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42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涉及干细胞分离技术领域,所述设备包括支撑架、粉碎过滤箱、分离箱以及保温室,所述分离箱固定连接在粉碎过滤箱的下方,所述保温室固定设置于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的外部,并与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之间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用于盛装温水,所述保温室外部架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粉碎过滤箱为筒状结构,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延伸出底部并与分离箱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过滤箱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粉碎过滤箱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有箱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结构复杂,价格高,不易清洗,提取出的脐带干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干细胞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脐带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它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它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有的脐带干细胞分离方法包括密度梯度离心技术、选择性细胞凝集和利用细胞表面标志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其中利用细胞表面标志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多样性,利用不同抗体的合理组合,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又包括细胞溶解法、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平面粘附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离法;上述脐带干细胞分离方法中,利用细胞表面标志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由于分离纯度高、分离效果好而更有应用潜能,但大部分分离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或繁复的步骤,不易普及。现有技术中提取干细胞的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高,并且由于切割刀具过大,组织体积较小,在对组织的剪切过程中,难以均匀切割,还会造成大量细胞的损伤,降低了脐带干细胞的存活率;同时由于设备为一体结构,清洁较为困难,刀具上易残留组织影响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结构复杂,价格高,不易清洗,提取出的脐带干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支撑架、粉碎过滤箱、分离箱以及保温室,所述分离箱固定连接在粉碎过滤箱的下方,所述保温室固定设置于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的外部,并与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之间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用于盛装温水,所述保温室外部架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粉碎过滤箱为筒状结构,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延伸出底部并与分离箱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过滤箱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粉碎过滤箱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进气口、转动电机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孔的固定柱;所述粉碎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通过转轴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粉碎筒与粉碎过滤箱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粉碎筒为筒状结构,其顶部设置有用于投料的环形通孔,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二出料管,所述粉碎筒的底部和筒壁均为第一过滤网,所述粉碎筒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切割刀。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有内螺纹并延伸出粉碎筒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料管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一具有外螺纹的密封盖,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箱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的第二入料口,其底部活动套接有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箱,所述分离箱内部设置有三层滤膜,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过滤膜、第二过滤膜和第三过滤膜。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75-0.5mm,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5-1.0cm,所述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的滤孔直径为220-350nm,所述第三过滤膜的滤孔直径为400-500nm。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粉碎过滤箱内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室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施例中由于粉碎筒与转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与粉碎过滤箱活动连接,因此粉碎筒可从粉碎过滤箱中取出,拧开所述密封盖,将杂质排出后对其进行单独清洗,有利于将切割刀上的组织清理净。2.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筒内设置有多个切割刀,切割刀体积较小,组织进入粉碎筒后可被均匀的切割,并且保护组织不受损伤,提高其存活率。3.本技术中在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室,保温室内装有温水,用于将粉碎过滤箱和分离箱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脐带干细胞的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粉碎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粉碎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箱盖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密封盖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支撑架;2-粉碎过滤箱;3-分离箱;4-保温室;5-第一出料管;6-固定孔;7-第一入料口;8-进气口;9-转动电机;10-固定柱;11-粉碎筒;12-环形通孔;13-第二出料管;14-切割刀;15-密封盖;16-第二入料口;17-收集箱;18-第一过滤膜;19-第二过滤膜;20-第三过滤膜;21-温度检测器;22-进水口;23-出水口;24-箱盖;25-转轴;26-第一过滤网;27-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支撑架1、粉碎过滤箱2、分离箱3以及保温室4,所述分离箱3固定连接在粉碎过滤箱2的下方,所述保温室4固定设置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的外部,并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之间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用于盛装温水,所述保温室4外部架设有所述支撑架1;所述粉碎过滤箱2为筒状结构,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一出料管5,所述第一出料管5延伸出底部并与分离箱3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过滤箱2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粉碎过滤箱2通过所述固定孔6连接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7、进气口8、转动电机9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孔6的固定柱10;所述粉碎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粉碎筒11,所述粉碎筒11通过转轴25与所述转动电机9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箱盖24上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可嵌入固定孔6内,用于将箱盖24固定于所述粉碎过滤箱2的顶部;所述粉碎过滤箱2的底部周边斜向中心设置,有助于将箱内的物质集中到第一出料管5中;所述进气口8用于向粉碎过滤箱2中通入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支撑架(1)、粉碎过滤箱(2)、分离箱(3)以及保温室(4),所述分离箱(3)固定连接在粉碎过滤箱(2)的下方,所述保温室(4)固定设置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的外部,并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之间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用于盛装温水,所述保温室(4)外部架设有所述支撑架(1);/n所述粉碎过滤箱(2)为筒状结构,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一出料管(5),所述第一出料管(5)延伸出底部并与分离箱(3)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过滤箱(2)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粉碎过滤箱(2)通过所述固定孔(6)连接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7)、进气口(8)、转动电机(9)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孔(6)的固定柱(10);所述粉碎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粉碎筒(11),所述粉碎筒(11)通过转轴(25)与所述转动电机(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支撑架(1)、粉碎过滤箱(2)、分离箱(3)以及保温室(4),所述分离箱(3)固定连接在粉碎过滤箱(2)的下方,所述保温室(4)固定设置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的外部,并与粉碎过滤箱(2)和分离箱(3)之间形成有容室,所述容室用于盛装温水,所述保温室(4)外部架设有所述支撑架(1);
所述粉碎过滤箱(2)为筒状结构,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一出料管(5),所述第一出料管(5)延伸出底部并与分离箱(3)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过滤箱(2)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粉碎过滤箱(2)通过所述固定孔(6)连接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7)、进气口(8)、转动电机(9)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孔(6)的固定柱(10);所述粉碎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粉碎筒(11),所述粉碎筒(11)通过转轴(25)与所述转动电机(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干细胞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筒(11)与粉碎过滤箱(2)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粉碎筒(11)为筒状结构,其顶部设置有用于投料的环形通孔(12),其底部周边向中心倾斜,并在底部中心形成第二出料管(13),所述粉碎筒(11)的底部和筒壁均为第一过滤网(26),所述粉碎筒(11)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切割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韩瑛璐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鑫苏州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