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注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78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注液泵,包括料桶,用于装载目标液体;泵体,用于中转目标液体,泵体包括内腔,内腔的顶部低于料桶的底部,内腔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料桶连通;转阀芯,安装在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接处,用于控制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启闭。本申请通过机械注液泵可以将料桶内的目标液体定量且稳定地流入泵体的内腔,通过转阀芯的旋转,切换到目标液体从内腔流出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注液泵
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机械注液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注电液泵由负压吸入电液,导致计量不准确;在吸电液时,气缸向后运动带动活塞向后拉产生负压,吸液口处的阀芯受吸力往上升起,阀芯上的弹簧收缩,电液吸入泵体,同时出液口的阀芯会感受到吸力往下走,阀芯上的弹簧弹开,阀芯堵住了出液口,在注电液时,气缸向前运动推动活塞前行,泵体内的电液冲开堵住出液口的阀芯,阀芯上的弹簧受压力收缩,电液排出泵体,同时吸液口的阀芯也会感到压力往下走,弹簧弹开,堵住吸液口,因此,控制电液吸注的量,都是由活塞密封性产生的负压来控制,而活塞频繁的来回运动,时间久了之后,密封圈和活塞都会磨损影响密封性能,从而导致电液吸注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注液泵,能够在无需活塞往复抽拉的前提下实现目标液体的定量输送。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机械注液泵,包括:料桶,用于装载目标液体;泵体,用于中转目标液体,所述泵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低于所述料桶的底部,所述内腔的下方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料桶连通;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启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内腔的顶部,用于限定所述内腔的容量;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所述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内腔的深度。<br>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为通孔圆柱结构,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活塞套的通孔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阀芯设置有进液孔和排液孔,所述进液孔将所述转阀芯的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面与所述转阀芯的外周侧面贯穿相通,所述排液孔将所述转阀芯的中部的外周侧面贯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为通孔结构,所述安装套安装于所述泵体的顶部外侧,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孔与所述出液口接通;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连接,所述注液管的顶部中心与所述安装套的中心形成容纳部,所述注液管的中心设置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注液嘴用于将目标液体排出;弹簧阀芯,所述弹簧阀芯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弹力件,所述弹力件套设于所述弹簧阀芯外,所述弹力件用于使所述弹簧阀芯封闭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孔;转阀套,所述转阀套为通孔圆柱结构,所述转阀套安装于所述进液口内,所述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转阀套的内部通孔内,所述转阀芯与所述转阀套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阀套的靠近所述活塞腔的一侧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转阀套的内部通孔与所述活塞腔接通;所述转阀套的靠近所述安装套的一侧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转阀套的内部通孔与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孔接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腔远离所述进液口的一侧设置旋转口,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阀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旋转口,所述转轴用于带动所述转阀芯旋转。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凸伸出所述旋转口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臂用于带动所述转轴旋转。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湿杯,所述湿杯为通孔结构,所述湿杯安装于所述泵体的顶部外侧,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湿杯的通孔,所述湿杯用于装载润滑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圈组件,所述密封圈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湿杯与所述活塞套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圆周,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剂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湿杯的接触面渗漏进入所述活塞套的内部通孔;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湿杯的外圆周与所述活塞腔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防止目标液体从所述湿杯与所述泵体的接触面渗漏;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转阀套的外圆周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防止目标液体从所述转阀套与所述泵体的接触面渗漏;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转阀芯的外圆周与所述转阀套的内部通孔之间,所述第四密封圈用于防止目标液体从所述转阀芯与所述转阀套的接触面渗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机械注液泵,包括料桶,用于装载目标液体;泵体,用于中转目标液体;所述泵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低于所述料桶的底部,所述内腔的下方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料桶连通,能够在无需活塞往复抽拉的前提下实现目标液体的定量输送;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启闭;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内腔的顶部,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为通孔圆柱结构,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活塞套的通孔内,所述活塞杆用于限定所述内腔的容量;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所述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内腔的深度。通过设定好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内腔的深度之后,目标液体从所述料桶可自然流入到所述内腔,摆动所述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带动所述转轴和转阀芯在所述转阀套内旋转,所述排液孔将所述内腔与所述出液口接通,目标液体经过所述排液孔与所述出液口,将所述弹簧阀芯冲开,目标液体从所述注液嘴流出,解决目标液体在流入内腔过程中因密封性能影响气压而导致注液量不准确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机械注液泵的电液流出所述内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B-B的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泵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机械注液泵的电液流入所述内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C-C的剖面图;图1至图6中:1、料桶;2、泵体;21、内腔;211、进液口;212、出液口;213、活塞腔;214、旋转口;3、转阀芯;31、进液孔;32、排液孔;4、活塞杆;5、调节器;6、活塞套;7、安装套;71、容纳部;8、注液管;81、注液嘴;9、弹簧阀芯;10、弹力件;11、转阀套;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2、旋转臂;13、湿杯;14、密封圈组件;141、第一密封圈;142、第二密封圈;143、第三密封圈;144、第四密封圈;1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桶,用于装载目标液体;/n泵体,用于中转目标液体,所述泵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低于所述料桶的底部,所述内腔的下方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料桶连通;/n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桶,用于装载目标液体;
泵体,用于中转目标液体,所述泵体包括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低于所述料桶的底部,所述内腔的下方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料桶连通;
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内腔的顶部,用于限定所述内腔的容量;
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所述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内腔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为通孔圆柱结构,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活塞套的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阀芯设置有进液孔和排液孔,所述进液孔将所述转阀芯的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面与所述转阀芯的外周侧面贯穿相通,所述排液孔将所述转阀芯的中部的外周侧面贯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注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为通孔结构,所述安装套安装于所述泵体的底部外侧,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孔与所述出液口接通;
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连接,所述注液管的顶部中心与所述安装套的中心形成容纳部,所述注液管的中心设置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注液嘴用于将目标液体排出;
弹簧阀芯,所述弹簧阀芯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
弹力件,所述弹力件套设于所述弹簧阀芯外,所述弹力件用于使所述弹簧阀芯封闭所述安装套的内部通孔;
转阀套,所述转阀套为通孔圆柱结构,所述转阀套安装于所述进液口内,所述转阀芯安装在所述转阀套的内部通孔内,所述转阀芯与所述转阀套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锋王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