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5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包括钢套管、密封环板和钢扪板,所述钢套管为圆柱筒状,两端均为开敞,其上端设有环状飞边;该钢套管的直径大于降水井,能够套接在所述降水井上;所述钢扪板为圆盘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口;所述密封环板为圆环状,其宽度与所述飞边的宽度相当;该密封环板置于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之间;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封堵降水井口,防止出现漏水问题,而且,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针对施工完成后的降水井进行防水的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大都会使用降水井来排除基坑或凹地内的积水。当地基施工完成后,需要将降水井进行封堵,防止出现漏水问题。目前,对降水井的封堵大都是直接用混凝土将降水井填满,再在井口焊接钢板。此种方法不仅施工较为繁杂,影响施工效率,而且,对于周边环境复杂、地下水位较高或者下穿河道的地下通道结构,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因此,急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降水井出现漏水问题,而且,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包括钢套管、密封环板和钢扪板,所述钢套管为圆柱筒状,两端均为开敞,其上端设有环状飞边;该钢套管的直径大于降水井,能够套接在所述降水井上,并置于结构底板中;所述钢扪板为圆盘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口;所述密封环板为圆环状,其宽度与所述飞边的宽度相当;该密封环板置于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之间;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中部的外周上设有止水法兰环板;该止水法兰环板与所述钢套管之间设有止水胶。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管下部的外周设有防水层。进一步的,所述降水井上端口周围的结构底板中设有下陷的洞口,使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口位于该洞口内,并在该洞口内填满防水混凝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封堵降水井口,防止出现漏水问题,而且,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飞边;2-洞口;3-钢扪板;4-螺栓;5-密封环板;6-止水胶;7-止水法兰环板;8-钢套管;9-防水卷材;10-结构底板;11-保护层;12-垫层;13-降水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包括钢套管8、密封环板5和钢扪板3,所述钢套管8为圆柱筒状,两端均为开敞,其上端设有环状飞边1。该钢套管8的直径大于降水井13,可置于结构底板10内,并套接在所述降水井13上。所述钢扪板3为圆盘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钢套管8的上端口,并通过多个螺栓4与所述飞边1紧固相连。所述密封环板5为圆环状,可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其内径与所述钢套管8内径相当,其宽度与所述飞边1的宽度相当,置于所述钢扪板3与所述飞边1之间,起到密封作用。优选的,所述螺栓4为高强度螺栓,并预先焊接在所述飞边1上。所述钢套管8高度1/2处的外周上,焊装止水法兰环板7,并在该止水法兰环板7与所述钢套管8之间密贴止水胶6,可阻断钢套管8外侧的地下水向上渗流。优选的,该止水胶6为膨胀止水胶,提供防水功能。所述钢套管8下部设有防水层,可阻断结构底部的地下水向上渗流,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该防水层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保护层11、防水卷材9和垫层12。其中,所述保护层11为细石混凝土;所述防水卷材9为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防水卷材;所述垫层12为防水混凝土。所述降水井13上端口周围的结构底板10上设有预留的洞口2,可使所述钢套管8的上端口位于该洞口2内,并在该洞口2内填满防水混凝土,增强防水效果。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在基坑等施工过程中将钢套管预先套接在所述降水井上,并在钢套管上焊装止水法兰环板。同时,在钢套管底部进行保护层的安装和施工。待基坑施工结束后,将降水井上部割除,使降水井的上端口低于钢套管的上端口,然后,将会密封环板和钢扪板安装到钢套管的上端口,将降水井完全封闭。本技术可以使降水井的封闭操作更加方便和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多重防护措施,可极大的提高防水效果,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防水需求。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钢套管、密封环板和钢扪板,所述钢套管为圆柱筒状,两端均为开敞,其上端设有环状飞边;该钢套管的直径大于降水井,能够套接在所述降水井上,并置于结构底板中;所述钢扪板为圆盘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口;所述密封环板为圆环状,其宽度与所述飞边的宽度相当;该密封环板置于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之间;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井防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钢套管、密封环板和钢扪板,所述钢套管为圆柱筒状,两端均为开敞,其上端设有环状飞边;该钢套管的直径大于降水井,能够套接在所述降水井上,并置于结构底板中;所述钢扪板为圆盘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钢套管的上端口;所述密封环板为圆环状,其宽度与所述飞边的宽度相当;该密封环板置于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之间;所述钢扪板与所述飞边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晨希蒋辰朱同付徐龙清黄佳徐隽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