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锁及其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9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锁及其传动结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包括锁壳、传动件及滑动件;机械锁包括锁芯、锁杆及以上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由此可知,扭动锁芯,带动转动件在锁壳内转动,由于转动件与滑动件传动配合,因此,转动件发生转动时,会带动滑动件在滑槽内移动,使得滑动件上的锁杆能够插入门孔中,从而完成机械锁的锁门操作。当滑动件上的锁杆插入门孔中时,转动件上的第二抵触部紧紧抵触在第一抵触部上,使得滑动件与锁杆呈锁止状态,避免滑动件与转动件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锁杆因外界震动而发生抖动,如此,有利于机械锁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锁及其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锁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锁及其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机械锁通常包括锁芯与锁杆,通过锁芯,直接或者间接带动锁杆运动,从而完成机械锁的锁定或解锁操作。传统的机械锁在锁定时,锁杆很容易受到外界震动而发生抖动,比如,公交车投币箱的箱门机械锁。当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车体的颠簸会带给箱门机械锁震动,产生的震动导致锁杆在机械锁内上下抖动,这样,很容易导致箱门机械锁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机械锁及其传动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锁杆在机械锁锁定状态时,因外界震动而发生抖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包括:锁壳,所述锁壳上设有滑槽;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转动件用于安装锁芯;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传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用于安装锁杆,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滑动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插入门孔时,所述第二抵触部与所述第一抵触部抵触配合。上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扭动锁芯,带动转动件在锁壳内转动,由于转动件与滑动件传动配合,因此,转动件发生转动时,会带动滑动件在滑槽内移动,使得滑动件上的锁杆能够插入门孔中,从而完成机械锁的锁门操作。当滑动件上的锁杆插入门孔中时,转动件上的第二抵触部紧紧抵触在第一抵触部上,使得滑动件与锁杆呈锁止状态,避免滑动件与转动件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锁杆因外界震动而发生抖动,如此,有利于机械锁稳定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转动齿轮,所述滑动件上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的凹槽,所述转动齿轮的齿根与所述凹槽啮合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齿轮的其中一个齿根为所述第二抵触部,且所述第二抵触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齿轮的其余齿根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内设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第一抵触部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内设有安装凸台,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安装槽套在所述安装凸台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台上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部限位配合的第四限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用于穿入所述锁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一种机械锁,包括锁芯、锁杆及以上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所述锁芯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锁杆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上述的机械锁,采用以上的机械锁,扭动锁芯,带动转动件在锁壳内转动,由于转动件与滑动件传动配合,因此,转动件发生转动时,会带动滑动件在滑槽内移动,使得滑动件上的锁杆能够插入门孔中,从而完成机械锁的锁门操作。当滑动件上的锁杆插入门孔中时,转动件上的第二抵触部紧紧抵触在第一抵触部上,使得滑动件与锁杆呈锁止状态,避免滑动件与转动件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锁杆因外界震动而发生抖动,如此,有利于机械锁稳定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杆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插孔与第二固定孔,所述锁杆插入所述插孔时,固定件分别穿入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滑动件结构一视角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滑动件结构另一视角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抵触部、第二抵触部及第一限位部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锁壳结构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机械锁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锁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机械锁的传动结构,110、锁壳,111、滑槽,112、第一限位部,113、第二限位部,114、安装凸台,1141、第三限位部,115、第一安装孔,116、固定座,117、第一壳体,1171、卡扣件,118、第二壳体,1181、卡孔,120、转动件,121、第二抵触部,122、安装槽,123、第四限位部,124、第二安装孔,130、滑动件,131、第一抵触部,132、凹槽,133、第二固定孔,134、插孔,135、滑动部,136、固定部,200、锁芯,300、锁杆,310、第一固定孔,320、固定件,400、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图3及图8,一种机械锁的传动结构100,包括锁壳110、转动件120及滑动件130。锁壳110上设有滑槽111。转动件120可转动地装设在锁壳110内,转动件120用于安装锁芯200。滑动件130与滑槽111滑动配合,且滑动件130与转动件120传动配合,滑动件130用于安装锁杆300,滑动件130上设有第一抵触部131。转动件120上设有第二抵触部121。滑动件130用于将锁杆300插入门孔时,第二抵触部121与第一抵触部131抵触配合。上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100,扭动锁芯200,带动转动件120在锁壳110内转动,由于转动件120与滑动件130传动配合,因此,转动件120发生转动时,会带动滑动件130在滑槽111内移动,使得滑动件130上的锁杆300能够插入门孔中,从而完成机械锁的锁门操作。当滑动件130上的锁杆300插入门孔中时,转动件120上的第二抵触部121紧紧抵触在第一抵触部131上,使得滑动件130与锁杆300呈锁止状态,避免滑动件130与转动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壳,所述锁壳上设有滑槽;/n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转动件用于安装锁芯;及/n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传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用于安装锁杆,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滑动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插入门孔时,所述第二抵触部与所述第一抵触部抵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所述锁壳上设有滑槽;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转动件用于安装锁芯;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动件传动配合,所述滑动件用于安装锁杆,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滑动件用于将所述锁杆插入门孔时,所述第二抵触部与所述第一抵触部抵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转动齿轮,所述滑动件上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的凹槽,所述转动齿轮的齿根与所述凹槽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的其中一个齿根为所述第二抵触部,且所述第二抵触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齿轮的其余齿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内设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第一抵触部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锁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映彪王宇伸唐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