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8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外侧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一级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级进油口,所述壳体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泄压盖,所述密封圈外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调节螺杆,所调节螺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自调压阀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空气阀杆。该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结合原有平衡阀所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改进,对内部阀芯的制作工艺进行大幅简化,在保证其所具备的正常工作使用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降低了内部结构的复杂情况,从而减少了整体的生产成本,从而扩大了整体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
本技术涉及平衡阀
,具体为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
技术介绍
平衡阀是一种特殊功能的阀门,阀门本身无特殊之处,只在于使用功能和场所有区别,在某些行业中,由于介质在管道或容器的各个部分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或流量差,为减小或平衡该差值,在相应的管道或容器之间安设阀门,用以调节两侧压力的相对平衡,或通过分流的方法达到流量的平衡,该阀门就叫平衡阀。然而现有市场上已有的平衡阀大多存在着整体结构过于传统,采用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整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造成整体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内部整体的结构密封性较为一般,容易在实际应用正常使用工作中发生漏油的情况,以至于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较为普通,同时内部阀芯的平衡机构较为复杂,并不可通过手动对其进行稳定高效的外部调节工作,进而使得整体的使用功能性受到较大限制,导致整体适用范围较窄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整体结构过于传统,采用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整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造成整体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内部整体的结构密封性较为一般,容易在实际应用正常使用工作中发生漏油的情况,以至于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较为普通,同时内部阀芯的平衡机构较为复杂,并不可通过手动对其进行稳定高效的外部调节工作,进而使得整体的使用功能性受到较大限制,导致整体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外侧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一级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级进油口,所述壳体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泄压盖,所述壳体一侧的边侧位置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阀盖,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自调压阀杆,所述壳体内侧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三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所述密封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密封圈外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调节螺杆,所调节螺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自调压阀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空气阀杆。优选的,所述壳体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密封圈在壳体与紧固螺栓之间与壳体无缝连接,并采用橡胶材质,且一级进油口和三级进油口开设在壳体两侧的相对应位置,二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开设在壳体两侧的相对应位置。优选的,所述一级进油口、二级进油口、三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均通向壳体内部,并规格均相同,且二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在壳体外部的开设位置与自调压阀杆在壳体内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径尺寸与调节螺栓的内径尺寸相吻合,且调节螺杆的外部螺纹与调节螺栓的内部螺纹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空气阀杆穿过自调压阀杆与调压阀块之间固定连接,且调压阀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芯,同时阀芯在壳体内部的安装位置与一级进油口和三级进油口在壳体两侧的开设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阀芯内部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平衡阀杆,所述阀芯内部的另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密封调压弹簧,且平衡阀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平衡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结合原有平衡阀所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改进,对内部阀芯的制作工艺进行大幅简化,在保证其所具备的正常工作使用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降低了内部结构的复杂情况,从而减少了整体的生产成本;2.该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通过在内部与外部对应设置多个能够稳定增强整体结构密封性的密封圈,有效提升了该平衡阀内外整体在实际应用正常使用工作中的结构密封性,减少了整体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漏油情况的几率,并通过设置紧固螺栓,使该平衡阀整体更加方便进行使用必须的拆装工作,有效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3.该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通过将内部阀芯偏向更加简洁化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通过内部增设的弹簧调压机构更加快速的实现平衡效果,有效丰富了整体的使用功能性,从而扩大了整体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密封圈;3、一级进油口;4、二级进油口;5、泄压盖;6、紧固螺栓;7、调节螺杆;8、调节螺栓;9、出油口;10、阀盖;11、自调压阀杆;12、三级进油口;13、四级进油口;14、空气阀杆;15、调压阀块;16、阀芯;17、平衡阀杆;18、平衡弹簧;19、密封调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包括壳体1、密封圈2、一级进油口3、二级进油口4、泄压盖5、紧固螺栓6、调节螺杆7、调节螺栓8、出油口9、阀盖10、自调压阀杆11、三级进油口12、四级进油口13和空气阀杆14,壳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2,壳体1外侧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一级进油口3,壳体1外侧的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级进油口4,壳体1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泄压盖5,壳体1一侧的边侧位置开设有出油口9,壳体1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阀盖10,壳体1内部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自调压阀杆11,壳体1内侧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三级进油口12和四级进油口13,密封圈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6,密封圈2外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调节螺杆7,所调节螺杆7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栓8,自调压阀杆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空气阀杆14;进一步的,壳体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密封圈2在壳体1与紧固螺栓6之间与壳体1无缝连接,并采用橡胶材质,且一级进油口3和三级进油口12开设在壳体1两侧的相对应位置,二级进油口4和四级进油口13开设在壳体1两侧的相对应位置,保证了整体的结构的合理稳定性;进一步的,一级进油口3、二级进油口4、三级进油口12和四级进油口13均通向壳体1内部,并规格均相同,且二级进油口4和四级进油口13在壳体1外部的开设位置与自调压阀杆11在壳体1内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确保了该平衡阀在实际应用正常使用工作的过程中均有较好的流畅性;进一步的,调节螺杆7的外径尺寸与调节螺栓8的内径尺寸相吻合,且调节螺杆7的外部螺纹与调节螺栓8的内部螺纹相匹配,能够通过调节螺栓8从外部对壳体1内部所安装阀芯16进行稳定高效的调压工作;进一步的,空气阀杆14穿过自调压阀杆11与调压阀块15之间固定连接,且调压阀块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芯16,同时阀芯16在壳体1内部的安装位置与一级进油口3和三级进油口12在壳体1两侧的开设位置相对应,提升了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进一步的,阀芯16内部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外侧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一级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级进油口,所述壳体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泄压盖,所述壳体一侧的边侧位置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阀盖,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自调压阀杆,所述壳体内侧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三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所述密封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密封圈外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调节螺杆,所调节螺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自调压阀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空气阀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外侧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一级进油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另一侧位置开设有二级进油口,所述壳体上端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泄压盖,所述壳体一侧的边侧位置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阀盖,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自调压阀杆,所述壳体内侧的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三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所述密封圈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密封圈外部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调节螺杆,所调节螺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自调压阀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空气阀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的高承压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密封圈在壳体与紧固螺栓之间与壳体无缝连接,并采用橡胶材质,且一级进油口和三级进油口开设在壳体两侧的相对应位置,二级进油口和四级进油口开设在壳体两侧的相对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维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