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43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其可有效降低轴承箱内部温度,对传动齿轮结构进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延长高炉鼓风机使用寿命;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转轴、联轴器、轴承箱、转盘和风箱,风箱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风箱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转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轴承箱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还包括储油箱、循环泵、注油管、回油管、换热管、盛水箱和连通管,支撑底座包括顶板、底板和三组竖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炉炼铁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是一种用于向炼铁高炉内鼓入空气的设备,其在高炉炼铁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转轴、联轴器、轴承箱、转盘和风箱,所述风箱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电动机和轴承箱的底端均与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所述风箱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风箱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均与第一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联轴器的左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右端与轴承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轴承箱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左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右端自风箱的左端穿过风箱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所述转轴的右端与转盘的左端连接,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所述轴承箱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现有的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使用时,启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轴承箱传动后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风叶转动,将空气通过进风口鼓入,通过出风口鼓出至炼铁高炉内即可;现有的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使用中发现,轴承箱内传动齿轮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摩擦生热,长时间运行会使轴承箱内温度过高,温度过高时会对传动齿轮结构磨损较大,使炼铁高炉鼓风机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轴承箱内部温度,对传动齿轮结构进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延长高炉鼓风机使用寿命的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转轴、联轴器、轴承箱、转盘和风箱,所述风箱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电动机和轴承箱的底端均与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所述风箱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风箱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均与第一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联轴器的左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右端与轴承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轴承箱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左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右端自风箱的左端穿过风箱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所述转轴的右端与转盘的左端连接,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所述轴承箱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还包括储油箱、循环泵、注油管、回油管、换热管、盛水箱和连通管,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顶板、底板和三组竖撑,所述三组竖撑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端连接,所述三组竖撑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内设置有第四工作腔,所述循环泵设置于第三工作腔内,所述换热管设置于第四工作腔内,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注油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注油管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和轴承箱的底壁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所述回油管的输入端自轴承箱的前端穿过轴承箱的前侧壁并伸入至轴承箱内,所述回油管的输出端自盛水箱的顶端穿过盛水箱的顶壁并与换热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输出端与连通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通管的输出端自储油箱的左端穿过储油箱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三工作腔内。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还包括排风机和排风喇叭口,所述排风机的底端与储油箱的顶端连接,所述排风喇叭口设置于第三工作内顶部,所述排风机的输入端与排风喇叭口的输出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压力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储油箱的左端设置有补油管和排油管,所述补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盛水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干燥剂放置架,所述干燥剂放置架上设置有干燥剂。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所述储油箱和盛水箱的前端均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透明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高炉鼓风机运行时间较长,轴承箱内部温度较高时,通过循环泵将储油箱内机油加压后通过注油管注入至轴承箱,轴承箱内机油因压力过大通过回油管进行回流,机油进入至换热管内,盛水箱内水温较低,机油温度较高,从而机油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传递给水,使机油的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机油通过连通管后回流至储油箱内,以此往复循环,使轴承箱内温度降低,从而使传动齿轮结构在较适宜的油温下运行,减少了对传动齿轮的磨损,对传动齿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高炉鼓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换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电动机;2、转轴;3、联轴器;4、轴承箱;5、转盘;6、风箱;7、排风口;8、进风口;9、风叶;10、储油箱;11、循环泵;12、注油管;13、回油管;14、换热管;15、盛水箱;16、连通管;17、顶板;18、底板;19、竖撑;20、排风机;21、排风喇叭口;22、控制阀;23、压力表;24、过滤网;25、第一开关阀;26、第二开关阀;27、第三开关阀;28、第四开关阀;29、干燥剂放置架;30、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1、转轴2、联轴器3、轴承箱4、转盘5和风箱6,风箱6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电动机1和轴承箱4的底端均与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风箱6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7,风箱6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8,进风口8和排风口7均与第一工作腔内部相通,电动机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3的左端连接,联轴器3的右端与轴承箱4的输入端连接,轴承箱4的输出端与转轴2的左端连接,转轴2的右端自风箱6的左端穿过风箱6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转轴2的右端与转盘5的左端连接,转盘5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9,轴承箱4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还包括储油箱10、循环泵11、注油管12、回油管13、换热管14、盛水箱15和连通管16,支撑底座包括顶板17、底板18和三组竖撑19,三组竖撑19的顶端均与顶板17的底端连接,三组竖撑19的底端均与底板18的顶端连接,储油箱10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盛水箱15内设置有第四工作腔,循环泵11设置于第三工作腔内,换热管14设置于第四工作腔内,循环泵11的输出端与注油管12的输入端连通,注油管12的输出端穿过顶板17和轴承箱4的底壁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回油管13的输入端自轴承箱4的前端穿过轴承箱4的前侧壁并伸入至轴承箱4内,回油管13的输出端自盛水箱15的顶端穿过盛水箱15的顶壁并与换热管14的输出端连通,换热管14的输出端与连通管16的输入端连通,连通管16的输出端自储油箱10的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1)、转轴(2)、联轴器(3)、轴承箱(4)、转盘(5)和风箱(6),所述风箱(6)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电动机(1)和轴承箱(4)的底端均与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所述风箱(6)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7),所述风箱(6)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8),所述进风口(8)和排风口(7)均与第一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3)的左端连接,所述联轴器(3)的右端与轴承箱(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轴承箱(4)的输出端与转轴(2)的左端连接,所述转轴(2)的右端自风箱(6)的左端穿过风箱(6)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所述转轴(2)的右端与转盘(5)的左端连接,所述转盘(5)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9),所述轴承箱(4)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箱(10)、循环泵(11)、注油管(12)、回油管(13)、换热管(14)、盛水箱(15)和连通管(16),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顶板(17)、底板(18)和三组竖撑(19),所述三组竖撑(19)的顶端均与顶板(17)的底端连接,所述三组竖撑(19)的底端均与底板(18)的顶端连接,所述储油箱(10)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15)内设置有第四工作腔,所述循环泵(11)设置于第三工作腔内,所述换热管(14)设置于第四工作腔内,所述循环泵(11)的输出端与注油管(1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注油管(1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17)和轴承箱(4)的底壁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所述回油管(13)的输入端自轴承箱(4)的前端穿过轴承箱(4)的前侧壁并伸入至轴承箱(4)内,所述回油管(13)的输出端自盛水箱(15)的顶端穿过盛水箱(15)的顶壁并与换热管(1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管(14)的输出端与连通管(1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通管(16)的输出端自储油箱(10)的左端穿过储油箱(10)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三工作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炼铁高炉鼓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机(1)、转轴(2)、联轴器(3)、轴承箱(4)、转盘(5)和风箱(6),所述风箱(6)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电动机(1)和轴承箱(4)的底端均与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所述风箱(6)的顶端设置有排风口(7),所述风箱(6)的右端设置有进风口(8),所述进风口(8)和排风口(7)均与第一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3)的左端连接,所述联轴器(3)的右端与轴承箱(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轴承箱(4)的输出端与转轴(2)的左端连接,所述转轴(2)的右端自风箱(6)的左端穿过风箱(6)的左端壁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所述转轴(2)的右端与转盘(5)的左端连接,所述转盘(5)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风叶(9),所述轴承箱(4)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箱(10)、循环泵(11)、注油管(12)、回油管(13)、换热管(14)、盛水箱(15)和连通管(16),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顶板(17)、底板(18)和三组竖撑(19),所述三组竖撑(19)的顶端均与顶板(17)的底端连接,所述三组竖撑(19)的底端均与底板(18)的顶端连接,所述储油箱(10)内设置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盛水箱(15)内设置有第四工作腔,所述循环泵(11)设置于第三工作腔内,所述换热管(14)设置于第四工作腔内,所述循环泵(11)的输出端与注油管(1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注油管(1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17)和轴承箱(4)的底壁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所述回油管(13)的输入端自轴承箱(4)的前端穿过轴承箱(4)的前侧壁并伸入至轴承箱(4)内,所述回油管(13)的输出端自盛水箱(15)的顶端穿过盛水箱(15)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亮杜东婵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