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乘耕犁自动起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扶拖拉机乘耕犁自动起落机构。它利用手扶拖拉机运动时的反力矩,使机组倒退时自行起犁,机组前进时自动落犁并迅速入土。从而一改过去传统的杠杆式人力起落犁方式为自动起落方式,大大改善了手拖犁耕的劳动条件,并提高生产率20%以上。由于新设计结构简单、灵巧、不与拖拉机扶手相联,不仅使结构成本比传统的乘座框架减少75%,明显提高了机组的刚度和强度,而且避免了犁耕时外力对扶手的冲击。(*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扶拖拉机乘耕犁的起落机构。目前国内外手扶拖拉机乘耕起落机构均采用杠杆原理,通过杠杆起落犁,所不同者,有的采用独梁式乘座架(如我国的工农-11手扶拖拉机)、有的采用框架式乘座架(如国产的东风-12和工农-10手扶拖拉机),两者都需要人力操作。起犁时,要拉动手柄,带动连杆,犁才会被提起;犁耕时,则要推动手柄,迫使犁降至耕深位置。推拉手柄一般要200N以上的力,操作十分吃力,而且往往为了缩短入土行程,操作人员不得不从座位上下来,推动手柄将它卡在予定耕深位置,然后坐上犁耕,强迫犁铧迅速入土,这样既费力又费时。而且一般乘耕犁起落机构的框架都需要拖拉机扶手的支承,犁耕时由于外力的冲击,造成扶手与机体固定部位的松动破坏或变速限位框变位,经常跳挡。同时,由于起落犁的需要,一般乘耕犁的梁架都是采用与挂结框、连杆两点铰支的结构,因而整个机组刚度变差,严重影响了犁耕入土性和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手扶拖拉机运动时的反力矩作用于机组的特点,实现手扶拖拉机乘耕自动起犁落犁,从根本上改善犁耕的劳动条件,同时提高犁耕的入土性和稳定性。图1是驱动反力矩起落乘耕犁示意图。图中:1.手拖扶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拖拉机乘耕犁的自动起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支座6、销轴7、定位板8、尾轮机构2、卡箍10、定位卡铁12、限位板13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拖拉机乘耕犁的自动起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支座6、销轴7、定位板8、尾轮机构2、卡箍10、定位卡铁12、限位板13所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耕犁自动起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尾轮机构2与犁架的连接是通过销轴7而实现的铰性连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松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