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冰箱及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9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0
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冰箱及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旋转传输机构,其能够对门体施加驱动力,驱动打开门体,和/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驱动关闭门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指令自动控制对旋转传输机构的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冰箱等门体,使之自动执行开关动作,动作执行精准,控制、反馈精确,动作执行连贯性好,结构紧凑,提高了冰箱门的开关智能化水平,给用户带来使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冰箱及门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冰箱及门。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冰箱门或其他门体的操作,几乎都是依靠人力直接作用于门体对其打开或关闭。由于门体与冰箱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关门后使冰箱内形成负压,因此在打开门体时,首先需要一定的拉力来克服负压,才能将门体与冰箱主体分离,从用户使用感受上,这个拉力较为费力。并且,用户手持物品时,不方便手动操作打开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冰箱及门,本技术利用设置在门体的驱动装置旋转开门或关门。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其安装在门体上,用于驱动门体打开,和/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驱动门体关闭。可选的,上述旋转传输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其包括有传动齿轮、游离齿轮和扭力限制器,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游离齿轮随同所述扭力限制器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运转,在开门过程中,将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的第一驱动方向的扭矩由传动齿轮、游离齿轮传递至门体连接装置;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将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的第二驱动方向的扭矩由传动齿轮、游离齿轮传递至所述门体连接装置;门体连接装置,其连接所述门体以及所述游离齿轮,由所述游离齿轮传动而根据第一驱动方向打开门体或根据第二驱动方向关闭门体。可选的,上述旋转传输机构,其中,所述扭力限制器包括电磁离合器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游离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第一状态,吸合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旋转将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游离齿轮,驱动所述门体连接装置运转而打开门体或关闭门体;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后,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传动机构脱离吸合,所述门体连接装置独立于所述传动齿轮或所述驱动装置运转。可选的,上述旋转传输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为贯穿所述电磁离合器的连接棒,其第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电磁离合器第一端的所述游离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棒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电磁离合器,在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第一状态时,与设置在所述电磁离合器第二端的传动齿轮啮合而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游离齿轮同步的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在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第二状态时,脱离与设置在所述电磁离合器第二端的传动齿轮的啮合,所述游离齿轮脱离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可选的,上述旋转传输机构,其中,所述旋转传输机构(2)还连接有门体状态检测单元,所述门体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信号控制轮,其与所述门体连接装置啮合,随所述门体连接装置同步转动;按压杠,其第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轮的内壁,其第二端由所述信号控制轮驱动而转动;开关,固定的设置在接近所述按压杠第二端的位置,所述开关在所述按压杠转动至设定的角度范围时被所述按压杠按压而触发第一电信号,在所述按压杠退出所述设定的角度范围时恢复至第二电信号。可选的,上述旋转传输机构,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轮为一个凸轮,所述凸轮的内壁中对应所述设定的角度范围设置有凹陷,所述凸轮的内壁中其余部分为台阶;所述按压杠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凸轮的内壁,所述按压杠的第二端还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凸轮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按压杠的第一端落入所述凸轮内壁的凹陷内,所述按压杠的第二端由所述弹性件驱动,转动至所述设定的角度范围,所述开关被所述按压杠的第二端触发而输出第一电信号;所述凸轮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按压杠的第一端保持在所述凸轮内壁的台阶上,所述按压杠的第二端按压所述弹性件,退出所述设定的角度范围,所述开关未被触发而恢复至第二电信号。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冰箱门上安装有上述任一的旋转传输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其上安装有如上任一的旋转传输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旋转传输机构,其能够对门体施加驱动力,驱动打开门体,和/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驱动关闭门体。本技术能够根据指令自动控制对旋转传输机构的驱动。本技术可应用于冰箱等门体,使之根据指令自动执行开关动作,动作执行精准,控制、反馈精确,动作执行连贯性好,结构紧凑。本技术提高了冰箱门的开关智能化水平,给用户带来使用便利。本技术在旋转传输机构内设置游离齿轮和扭力限制器,通过扭力限制器在吸合与脱离吸合的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游离齿轮能够在保持与旋转传输机构内的驱动装置同步运转或脱离其独立运转。由此,本技术能够在开门或关门的过程中,有效的将驱动装置所输出的两个驱动方向的扭矩传递至门体连接装置,驱动其实现开门或关门。同时,由于游离齿轮能够脱离吸合状态,本技术又能够在人工手动操作开关门时,脱离门体、门体连接装置对驱动装置的反向作用,避免驱动装置损伤。而针对上述开门、关门两种状态的切换,本技术还进一步的在门体连接装置的传动机构中将其中一个凸轮设计成信号控制轮,通过信号控制轮对按压杠的作用,驱动器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按压开关而触发第一电信号,在其他角度范围脱离按压而恢复至第二电信号。由此,本技术能够通过两种电信号识别门体的开关状态,实现自动的开门检测或关门检测。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旋转传输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旋转传输机构中门体状态检测单元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开门装置工作的时序图。图中,21表示驱动装置,22表示游离齿轮,23表示门体连接装置,24表示扭力限制器,41表示电磁离合器,42表示传动机构,51表示信号控制轮,52表示按压杠,53表示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信号控制轮本身而言,由其啮合齿指向其转轴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输机构安装在门体上,用于驱动门体打开,和/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驱动门体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6 CN 20192119911521.一种旋转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输机构安装在门体上,用于驱动门体打开,和/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驱动门体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驱动装置(21);
传动组件,其包括有传动齿轮、游离齿轮(22)和扭力限制器(24),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1),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游离齿轮(22)随同所述扭力限制器(24)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运转,在开门过程中,将所述驱动装置(21)输出的第一驱动方向的扭矩由传动齿轮、游离齿轮传递至门体连接装置;或在所述门体打开后,将所述驱动装置(21)输出的第二驱动方向的扭矩由传动齿轮、游离齿轮传递至所述门体连接装置;
门体连接装置(23),其连接所述门体以及所述游离齿轮(22),由所述游离齿轮(22)传动而根据第一驱动方向打开门体或根据第二驱动方向关闭门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限制器(24)包括电磁离合器(41)以及传动机构(42),所述传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游离齿轮(22)与所述传动齿轮;
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电磁离合器(41)处于第一状态,吸合所述传动机构(42),所述传动机构(42)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旋转将所述驱动装置(21)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游离齿轮(22),驱动所述门体连接装置(23)运转而打开门体或关闭门体;
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后,所述电磁离合器(41)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传动机构脱离吸合,所述门体连接装置(23)独立于所述传动齿轮或所述驱动装置(21)运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贯穿所述电磁离合器(41)的连接棒,其第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电磁离合器(41)第一端的所述游离齿轮(22)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棒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电磁离合器(41),在所述电磁离合器(41)处于第一状态时,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真李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德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