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8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维持美观性的车辆用座椅。通过边框(40)与主干固定部件(22)抵接,由此向边框(40)从主干(30)的露出部(31)离开的方向的边框(40)的位移受到主干固定部件(22)限制,因此,即使装饰罩(3c)的表面(特别是装饰罩(3c)的开口的周围)被乘员压入,背垫(3a)被压缩,也能够抑制边框(40)与装饰罩(3c)一起被压沉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在主干(30)的露出部(31)与边框(40)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从而容易维持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尤其涉及能够容易维持美观性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穿过装饰罩的开口将操作装置(例如,解除基于倾斜装置的锁定状态,能够进行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的操纵杆式的锁定解除装置)安装于框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针对背罩2C(装饰罩)的通孔2C3(开口)的周围,从背罩2C的表侧贴靠边框12(主干)的表侧框缘12B(缘部),并从背罩2C的背侧贴靠背衬部件13(边框)的背侧框缘13A(抵接部),由此使背罩2C的通孔2C3的周围成为美观性良好的状态。同样地,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针对表皮材料13(装饰罩)的开口的周围,从表皮材料13的表侧贴靠锁定旋钮装饰件43(主干)的折边43b(缘部),并从表层材料13的背侧贴靠装饰板44(边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8627号公报(例如,段落0026、0027、图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55505号公报(例如,段落0033、0035、图8)...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装饰罩;座椅垫,其被该装饰罩覆盖表面;框架,其支承该座椅垫;支承装置,其以能够位移的方式支承该框架;以及操作装置,其向该支承装置传递解除力而使所述框架能够位移,所述操作装置穿过所述装饰罩的开口而安装于所述框架,/n所述操作装置具备:/n边框,其具有与所述装饰罩的背面侧抵接的抵接部,并与所述装饰罩的沿着开口的末端连结;以及/n主干,其紧固固定于所述框架,并具有缘部,所述缘部从所述装饰罩的表面侧覆盖所述装饰罩的在背面侧抵接有所述边框的抵接部的部分,/n所述边框具备第一框架抵接部,所述第一框架抵接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框架抵接,/n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抵接部与所述框架抵...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25 JP 2018-200842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装饰罩;座椅垫,其被该装饰罩覆盖表面;框架,其支承该座椅垫;支承装置,其以能够位移的方式支承该框架;以及操作装置,其向该支承装置传递解除力而使所述框架能够位移,所述操作装置穿过所述装饰罩的开口而安装于所述框架,
所述操作装置具备:
边框,其具有与所述装饰罩的背面侧抵接的抵接部,并与所述装饰罩的沿着开口的末端连结;以及
主干,其紧固固定于所述框架,并具有缘部,所述缘部从所述装饰罩的表面侧覆盖所述装饰罩的在背面侧抵接有所述边框的抵接部的部分,
所述边框具备第一框架抵接部,所述第一框架抵接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框架抵接,
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抵接部与所述框架抵接,从而由所述框架限制所述边框向第一方向的位移,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边框的抵接部从所述主干的缘部离开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具备至少一个第二框架抵接部,所述第二框架抵接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框架抵接,
通过所述第二框架抵接部与所述框架抵接,从而由所述框架限制所述边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比所述框架更容易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框架抵接部在与通过与所述框架的抵接而限制所述边框的位移的方向以及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给定距离地形成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冈俊介盐谷豪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