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342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属于产气药技术领域。该多层产气剂结构大大提高了产气药的空间率用率,该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和至少一个产气药连接块,所述产气药层由长条状产气药条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形成,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叠放且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使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串连。该多层产气剂结构避免了由于延伸平面限制导致的供气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
本技术涉及产气剂
,特别提供了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压制型药柱式固体氮气发生器和固体氧气发生器的药柱都是单一线性药柱或是弯曲平面药柱。例如专利CN205820891U所述的一种可弯曲的氧烛发生器,是利用一种弯曲氧烛将主体线性氧烛连续连接起来形成平层药柱,起到扩展氧烛长度的目的。无论是单一线性药柱或是平层药柱,受延伸平面尺寸限制这些药柱供气时间非常短。例如单体固体氧气药柱做成的发生器工作时间一般最长为20分钟,就算做成如专利CN205820891U所述的平层弯曲型药柱,在人体方便携带的情况下也很难成倍提升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该多层产气剂结构大大提高了产气药的空间率用率,避免了由于延伸平面限制导致的供气时间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和至少一个产气药连接块,所述产气药层由长条状产气药条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形成,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叠放且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使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串连。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产气药条由中心向外发散盘旋形成所述产气药层或者由一端折叠弯曲向另一端形成所述产气药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产气药条靠近端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上相背的两个表面各设有一个第一凸起,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产气药条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配合连接。所述多层产气剂结构还包括一长条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沿垂直于所述产气药层的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首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或者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尾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首端均固定在一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尾端均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上。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连接块上相背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接触,实现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产气药条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支架上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适配,实现将所述产气药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为长条状通槽结构,所述产气药条端部插设在所述通槽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横截面呈U型且设有相对的两条内翻边,所述产气药条靠近端面的相背的两侧壁上各设有一第三凹槽,两条所述内翻边与同一产气药条上的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一一对应,且所述内翻边与所述产气药条相交的部位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三凹槽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相背的两侧壁上各设有一第四凹槽,两条所述内翻边与同一连接块上的两个所述第四凹槽一一对应,且所述内翻边与所述连接块相交的部位嵌入对应的所述第四凹槽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还包括一外接产气药连接块,所述外接产气药连接块一端与位于最表层的所述产气药层的首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点火装置连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从所述产气药条的中部支撑固定各所述产气药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多个卡槽,所述产气药层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且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卡在对应的所述卡槽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产气药条的横截面的最大长度大于5mm小于50mm。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每层所述产气药条的长度不小于5cm,各层所述产气药条的总长度为30cm~1.5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层产气剂结构,通过将产气药条制成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的产气药层,将多层产气药层叠放,并通过位于两层件的连接块实现多层产气药层之间的串连,当将外层的产气药条的首部引爆后,顺着药条弯曲规律完成第一层药条的反应,然后通过连接块将反应传到至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各层均完成反应,该多层产气剂结构大大提高了产气药的空间率用率,避免了由于延伸平面限制导致的供气时间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侧视图,b为俯视图,c为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架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气药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块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产气药层10和至少一个产气药连接块20,所述产气药层10由长条状产气药条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形成,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10叠放且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1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块20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块20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10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使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10中的产气药条串连。例如,如图1所示,包括三层产气药层10和两个产气药连接块20,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间隙内的连接块20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产气药条的尾部,将两层尾部相连,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间隙内的连接块20的上下表面分别对应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产气药条的头部,将两层头部相连,实现三层产气药条的串连;以此类推,可以无限循环下去。本技术实施例中,产气药条优选横截面不变的条状压制产气药条,其横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本技术不作限定;产气药连接块可以为方形柱状、圆柱状、椭圆柱状、三角形柱状、梯形柱状等结构;压制所述产气药条所用的产气药剂可以为固体氧气产气剂,也可以是固体氮气产气剂,其中所述固体氧气产气剂是以氯酸盐或高氯酸盐为主体的产气剂配方,例如氯酸钠、氯酸钾、高氯酸钠、高氯酸钾等,所述固体氮气产气剂是以叠氮化物为主体的产气剂配方,例如叠氮化钠等;压制所述产气药条时可以采用湿法压制,也可以采用干法压制,所述干法压制成型工艺是指将各种原材料干法混合直接进行压制的成型工艺,一般后续还需要烘干等步骤,所述湿法压制成型工艺是指将各种原材料干法混合后,再加水压制的的成型工艺,后续还需要烘干等步骤,压制成型工艺的设备是指油压机、旋转压片机、单冲及多冲往复压片机。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产气药层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产气需要确定,本,本技术不作限定;所述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和至少一个产气药连接块,所述产气药层由长条状产气药条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形成,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叠放且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使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串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和至少一个产气药连接块,所述产气药层由长条状产气药条按一定规律在一平面内弯曲形成,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叠放且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使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串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药条由中心向外发散盘旋形成所述产气药层或者由一端折叠弯曲向另一端形成所述产气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药条靠近端面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上相背的两个表面各设有一个第一凸起,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产气药条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长条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沿垂直于所述产气药层的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首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或者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尾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首端均固定在一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至少两层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的尾端均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连接块上相背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接触,实现将相邻两层所述产气药层中的产气药条首首连接或尾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产气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药条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支架上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多个第二凸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雨石俊涛习亮王晨薛海龙胡小佳朱李宁杜涛王妮刘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