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28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包括模拟隧道管片的内筒、与内筒形成环状间隙的外筒、固定并密封外筒的两侧挡板、测定浮力的拉力传感器和横梁;所述的横梁穿过两挡板和内筒,横梁两端位置固定;内筒的两端通过密封圈紧贴在两侧挡板上,横梁通过调节装置与内筒连接,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安装在调节装置上,挡板的侧部安装有注浆装置,所述的注浆装置与内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模拟管片的上浮过程,装置结构简单,管片与浆液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实际工程相符,从而为分析管片上浮机理提供便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浮力转换成拉力测量,解决了内筒在浆液中难以测量浮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盾构施工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法施工具有多方面优势,在城市地铁隧道修建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盾构法施工时,在盾壳内将管片拼装完成,随着盾构机向前推进,管片脱离盾尾,在管片和地层间形成环形间隙,为了控制地层位移需要向环状间隙内进行同步注浆,注入浆液为水、水泥、粉煤灰、添加剂等拌合物。在浆液凝固前,浆液处于可流动状态,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浆液会对管片产生浮力,导致管片上浮。管片上浮后会出现管片错台,形成错台裂缝,降低管片密封质量,产生管片漏水等现象,因此对于管片上浮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实际工程中管片被浆液包围,在浆液浮力作用下,管片上浮排开上部浆液,浆液沿着环形间隙向下流动,管片和浆液都处于运动状态。经过查阅相关文献,中国专利CN108872297A公开了“一种盾尾注浆浆液凝结及管片上浮过程模型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试验时,将模型土置于模型箱中,模型土内预埋压力盒等位移传感器,将固结压缩板置于模型土的上侧,通过压实机构对固结压缩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拟隧道管片的内筒、与内筒形成环状间隙的外筒、固定并密封外筒的两侧挡板、测定浮力的拉力传感器和横梁;所述的横梁穿过两挡板和内筒,横梁两端位置固定;内筒的两端通过密封圈紧贴在两侧挡板上,横梁通过调节装置与内筒连接,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安装在调节装置上,挡板的侧部安装有注浆装置,所述的注浆装置与内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拟隧道管片的内筒、与内筒形成环状间隙的外筒、固定并密封外筒的两侧挡板、测定浮力的拉力传感器和横梁;所述的横梁穿过两挡板和内筒,横梁两端位置固定;内筒的两端通过密封圈紧贴在两侧挡板上,横梁通过调节装置与内筒连接,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安装在调节装置上,挡板的侧部安装有注浆装置,所述的注浆装置与内外筒之间的环状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对称设置在内筒中心的左右两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固端螺母和固定杆,所述的固端螺母内嵌在内筒的内壁,固定杆的顶部与固端螺母连接,固定杆的下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调节螺杆的顶部连接,调节螺杆的下部穿过横梁,所述的调节螺母连接在横梁下方的调节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力传感器为中空结构,拉力传感器的中间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拉力传感器分别与上方的固定杆、下方的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式测量盾构隧道管片浮力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管、流量调节阀和漏斗,所述的注浆管下端穿过挡板与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辉陈峻屹郭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