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3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角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所述支撑座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壳、支撑座、检测设备本体、电机、第一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条、凹槽、压板、第一手轮和第二螺纹杆,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桌板上进行操作,同时能够调节检测设备本体的高度,解决了现有位置角度检测用具不方便固定和不可调节高度的问题,该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具备方便固定和可调节操作高度等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
本技术涉及角度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
技术介绍
角度的数学概念是两条相交直线中的任何一条与另一条相叠合时必须转动的量的量度,转动在这两条直线的所在平面上并绕交点进行,扭簧加工企业通常需要借助多个检测器具或者单个结构复杂的器具对生产的扭簧进行角度检测以判断其是否为合格产品,但是现有的角度检测器具在使用时通常是直接放置在操作台上,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装置不稳,影响检测结果,而如果使用螺栓固定,又不方便整个设备的移动,同时现有的角度检测装置不方便调节操作高度,这就不方便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具备方便固定和可调节操作高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位置角度检测用具不方便固定和不可调节高度的问题。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所述支撑座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远离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的顶部并与检测设备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压板,所述固定壳的底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固定壳并与压板固定连接。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孔,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能够便于第二螺纹杆的使用。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条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两侧的螺纹相反,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螺纹套的移动,通过设置开口,能够便于支撑条的安装。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支撑座内壁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顶部与支撑条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条远离螺纹套的一端与检测设备本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轴承,能够便于第一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便于支撑条的使用。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支撑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检测设备本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远离检测设备本体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的内腔,通过设置限位盒和限位架,能够限制检测设备本体的移动范围。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限位盒远离支撑座一侧的顶部设置第二手轮,两个第二手轮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第二手轮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盒的内腔并与限位架接触,所述限位盒远离支撑座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螺纹杆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孔,通过设置第二手轮,能够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三螺纹杆,通过设置第三螺纹杆,能够起到固定限位架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孔,能够便于第三螺纹杆的使用。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中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盒接触,所述限位盒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架配合使用的通孔,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避免限位架从限位盒中脱离,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限位架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壳、支撑座、检测设备本体、电机、第一螺纹杆、螺纹套、支撑条、凹槽、压板、第一手轮和第二螺纹杆,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桌板上进行操作,同时能够调节检测设备本体的高度,解决了现有位置角度检测用具不方便固定和不可调节高度的问题,该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具备方便固定和可调节操作高度等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能够便于第二螺纹杆的使用,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螺纹套的移动,通过设置开口,能够便于支撑条的安装,通过设置轴承,能够便于第一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便于支撑条的使用,通过设置限位盒和限位架,能够限制检测设备本体的移动范围,通过设置第二手轮,能够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三螺纹杆,通过设置第三螺纹杆,能够起到固定限位架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孔,能够便于第三螺纹杆的使用,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避免限位架从限位盒中脱离,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限位架的安装。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固定壳;2、支撑座;3、检测设备本体;4、电机;5、第一螺纹杆;6、螺纹套;7、支撑条;8、凹槽;9、压板;10、第一手轮;11、第二螺纹杆;12、防滑垫;13、第一螺纹孔;14、滑块;15、滑槽;16、开口;17、限位盒;18、限位架;19、第二手轮;20、第三螺纹杆;21、第二螺纹孔;22、限位块;2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包括固定壳1,固定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3,支撑座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7,支撑条7远离螺纹套6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2的顶部并与检测设备本体3活动连接,固定壳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内腔设置有压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3),所述支撑座(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远离螺纹套(6)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2)的顶部并与检测设备本体(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壳(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腔设置有压板(9),所述固定壳(1)的底部且位于凹槽(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手轮(10),所述第一手轮(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顶部贯穿固定壳(1)并与压板(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3),所述支撑座(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远离螺纹套(6)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2)的顶部并与检测设备本体(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壳(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腔设置有压板(9),所述固定壳(1)的底部且位于凹槽(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手轮(10),所述第一手轮(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顶部贯穿固定壳(1)并与压板(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所述凹槽(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壳(1)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11)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角度检测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4),所述支撑座(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14)配合使用的滑槽(15),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条(7)配合使用的开口(16),所述第一螺纹杆(5)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秀宝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卓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