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27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在冷凝器的一端设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的出口法兰(6),另一端设有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其两端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其上各孔口焊有与其间冷凝管(1)上法兰相配合的法兰,用其将两端联通管连为一体。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简单,克服了原方箱联通的缺点,溶剂气体流速快,回收效率高,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浸出油厂回收溶剂使用的排管式冷凝器(俗称冷排),其结构一般是由若干根冷凝管横向排列组合而成,其两端是由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方箱将冷凝管联通。此方箱式联通结构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混合溶剂汽体先集聚于方箱,后分流于各冷凝管,其汽体向冷凝管的分量不均,容易走死角,阻碍了汽体的流速,使之不能迅速冷却,还容易生产系统正压,形成倒汽,降低溶剂回收率。二是若干冷凝管集中焊接在两端的方箱上,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体积大且不便于安装维修等。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方箱联通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简单,体积小,溶剂混合汽体分量均匀,不存死角,流速快,溶剂回收率高,便于安装维修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冷凝管(1)的一端自上而下设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出口法兰(6);另一端自上而下设有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且两端的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其上各孔口焊有与其间冷凝管(1)端口的法兰相配合的法兰,并用其将两端联通管连为一体。其技术特征是在四孔联通管(2)的中部位置上设有溶剂混合汽体进口法兰(3),其直径与四孔联通管(2)的直径相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三管直径相等;三孔联通管(5),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三管直径相等,且小于四孔联通管(2)的直径;冷凝管(1)的直径小于三孔联通管(5)的直径。其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上下端封闭。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其设计合理,对溶剂混合汽体分量均匀,消除了溶剂汽体走死角的缺点,加快了溶剂混合汽体的流速,所以其增强了对溶剂混合汽体的冷却效果,使生产系统在省去冷冻设备的情况下仍形成负压,提高了溶剂的回收效率,其节能高效且性能可靠。2、由于其结构新颖简单,体积小,所以其制造容易,安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本技术由其一端的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出口法兰(6),另一端的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及其上各孔口上焊有法兰与冷凝管(1)的法兰连为一个整体。参考图2、图3,本实施例中,前后有四排组成一组冷凝器,其两端的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在四孔联通管(2)及七孔联通管(9)的中部分别设有混合溶剂进口法兰(3),三孔联通管(5),二孔联通管(7)的下部分别设有溶剂混合液体出口法兰(6)。本实施例中,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三管直径相等;三孔联通管(5),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三管直径相等,且小于四孔联通管(2)的直径;冷凝管(1)的直径小于三孔联通管(5)的直径。其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的上、下端口封闭,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将若干组冷凝器串联或并联使用。其工作过程如下溶剂混合汽体由进口法兰(3)进入四孔联通管(2)依次通过4根冷凝管(1)进入七孔联通管(9),通过3根冷凝管(1)进入五孔联通管(4),再由2根冷凝管(1)进入四孔联通管(8);由2根冷凝管(1)进入三孔联通管(5)后,通过1根冷凝管(1)进入二孔联通管(7);再通过1根冷凝管(1)由混合溶剂液体出口法兰(6)回收。溶剂混合汽体通过上述13根冷凝管后逐渐冷却,溶剂的回收率高,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是浸出油厂回收溶剂的理想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冷凝管及连接法兰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凝管(1)的一端自上而下设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出口法兰(6);另一端自上而下设有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且两端的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其上各孔口焊有与其间冷凝管(1)端口的法兰相配合的法兰,并用其将两端联通管连为一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四孔联通管(2)的中部位置上设有溶剂混合汽体进口法兰(3),其直径与四孔联通管(2)的直径相等。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三管直径相等;三孔联通管(5)、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三管直径相等,且小于四孔联通管(2)的直径;冷凝管(1)的直径小于三孔联通管(5)的直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上下端口封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在冷凝器的一端设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的出口法兰(6),另一端设有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其两端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其上各孔口焊有与其间冷凝管(1)上法兰相配合的法兰,用其将两端联通管连为一体。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简单,克服了原方箱联通的缺点,溶剂气体流速快,回收效率高,体积小,便于安装维修。文档编号F28D7/00GK2158522SQ9323064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体升, 肖存印, 王作用, 王备英, 欧仕平 申请人:巨野县华鲁油脂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冷凝管及连接法兰的高效排管式冷凝器联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凝管(1)的一端自上而下设有四孔联通管(2),五孔联通管(4),三孔联通管(5)及溶剂出口法兰(6),另一端自上而下设有七孔联通管(9),四孔联通管(8),二孔联通管(7),且两端的联通管上下垂直通心设置,左右对应安装,其上各孔口焊有与其间冷凝管(1)端口的法兰相配合的法兰,并用其将两端联通管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体升肖存印王作用王备英欧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巨野县华鲁油脂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