定,固定的方式可采用任何现有方式,如粘合等。子套筒3上可以安装传感器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施工之前可事先将需要的传感器插入到子套筒3内。由于子套筒3采用了可形变的弹性材质,故可用手或工具将子套筒3撑开,将传感器插入到子套筒3内,再将子套筒3松开即可将传感器紧紧的包裹住。安装了传感器后子套筒3将下挂板5对准固定槽6,从固定槽6上方插入即可。所述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GPS定位装置以及无线网络装置。若以加速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为例,承载有前述传感器的接地杆被使用者用力插入地面的过程中,由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数据,当插入到地面后距离传感器采集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如此便可得知使用者挥动四肢时的速度(通过速度可间接得知挥动时的力量)和接地杆与地面的实际距离,根据数据判断接地杆的安放是否有效,使用者在操作中是否存在不当的操作等;再以无线网络装置与GPS定位装置为例,承载有前述电子设备的接地杆能够将GPS信息、加速度信息和地面距离信息通过无线网络装置发送至远程指挥部,便于远程指挥,使之能够融入一种远程指挥架构,具体的架构详情可参照本申请人申请的“指挥系统和指挥方法”专利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形变的弹性材料,是指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材料,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需要注意的是为本实施例中的承载套件是一种能够将电子设备挂载在棒体1上的辅助套件,其既能挂载施工所需的电子设备,还能够挂载为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源,电源可采用电池组的形式。如图3和图5所示,从俯视来看,固定槽6的形状类似T字形,从正视视角来安,母环套2上的固定槽6竖直的开设在其外壁上,固定槽6顶端延伸至母环套2的顶部并从顶部开口,故而可以认为固定槽6是一个横向设置的T形槽,当上挂杆4和下挂板5插入到固定槽6内时,限制了子套筒3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在限制子套筒3纵向运动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的方式是将挂件与固定槽6紧密配合,两者摩擦连接,只需将固定槽6设计的足够紧密,挂件便很难从固定槽6中滑出。还可在下挂板5与固定槽6上设置防滑结构,例如在固定槽6内壁设置有半球形凸起,以增加固定槽6对下挂板5的压力从而使下挂板5难以脱离固定槽6。还可在下挂板5上包裹防滑材料以增加摩擦力。子套筒3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的传感器结构形状定制,且在本实施例中走线辅助口9位于子套筒3的侧面,但可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开设的位置。无线网络装置可采用现有的4G网络设备,若施工小队周边具有网络中继设备,则可使用物联网设备将接地杆采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接地杆,包括有棒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套件,承载套件包括有母环套(2)和多个子套筒(3),子套筒(3)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质,子套筒(3)上下贯通并在其外壁设置有挂件,挂件包括有连接在子套筒(3)外壁上的上挂杆(4)和设置在上挂杆(4)下方的下挂板(5),母环套(2)固定穿装在棒体(1)上,其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以挂件的固定槽(6),固定槽(6)从母环套(2)顶部延伸至其外壁中段,子套筒(3)通过将下挂板(5)挂载在固定槽(6)内实现与母环套(2)连接;/n子套筒(3)内壁底部环绕的设置有限位板(7),其内壁顶部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8),且收缩部(8)延伸至顶部开口处,子套筒(3)侧壁开设有走线辅助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接地杆,包括有棒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套件,承载套件包括有母环套(2)和多个子套筒(3),子套筒(3)采用可形变的弹性材质,子套筒(3)上下贯通并在其外壁设置有挂件,挂件包括有连接在子套筒(3)外壁上的上挂杆(4)和设置在上挂杆(4)下方的下挂板(5),母环套(2)固定穿装在棒体(1)上,其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以挂件的固定槽(6),固定槽(6)从母环套(2)顶部延伸至其外壁中段,子套筒(3)通过将下挂板(5)挂载在固定槽(6)内实现与母环套(2)连接;
子套筒(3)内壁底部环绕的设置有限位板(7),其内壁顶部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缩部(8),且收缩部(8)延伸至顶部开口处,子套筒(3)侧壁开设有走线辅助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志龙沈心国王军勃晏涛张钦梅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索尔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