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爽专利>正文

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623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上端固定有屋檐,所述屋檐的一侧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在屋檐的下端,所述引水槽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引水槽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方形漏斗,所述方形漏斗内设有漂浮机构,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和方形漏斗的下端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将屋檐上的雨水汇聚并集中排出,避免了雨水受风吹影响易对墙体造成侵蚀,有效的保护了墙体,维持了墙体的美观,且方便对杂物进行拦截并对杂质进行过滤,防阻塞性能好,排水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檐口防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檐口就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檐口”又被常被误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坡屋顶的檐口主要分为挑檐和包檐两种。现有檐口在雨水滴落后,受风吹等影响会让雨水飘落在墙体上,对墙体进行侵蚀,且容易冲刷墙体表面的涂料等,影响墙体的美观,现有的部分檐口会通过设置引水槽和排水管对雨水进行收集排放,但排水管容易被杂物阻塞,使雨水积存,存在排水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上端固定有屋檐,所述屋檐的一侧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在屋檐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一侧设有引水槽(3),所述引水槽(3)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端固定在屋檐(2)的下端,所述引水槽(3)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引水槽(3)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放置有方形漏斗(18),所述方形漏斗(18)内设有漂浮机构,所述安装槽(17)内的底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上端和方形漏斗(18)的下端相互对应,所述连接管(14)的下端贯穿引水槽(3)并延伸至引水槽(3)的下端,所述连接管(14)的下端固定有输水管(5),所述房体(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一侧设有引水槽(3),所述引水槽(3)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端固定在屋檐(2)的下端,所述引水槽(3)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引水槽(3)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放置有方形漏斗(18),所述方形漏斗(18)内设有漂浮机构,所述安装槽(17)内的底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上端和方形漏斗(18)的下端相互对应,所述连接管(14)的下端贯穿引水槽(3)并延伸至引水槽(3)的下端,所述连接管(14)的下端固定有输水管(5),所述房体(1)的一侧固定有和输水管(5)对应的排水管(7),所述输水管(5)的下端连接在对应的排水管(7)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水槽(3)上端的筛网(4),所述引水槽(3)内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板(10),所述筛网(4)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插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崔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