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筋炉胆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6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适用于冲天炉使用场合。它是一种分体式串并联密筋炉胆换热器。上下换热器成串联结构形式,下换热器由4-10个扇形换热箱拼接构成,它们由内壁、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及外壁焊接而成,箱内设有隔板和导流板。上下换热器之间由分流管连通。下换热器通过支撑杆与上换热器联接,上换热器通过支撑杆与炉体上部结构联接。(*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适合于冲天炉使用场合。中国专利CN94107395.5“组合式热风炉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1)上下换热器内壁之间及下换热器的几片内壁之间均为带凹凸槽的法兰连接,外部为一整体外壳,这种结构难以确保空气不会从法兰间隙漏到炉内,导致炉内温度骤升,使换热器内壁乃至整个换热器烧坏。由于采用这种联接方式,当更换下换热器时,拆卸十分困难,更何况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工作,氧化和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企图确保更换后法兰的气密性是不可能的。(2)其下换热器一旦有局部损坏,必须全部更换,维修成本高、时间长、难度高,(3)下换热器内壁与上段内壁连为整体,与风箱的连接为刚性联接,故下换热器的内壁除承受其上部的重量外,更大的是承受热应力,导致出现高温蠕变、变形、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工作寿命。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漏风、寿命短,便于维修更换,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的分体式串并联密筋炉胆换热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实施(图1、图2),它由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构成,所述下换热器16由4-10个扇形换热箱28拼接构成,所述扇形换热箱28,由内壁10,侧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构成。内壁10、侧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间采用焊接成形,扇形箱28内设扇形隔板17和导流板13,扇形换热箱28顶部通过分流管12与上换热器1的分配箱9连通,扇形箱28的底部与导流管21上端连通,导流管21的下端插入风箱26顶部的填料涵24内,并与风箱26连通。所述下换热器16外沿四周设有4-10根支承杆23,该支承杆的上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发兰14以螺钉连接,下支承杆23的下端与风箱26顶部法兰25以螺钉联接,下支承杆23之间设有4-10块活动护板19,它与下支承杆23之间通过螺钉联接,上支承杆3的上端与炉体上部结构螺钉联接,下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发兰14联接。本技术的优点(一)因上、下换热器的预热空气由分流管连通,所以上、下换热器之间的联接,数个扇形换热箱组成的下换热器的连接,均为法兰螺栓联接,法兰联接处与大气相通,不承受风压,故不会出现向炉内漏空气,炉气也不会外溢。(二)上、下换热器由平法兰联接,更换维修简便。(三)由于下换热器由数个独立的扇形换热箱组成,若出现局部损坏,将损坏处的扇形换热箱更换即可,维修方便。(三)由于该换热器采用支承杆结构,由支撑杆承受外力,当维修、更换换热器特别是下换热器时,只需拆卸部分支承杆,维修操作简便。(四)下换热器的导流管与风箱之间为非刚性联接,不承受内应力作用,对延长换热器的寿命十分有利。 附图说明如下附图1,分体式串并联密筋炉胆换热器结构原理图附图2,图1的A-A剖面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下空气经进风气管2进入上换热器1的冷风箱8内,均衡压力后,使空气均匀地从内壁4与导流筒6之间自上而下绕过筋片5,以逆流的方式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分配箱9,完成空气初步预热过程。分配箱9内的空气通过数个分流管12分别送入互不连通的独立的扇形箱28内,再次进行逆流热交换后分别由导流管21一起送至风箱26进入炉内燃烧。上换热器1与下换热器16之间由分流管12联接成一体,为防止炉气外溢,安装时在接触处填以耐火填料。整个独立的扇形箱28之间通过侧板27、29用螺栓联接成一体而形成下换热器16,为防止炉气外漏,相邻的侧板之间填以耐火填料。分流管1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换热器1和下换热器16连通。导流管21上端与下换器16的扇形换热箱28底部连通,下端与风箱顶部的填料涵24套接。22为炉衬。上支承杆3的上端与炉体上部结构螺钉联接,下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发兰14联接,支承全部外力,从而使上换热器1不受任何外力并能自由伸缩,消除热应力作用。下支承杆23上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法兰14联接,下端与风箱26顶部发兰25联接,承受全部外力,从而使下换热器内不承受任何外力,并能自由伸缩消除热应力作用,同时也便于更换维修。权利要求1.一种密筋炉胆换热器,它由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构成,其特征为所述下换热器(16)由4-10个扇形换热箱(28)拼接构成,所述扇形换热箱(28)由内壁(10)、侧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构成),内壁(10)、侧板(27)、(29)、上底(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间为焊接成形,扇形换热箱(28)内设扇形隔板(17)和导流板(13),扇形换热箱体(28)顶部通过分流管(12)与上换热器(1)的分配箱9连通,(28)的底部与导流管(21)的上端连通,导流管(21)的下端插入风箱(26)顶部的填料涵(24)内,并与风箱(26)连通,所述下换热器(16)外沿四周设置4-10根支承杆(23),该支承杆的上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端法兰(14)螺钉联接,下支承杆(23)的下端与风箱(26)顶部法兰(25)螺钉联接,下支承杆(23)之间设置活动护板(19),它与下支承杆(23)之间通过螺钉联接,上支承杆(3)上端与炉体上部结构螺钉联接,下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法兰(14)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适用于冲天炉使用场合。它是一种分体式串并联密筋炉胆换热器。上下换热器成串联结构形式,下换热器由4—10个扇形换热箱拼接构成,它们由内壁、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及外壁焊接而成,箱内设有隔板和导流板。上下换热器之间由分流管连通。下换热器与风箱之间由导流管套接连通。下换热器通过支撑杆与上换热器联接,上换热器通过支撑杆与炉体上部结构联接。文档编号F28D1/00GK2301692SQ9621717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闻立标, 王耀星 申请人:华中理工大学, 黄冈市黄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筋炉胆换热器,它由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构成,其特征为所述下换热器(16)由4-10个扇形换热箱(28)拼接构成,所述扇形换热箱(28)由内壁(10)、侧板(27)、(29)、上底板(15)、下底板(20)和外壁(18构成),内壁(10)、侧板(27)、(29)、上底(15)、下底板(20)、外壁(18)之间为焊接成形,扇形换热箱(28)内设扇形隔板(17)和导流板(13),扇形换热箱体(28)顶部通过分流管(12)与上换热器(1)的分配箱9连通,(28)的底部与导流管(21)的上端连通,导流管(21)的下端插入风箱(26)顶部的填料涵(24)内,并与风箱(26)连通,所述下换热器(16)外沿四周设置4-10根支承杆(23),该支承杆的上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端法兰(14)螺钉联接,下支承杆(23)的下端与风箱(26)顶部法兰(25)螺钉联接,下支承杆(23)之间设置活动护板(19),它与下支承杆(23)之间通过螺钉联接,上支承杆(3)上端与炉体上部结构螺钉联接,下端与上换热器(1)的下法兰(14)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立标王耀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黄冈市黄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