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6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设置在内套管内的电芯,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外套管上设置有第一尖状结构,内套管设置有第二尖状结构,第一尖状结构和第二尖状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处叠设有将开口端封闭且绝缘的双层防水垫,双层防水垫包括第一防水垫和第二防水垫,其中,第二防水垫设置在外侧;第一尖状结构扎入第二防水垫表面形成密封结构,第二尖状结构扎入第二防水垫表面形成密封结构;双层防水垫设置有两个过孔,两个过孔上安装有两组接线端子安装件,两组接线端子安装件与双层防水垫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且其内端焊接于电芯的两个电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容器防水效果好,散热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现有的电容器使用时会出现由于电压过大、温度过高导致外壳爆裂的问题,壳体经常发生严重漏油、器身膨胀、击穿、易损坏等现象,防水效果和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好,也具有散热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内的电芯,所述内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体状,沿其开口端边缘向内弯曲形成端口朝向封闭端的第一尖状结构,所述外套管外壁且在其开口端附近设置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凹圈;所述内套管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状体,其开口端设置成第二尖状结构,所述内套管外壁紧贴所述外套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套管(2)内的电芯(4),所述内套管(2)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体状,沿其开口端边缘向内弯曲形成端口朝向封闭端的第一尖状结构,所述外套管(1)外壁且在其开口端附近设置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凹圈(5);/n所述内套管(2)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状体,其开口端设置成第二尖状结构,所述内套管(2)外壁紧贴所述外套管(1)内壁,其在所述凹圈(5)连续2次折弯形成向上的Z型弯曲部且第二尖状结构朝上;/n所述第一尖状结构和第二尖状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12),在该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防水结构,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套管(2)内的电芯(4),所述内套管(2)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体状,沿其开口端边缘向内弯曲形成端口朝向封闭端的第一尖状结构,所述外套管(1)外壁且在其开口端附近设置有一圈向内凹陷的凹圈(5);
所述内套管(2)为两端分别是开口端和封闭端的筒状体,其开口端设置成第二尖状结构,所述内套管(2)外壁紧贴所述外套管(1)内壁,其在所述凹圈(5)连续2次折弯形成向上的Z型弯曲部且第二尖状结构朝上;
所述第一尖状结构和第二尖状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12),在该间隙处叠设有将开口端封闭且绝缘的双层防水垫,所述双层防水垫包括第一防水垫(11)和第二防水垫(10),其中,所述第二防水垫(10)设置在外侧;
所述第一尖状结构扎入所述第二防水垫(10)表面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尖状结构扎入所述第二防水垫(10)表面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双层防水垫设置有两个过孔,两个过孔上安装有两组接线端子安装件,两组接线端子安装件与所述双层防水垫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且其内端焊接于所述电芯(4)的两个电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