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常宝专利>正文

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3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系将涉及水循环且相对稳定的换热器即炉胆置于炉上体,而将容易出问题的气化器、燃烧器、点火器、点火感应针、电磁泵阀、输醇输气管等集中置于炉下体;炉上体落座于炉下体,当整体安装于水循环系统后,炉下体可以抽出推入,方便现场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一、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涉及气化式燃醇热水炉及其维护技术的一项创新。二、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小型立式燃醇热水炉已经广泛用于农村民用采暖,由于燃醇热水炉结构较为复杂,燃醇技术尚属不甚成熟,维修维护即是重要课题难题:1、由于燃烧部分如:气化器、燃烧器、点火器、点火针感应针、电磁泵阀、输醇输气管等易损部件,一般是集中在炉体底部;现场检修或更换部件时,技术员则要弯腰曲膝、头贴地面,困难地将零部件取出装回,操作缓慢且不易保证质量。2、如果现场整体更换燃醇炉,则要经过系统放水、换炉、再充水、排气、系统调试等环节,更换一台至少半天时间。三、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是通过改变炉体结构而创造一种快速更换的维护工作方法;其创造内容如下:1、燃醇炉分为上下体,将涉及水循环且相对稳定的换热即炉胆置于炉上体;将容易出问题的气化器、燃烧器、点火器、点火针感应针、电磁泵阀、输醇管、输气管等集中置于炉下体。2、将炉上体落座于炉下体,维护现场可以方便地将有问题的下体抽出,推入事先备好的下体;撤出的下体带回修复备用。四、附图说明:本说明书有附图4幅;图1是本技术的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2的B--B纵剖面图兼作说明书摘要附图(其中换热器未作剖视),图4是图3的C-C剖面图。图中阿拉伯数字序号所标注的部件或部位分别是:(1)排烟口,(2)炉体上盖,(3)风机,(4)引风盒,(5)托风机板,(6)换热器,(7)炉上体左侧板,(8)炉上体右侧板,(9)控制面版,(10)炉上体前门板的上部份,(11)(12)(13)(14)进出水口,(15)炉上体前门板的下部分,(16)炉下体左侧板,(17)炉下体右侧板,(18)燃烧器,(19)燃烧器中心通孔,(20)燃烧室,(21)气化器铝圈,(22)输气管,(23)电气件安置区,(24)炉下体地脚,(25)炉下体前门,(26)炉下体后身板,(27)炉下体底板;F是炉上体与炉下体的分界线。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用金属薄板制作炉上体的左右侧板(7)(8),该左右侧板上制有对称的通孔、容换热器进出水口(11)(12)(13)(14)穿过,再拴接用金属薄板制作的炉上体的前门板(10)(15)及后身板,就固定了换热器(6);在换热器(6)的顶面制有金属板制作的托风机盘(5),该托风机盘(5)制有通风中孔,风机(3)和引风盒(4)的组合拴接在托风机盘(5)上面;金属板制作炉上体上盖(2),该炉体上盖制有通风孔、容风机出风管穿过。2、用金属薄板制作炉下体的左右侧板(16)(17)、前门(25)、后身板(26)、炉体底板(27),该炉体底板(27)上制有进风孔;金属板制作的地脚(24)焊接炉体底板(27)的底面。照图拴接左右侧板(16)(17)、后身板(26)底板(27),再将事先已经组装好的气化器(21)、燃烧器(18)等置入炉下体内,使燃烧室(20)置于换热器(6)的正中下方;将电磁泵阀等按照设计连接在电气件安置区(23);检验试验无误,拴接前门(25)。3、将组装好的炉上体落座于组装好的炉下体,燃烧室(20)置于换热器(6)的正中下方;当整体安装于水循环系统后,炉下体可以抽出推入,方便现场快速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其特征在于:将换热器(6)置于炉上体;将气化器(21)、燃烧器(18)及点火感应针、电磁泵、输气管集中置于炉下体;炉上体落座于炉下体,燃烧室(20)置于换热器(6)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分体式燃醇热水炉,其特征在于:将换热器(6)置于炉上体;将气化器(21)、燃烧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常宝
申请(专利权)人:高常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